悠悠吴越曲·扬州之旅·个园·苦瓜叠石板桥学画
民间相传,个园前身寿芝园假山出自石涛和尚之手。石涛,俗姓朱,名若极,别号苦瓜和尚、清湘道人等,是明靖江王(靖江王府在今广西桂林)朱亨嘉之子,和八大山人、石溪、弘仁并称为明末清初画坛四大高僧。石涛童年时期,接连发生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自缢、清兵入关、南京弘光朝廷被摧垮、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朝廷等重大事件。石涛之父靖江王朱亨嘉因宣布反对隆武朝廷,被拥戴隆武皇帝抗清的广西巡抚瞿式耜所杀,年仅十六岁的朱若极和其兄逃到全州湘山寺削发为僧。朱若极十四岁开始学画,出家后在禅师旅庵指点下,遍游名山大川,开拓眼界胸襟,艺术造诣日臻成熟,逐渐形成独立的艺术见解,强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石涛定居扬州,直至雍正二年(1724)去世。在扬州,他创作了大量的书画,编定出版了表述自己艺术主张的《画语录》,还在园林建设方面作了贡献。据《扬州画舫录》等载,万石园、片石山房皆为石涛手笔,今片石山房尚存。
民间还相传,郑板桥曾学画于金竹寺,金竹寺正式名字叫藤花庵,很可能是个园最早的前身。相传,康熙末年的一天,二十多岁的郑板桥来到金竹寺,想求见石涛学画,进屋后,只见须眉皆白的石涛正握笔作画。画上虽只修篁两竿、疏叶几片,配以半截山石,却满纸飘逸、潇洒之气。他又信手泼上几点墨,用笔稍加渲染,虽只多了少许细枝嫩叶和几道石上皴影,画却平添神采。郑板桥看得入了神,竟脱口出声:“妙!”石涛这才注意到这位年轻人,郑板桥恭恭敬敬地取出一卷画稿,请求赐教。石涛品鉴了一阵,抽出一幅题有“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尘埃”诗句的画,说:“诗句立意清奇高远,画却未尽脱前人窠臼,画铺卖画实属无奈,落笔切不可以柴米油盐为意,否则永难步入佳境。”板桥乞求教诲,石涛笑道:“我师我法,施主若真要求师,当以造化为师。”说完,他指着纸窗道:“此乃汝师也。”板桥一看,只见洁白的窗纸上映着一片竹影,活脱脱一幅绝妙墨竹图。心中顿有所悟。从此,潜心钻研,常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取法画竹,技艺日进,终为一代宗师。他画竹,随意挥洒,脱尽旧俗,但画出来的竹却瘦劲孤高,清新秀逸。他曾作诗总结自己的画竹生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