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水仙花的优美诗句如下:
1、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2、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
3、昨夜曾游洛女家,自知此处胜烟霞。回鸾更按湘妃曲,醉踏烟波弄月华。
4、仙卉发璚英,娟娟不染尘。月明江上望,疑是弄珠人。
扩展知识:
1、水仙: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黄色。
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
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环境。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排行第十。
水仙鳞茎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外科用作镇痛剂;鳞茎捣烂敷治痈肿。牛羊误食鳞茎,立即出现痉挛、瞳孔放大、暴泻等。
2、中国水仙的原种为唐代从意大利引进,是法国多花水仙的变种,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经上千年的选育而成为世界水仙花中独树一帜的佳品,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排名第十位。
最早记载水仙传入中国的可靠文献是段公路《北户录》中的一段文字:“孙光宪续注曰,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摘之水器中,经年不萎。”是说寄居江陵的波斯人穆思密赠送给孙光宪几棵水仙花。
孙光宪是晚唐五代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当时在高季兴南平国所辖的江陵任职,江陵相当于今湖北荆州。因此大致可以肯定,中国水仙的确是由外国传入的,时间在五代或稍早一些的唐末,首传地点有可能就在湖北荆州一带。
屈原行吟泽畔的形象与希腊传说中纳西塞斯这一水边自恋的神灵颇有几份神似,当时传来水仙的蕃客移民入乡随俗,遂以水仙这一楚国故里对屈原的乡土称呼来替代这一西洋的神异命名。这应该就是水仙这一中文名称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