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赏月的诗句 - 小儿垂钓古诗_小儿垂钓胡令能

小儿垂钓古诗_小儿垂钓胡令能

小儿垂钓古诗_小儿垂钓胡令能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1、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2、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3、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4、莓:一种小草。

5、苔:苔藓植物。

6、借问:向人打听。

7、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8、应:回应,答应。

9、映:遮映

译文:

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呀!

小儿垂钓的意思_小儿垂钓诗意

小儿垂钓的意思_小儿垂钓诗意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原文: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1、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2、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3、借问:向人打听。

4、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诗意: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

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

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着名的《清明》一诗。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折桂令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赏析

此词借一个相思女人的口吻,写出了恋人之间的相思之苦。第一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说自己本来是不会相思的,但刚刚学会相思,便害上了相思病。 第二句: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写害相思病时的症状,身体轻得像浮云一样飘荡,心思像春风中的柳絮一样飞舞,喘气像游丝一样似断还连。 第三句: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写自己就像一丝香气在此徘徊,相思的原因就是在盼望知道远行的那个恋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第四句: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这是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证候就是症状。相思病得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灯昏昏沉沉的,月色朦朦胧胧的。本词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大量的比喻,把不可名状的相思情形描绘得栩栩如生。另外此词浅显易懂,也是一大特色。

飞花令带颜色的简短古诗词 (40句)

飞花令带颜色的简短古诗词篇一

1.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 秋瑾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

2.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 杜公瞻 《 咏同心芙蓉 》

3.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4.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 白居易 《 琵琶行 》

5.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 白居易 《 沐浴 》

6.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 《 赏牡丹 》

7.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韩愈《山石》

8.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9.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 李世民 《 咏雪 》

10.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王维 《 画 》

11.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 白居易 《 秋夕 》

12.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1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4.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 —— 孟郊 《 长安早春 》

15.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 杜甫 《 百忧集行 》

16.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7.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 李白 《 折杨柳 》

18.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 韩偓 《 草书屏风 》

1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0.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 洪升 《 雪望 》

飞花令带颜色的简短古诗词篇二

21.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 米芾 《 垂虹亭 》

22.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

23.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24.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25.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 温庭筠 《 咸阳值雨 》

26.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 刘禹锡 《 岁夜咏怀 》

27.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杜甫《春运》

28.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祖咏 《 终南望余雪 》

2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30.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王昌龄 《 长信怨 》

31.苍苍众色晚,熊挂玄蛇吼。 —— 杜甫 《 上水遣怀 》

32.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 王维 《 西施咏 》

33.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 佚名 《 西洲曲 》

34.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 李白 《 南轩松 》

3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36.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 张先 《 千秋岁·数声鶗鴂 》

37.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38.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 张孝祥 《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

39.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 纪昀 《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

40.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李煜《喜迁莺·晓月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