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赏月的诗句 - 描写“大同古城”的七言诗有哪些

描写“大同古城”的七言诗有哪些

1.诗名:九龙壁歌

作者:方坦,安徽桐城人,清代嘉庆、迫光间人。

琉璃照壁盘九龙,之而恍惚腾云中。

传是前明代王府,规模直似皇居崇。

殿阁已随劫灰烬,空余此壁前街东。

数仞雕墙饰金碧,万民膏血涂青红。

注释:九龙壁:在大同市东街路南,高8米,长45.5米,硕大粗壮的壁身拼砌着九条琉璃飞龙。壁建于明初,是朱元璋第13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后600年中,代王府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可是九龙壁保存了下来,至今仍巍然屹立于闹市之中。

之而:形容九龙壁上龙身蜿蜒屈伸的样子,象“之”字。恍惚,似隐似现。

皇居崇:像皇宫那样高大。殿阁:指已废圮的代王府。

万民句:意思是这是用万民膏血建成的。

2.诗名:大同华严寺

作者:王树远

寺拜辽金两院禅,云龙飞壁秀天颜。

惊觉菩萨新情作,似惹客思千百年。

扩展资料: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简单地说就是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用韵灵活。

如杜甫的七言古诗代表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丹青引赠曹霸将军》等。

其他关于大同古城的五言诗:

1.诗名:平城下

作者:李贺,这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疾苦的诗歌。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日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注释:平城:大同旧称。

别剑:离家时所带的剑。无玉花,本来是剑光明亮如玉色,现在已没有了,即生了锈。

海风:指沙漠吹来的风。

白空:塞外辽阔的天空。

汉旗:泛指汉地、汉军的旗。唐代以汉言唐。

画龙:绘有龙的旗。裹尸归: 指饿死后裹尸而归。

倒戈: 指战死。最后二句意思是宁愿战死,不愿饿死。

2.诗名:云州秋望

作者:屈大均,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番禺 (今属广东)人。明秀才,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队伍作战,失败后削发为僧,不久还俗,改今名。工诗,平生足迹遍南北。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河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注释:云州:唐置州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黄羊: 一种无角的羊,腹部带黄毛,当时是北方的特产。

觱篥 (bili,壁立): 从西域传入的乐器,又名笳管。

苏武庙: 苏武是汉武帝时出使匈奴的使臣,被单于扣留胁降,坚贞不屈,被迁至贝加尔湖牧羊,坚持19年,终不失节。大同右玉县建有苏武庙。

李陵台: 李陵,善骑射,汉武帝拜骑都尉,曾在晋北与匈奴战争中屡建战功,但在最后一次战争中,以少击众,遇敌力战,矢尽而降,单于立为右校王。诗句说“不上李陵台”,表明诗人崇敬苏武,而鄙视李陵。作者是明末爱国志士,故有此言。

风助二句:借塞上风云比喻群众抗清斗争的气概。诗人曾参与郑成功、张煌言的抗清斗争,参与进袭南京之谋,事败一度为僧。

关河二句:借杨柳在秋风中急剧衰败的景象暗喻降清者望风披靡的行径。“一夜落龙堆”是说杨柳不经风雨。龙堆,白龙堆,在天山南路的沙漠地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七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