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赏月的诗句 -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

 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

 板:华山

 2、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

 板:(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

 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登华山山路远远近近山腰间

 艰难情不自禁吟诵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精读全文

 (一)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一:

 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二)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

 2、师边画边述:

 (1)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2)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

 ①理解:“艰难”

 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3、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

 4、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5、出示图二:

 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6、学习第四、五句

 (1)指名读

 (2)说一说句子意思

 (3)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

 (4)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

 (5)讨论:

 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

 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

 7、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

 “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齐读

 8、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9、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

 10、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

 板:(完整课题)咏

 读题

 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11、交流

 (1)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

 (2)师读诗,生接句

 (3)指名读诗

 (4)点拨

 举头——抬头回首——回头

 (5)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三)第三自然段:

 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

 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第四自然段:

 1、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跟小孩儿和先生再去华山看一看

 22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

 更无山与齐。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举头红日近,太阳显得那么近,山

 回首白云低。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给生字找朋友

 3、分析字形

 沿:右半部分,上边是“”,不是“几”

 近:先写“斤”,再写“辶”,第二笔是竖撇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齐:撇捺要伸展

 4、描红、临写

 六、课外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五岳”是指哪五座山,你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华山的美景。

 2、出示华山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华山美景,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3、畅所欲言,说说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4、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咏华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想通过谈话、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二、巧设关卡,学习生字词。

 想去华山细细游览吗?你们还必须闯过三关:第一字音关,第二字形关,第三写字关。咱们比比看谁最先通过三关。

 1、字音关

 (1)出示生字卡片。

 (2)自学生字。

 (3)小组内过关,由小组长带领组员一一认读过关。

 (4)集体朗读、正音。

 2、字形关

 (1)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2)同桌交流学习方法。

 (3)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写字关

 (1)交流怎样才能写好这7个生字。

 (2)老师友情帮助,在田字方格中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先通过“闯关”调动学生的学习欲 望,再闯关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咱们现在就走进课文,去领略华山的美景吧!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领略华山的雄伟。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纠正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小结:今天许多小朋友靠着自己的聪明与努力来到了华山。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课文不读熟不开讲。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四、朗读交流,感悟课文。

 1、师在《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中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我想把自己最拿手的本领献给大家,我最拿手的本领就是美美地朗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评委,好吗?

 2、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3、学着教师的样儿也美美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4、把你读懂的告诉给同桌的小朋友。教师边巡视,边与学生交流感受。

 5、全班交流。边说边读、贴、找,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预设一:我读懂了华山真高哇!

 (1)你真聪明,这么重要的内容一下子就读懂了。

 (2)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3)华山到底有多高呢?猜猜。

 (4)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华山,他有五座山峰,其中南峰,大约2000多米,相当于700多层的楼房高。

 (5)谁来读好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华山很高很高。

 (6)指名读,师生点评。

 预设二:登上这么高的华山,看看周围的风景,一定很迷人。咱们跟随他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华山的风景吧!

 (1)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2)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像:你们看到了什么?

 (3)师生***同创作美丽的华山风景图。

 教师先贴出“华山主峰”图,请学生贴出“太阳”、“白云”以及“远远近近的山”。边贴边讨论“太阳、白云、远远近近的山”应该贴在哪里最适当。教师引导学生边贴边读课文中相应的语句,以便来确定图所贴的位置。

 (4)感情朗读这两句,读出华山的美与高。

 预设三:我读懂了是寇准写的这首诗。

 1、你从哪儿读懂的,读给大家听听。

 2、还有谁想读好这句话?有感情朗读。

 预设四:寇准写的这首诗,你们喜欢吗?

 1、出示古诗《咏华山》。

 2、指名朗读。

 3、发现秘密,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中藏着一个秘密呢?想发现它吗?读读这首诗,再读读这两句。(除了蓝天,……)你发现了什么?

 4、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两句话说的内容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6、师生接对朗读,教师读描述的语言,学生接对古诗中的有关诗句。

 (设计意图:首先与学生拉近乎,这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简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既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感染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 望。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美的熏陶。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感受到华山的高与美,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与才智。然后,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这样的设计,看似散,实质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不是旁观者,他是引领者,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读中悟,贴中悟,并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过朗读、交流表达出来。用发现秘密引领学生体会古诗的意思,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背诵表演,树立志向。

 1、寇准写的这首诗好吗?先生是怎样夸奖他的?练习背诵课文,准备表演。

 2、一生当先生,一生当小寇准,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3、评议演得怎么样?

 4、寇准写这首诗时多大呀?哟,比你们还小,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把平常所看到、想到的及时写下来,你也会成为出色的小作家的。

 (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通过表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寇准的聪明、有才华,激发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六、拓展延伸,走向课外。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我还带来了一件礼物送给大家。

 1、到抽屉里找一找。

 2、这是我喜欢的四首关于山的古诗,推荐给大家,挑一挑,选自己喜欢的读读。

 3、关于山的古诗还有许多,课后你们也可以去搜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知道还可以从其他渠道学到古诗,语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

3.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3、学习本课14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课文第2段诗文的体会领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趣,引入情境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跟老师写课题(师生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读熟了课文,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小朋友,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呀!老师这里正好有一首诗是介绍华山的,你们想念念吗?

 出示:《登华山》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我们这节课就跟着小寇准和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

 (二)学习第二段

 一、出示多媒体

 1、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说一说,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出示小黑板,啊!华山真高哇!)

 学生自由练读。(读出华山的高)。指名读。

 3、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一起跟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一看。

 4、(出示小黑板):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是那么近,山腰飘着朵朵白云。

 自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读出华山的高来)

 分别读第一和第二句。(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这两句把华山写得多高多美呀,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练习背。指名背

 师:华山真高、真美啊!看到这么高、这么美的华山,小寇准的心里非常激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出示黑板)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师:这首读***四行,两句话,这首诗的意思就蕴含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指名说一说。

 这首诗把华山的高和美都写了出来,我们应该怎样读好它,自己练练。

 加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个小孩儿这首诗写的怎么样?谁来学学先生夸夸他。

 2、谁能加上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3、我们一起学着先生夸夸小孩儿。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去登了华山,欣赏了华山的高与美,收获不小。下面我们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再来回忆一下华山的美景。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给生字找朋友

 3、分析字形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称:左右结构,教学“禾木旁”

 4、描红、临写

4.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反思

 一、品词读句,感受华山之高。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课文紧扣“高”字,先以“艰难”暗示学生华山的陡峭和高峻,次以两个感叹号渲染华山的陡峭高峻,再具体描写华山。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自读自悟:你觉得华山怎么样?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的?

 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让学生理解华山是十分高大的。在教学这几句话时,我充分发挥简笔画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现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具体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文中人物一起去看蓝天、望太阳、赏白云、观群山,观察角度的变化引起的不同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变化。

 通过课件的摆放,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并把感悟运用到朗读中去,课文自然就能读透。“华山真高哇!”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教学中我紧扣这句话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华山的高。学生一次次地读,感情得到一次次提升和升华,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华山真高哇!”,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二、借文悟诗,感受华山之高。

 在教学古诗时,我分了这样几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读诗,整体感知诗境,因为有了前阶段教学的铺垫,诗意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我还提醒学生这首诗的意思就藏在第二自然段中,我让他们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在读中进一步感悟,学生很快找到诗句的意思。接着步步深入,对诗句中的个别词语要求理解,如:“举头”、“首”、“齐”等等,让学生互动交流中得到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吟诵中,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寇准来吟诵古诗,摇头晃脑,用富有童趣的肢体语言演绎着华山的壮美,加上我的适时评价,学生吟诵古诗的情绪高涨,课堂增加了情趣,调动了气氛。

5.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反思

 在《咏华山》这篇课文中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所以要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一、从诗到文

 A、出示古诗,学生质疑——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地对这首古诗提出自己的疑问。

 B、带着问题读课文。——教师有意突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这个问题。让学生以这个问题为主要阅读目的,自己在文中寻找与诗有关联的句子。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C、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要求学生理解华山是十分高大的。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教学这几句话时,应充分发挥简笔画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现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具体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课件的摆放,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这一环节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并通过朗读解决了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经历“理性认识——实际操作——感性认识”的认识过程,自己领悟出华山的高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从文到诗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教完重点句后,要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基础。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反复诵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受到中国古文化的熏陶,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 望。

 三、从诗到法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主要体现在学法指导要“有效度。”因此,教完古诗后,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找到文与诗的联系,“读懂诗先读懂文,读懂文即读懂诗”。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本篇课文重在描写华山之高,所以在板书设计上,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板书不能多而杂,所以我想只需突出一个“高”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