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山,是一座水中山、湖中岛,与巢湖北岸风凰台上的中庙,隔水相望。
传说巢州将陷时,预知天机的焦姥呼喻乡民避难,后自身幻化为湖中小岛,后人便称此小岛为“姥山”,并在湖岸边凤凰台建庙,供奉“太姥”神灵。
离姥山西南水面800米处,另有鞋山两座(又名双鞋山)。据传,焦姥在奔跑时丢了1双鞋,转眼之间,丢鞋处两山升出水面,故名“鞋山”。
姥山地形椭园,周长约4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远看似一螺飘浮水上,近看有九峰诿迤蜿蜒。《巢湖志》记载:“姥山上四面桃花,桑麻遍地,春水上涨的时候,坐着小船,登山观湖,如入仙境。每当冬雪复盖,秋月临空,春雨连绵,细雾朦胧的时候,荡舟观览此山,犹如图画。”
昔日进山的渔船,现今已被机动轻舟取代,自中庙乘舟,半小时内即可抵达姥山。迎面山村古朴,房舍依山而筑。世居此山的村民憨厚实诚,大有夜不闭户之遗风。湖边扳罾捞鱼,山上荷锄耕耘,是村民世代相袭的生计。恬静,安谧,是姥山这幅民俗风景画的基调。
沿着村中石板路,抬级而上,数十丈便到了平缓的山脊,左边陡峭的山崖上,便是门迎日出的姥山庙。过去,庙门有1幅长联,概括了姥山揽胜的奇景妙境:
百八里形胜修差,欲盖览绮丽春光,正烟消雨霁,岑楼上洞启疏棂,远黛修容环献媚;
万千层涛澜汹涌,若别领清幽秋景,迨风息波恬,长夜间徙倚仙渚,水轮跃彩遍浮金。
姥山之巅,一座文峰古塔凌霄而立,登塔远眺,即可领略巢湖大观之最。
文峰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建到4层时,因农民起义而辍工。1878年,李鸿章倡议捐募,委托江苏补用道吴毓芬又续建了3层。
过去建这座宝塔是为了显示人文之胜。当地有这样两句民谣: “姥山尖又尖,庐州出状元。” 在姥山顶上建文峰塔,是为了使姥山尖起来。这也是李鸿章重修文峰塔的良苦用心。
文峰塔***有7层,塔高51米,系条石青砖结构。塔身层层八角飞檐,角角挂有铜铃,风吹铃响,清脆悦耳。塔内每层都嵌有砖雕佛像,***802尊。塔壁镶有清代淮军统帅和著名将领李鸿章、刘铭传、吴长庆等及明清两代地方政要题写的匾额、诗词、楹联,***25块。
此塔现保存完好,是巢湖古建筑中的极品,已被立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姥山下还有两个古船坞,一个叫南塘,一个叫北塘。古船坞建于明朝初年,是由明朝开国勋臣、巢县籍的俞国公廷玉所建。当时俞国公带领通海、通源、通渊3个儿子和廖国公永安、永忠弟兄俩,率水师屯于姥山,扼守巢湖。
现在的姥山,比过去更好看了。山上树木成荫,竹林茂盛,花果连片。味美可口的枇杷、柑桔,结实累累;宝塔、庙宇,古迹依然。为供游人体息,山上又新建了三友、虎山、状元3座憩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