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游“铁溪”只把它当成镇远的一个景点,而且仅是本地人爱去的地方。所以游人极少,也没见旅游团推荐。
我踏进铁溪是为了寻“龙潭”而去,就是很好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里面记载的那段铁溪龙神嫁妹的轶事,真想看看那方喜庆之地。
《黔记·山水志》记述“四面高山、中有池,云气蓊郁,白日晦冥,盖神物所居云。”更吸引我对龙潭的神秘与传奇。
我走进铁溪不足五步,就被铁溪满眼逼人的绿震撼住了,彻底忘记了自己追寻的“龙神”。
眼前的山色毫无疑问是主角,从溪水边浅草的淡绿到岸边植被的暗绿再到山崖的森林绿……从翡翠绿的潭水到鹦哥绿的青苔再到落入石阶或溪水中翠绿的落叶,这绿意环绕着我,目不暇接,此刻也只想做一片绿叶,融入这绿意里。
在绿意中行走,越往前行,山中雾气越浓,从浮在溪水之上乳白色轻灵的飘带到山涧宽幅的白纱再到山间无处不在的团雾。
我驻足在一面崖壁休憩,此时游人稀少,只闻鸟鸣和溪水潺潺,诗句“鸟鸣山更幽”就这样蹦了出来,我环顾四周,眼前更是“清泉石上流”,我分明就是在诗句里悠游,吟出此诗句的诗人千百年前一定也在这里穿行、游玩、徘徊不舍过……
当我走过一条条溪流,发现它们都从两面陡峭的山顶滑落,有的有数百丈高,跌落下来飞花四溅,姿态绝美,像顽皮的孩童荡了秋千,从山顶荡到山谷,耳闻风声传来笑声。山间的无数清泉就这样从两山之间滑落汇聚成小溪,再融成深潭。
我在山野纵深处,居然遇到了一位在溪水里撒网捕鱼的渔翁,腰间系一鱼篓,他在湿滑的溪水里如履平地,能敏捷地避开一块块生了青苔滑腻的石头,选中一片溪水后手起网落,网如一片云飘在溪水里,惊得鱼儿在水里“泼喇喇”直跳,老人收网后并不去摘网里的鱼,依旧是在溪水里疾走撒网,如一仙翁与鱼儿嬉戏。
我也想踏溪而行,可是溪水如冰,我只能望溪兴叹,暗暗佩服在溪水中行走的渔翁。
当我前行至接近龙潭一公里处,有一股清泉从山间汩汩流出,山势不高却足以令我仰视,只见泉水从山顶缓缓滑落,漴漴有声,在潭底汇成一池碧水,颜色纯净柔嫩得如新剥的豆子,它羞涩地藏在夏日的光影里,不着一语却散发出万般柔情,滋润着草木年华,注视着山野旋律,静若处子,难怪被称为玉女泉。
我靠近它,忍不住俯下身,掬了一捧水,让脸浸润其中,清凉的感觉瞬间弥漫全身,再捧了水喝下去,清润可口,胜过任何纯净水和矿泉水。
在玉女泉徘徊时,天下起了细雨,潭水被溅起一朵朵细碎的水花,仿佛在玉女泉的裙底缀满了花朵,瞬间花开花落,好神奇。
我披着细雨前行,任它们飞入我发间,衣上和脸上,感受它们凉丝丝的温度,雨减大,我不得不在一块凸起的崖壁躲雨,崖壁恰好伸出一块,如一把伞,我依靠着它,低头发现山崖底部本地人用粗细不一的树枝支撑着,我惊跳起来,这可是厚重的山崖啊,难道要二两拨千斤?
我不顾雨势渐大,离了崖底的庇护,在山林里疾走,到龙潭时雨渐小,耳畔不时有雨滴落树叶的“嗒嗒”声。当我站在龙潭前,又是一派“空山新雨后”的景象,雾气如游龙在潭间穿梭,溪流在此处流淌湍急,遇石溅起水花如雪纷散空中,分明就是“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神龙圣地果然不同凡响。
龙潭的水是纯净的宝石蓝,有一刻我恍惚自己身在海边,龙神的确与众不同,是要飞龙在天的,水色自然与天齐如海蓝,我久久坐在潭边,直到天晴,太阳洒在喷涌如雪的溪水和平如镜深如海的潭面,此刻真愿自己就是一滴溪水融入这龙潭里……
几声”咩咩咩”的小羊声唤醒了我,我一扭头,对面山坡羊爸羊妈正带着孩子大口大口吃着雨后的青草,雨珠还挂在羊须上晃悠呢。
我望着雨后的龙潭、山谷、溪流和羊儿,恍然梦里初醒,从踏入铁溪我用一秒的时间跌落在诗里,羊儿的呼唤让我回到人间,如果可以,我愿意用一百年的时间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