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有关绍兴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
关于广宁桥
广宁桥 明 朱亢宗
河梁风月古时秋,不见先生曳杖游,
万叠远青愁对起,一川涨绿泪争流。
元夕二首 (其二)徐渭
年年异县望乡远,乡里今年赏上元,
罗绮含风灯火乱,烟花拂地叶枝繁。
人如不夜城中坐,曲似钧天乐里翻,
归去若从桥上过,广陵步月来须言。
绍兴桥名谜语集锦:(这个不好意思,我也是网上找的,找不到答案)
1、一池皱水——
2、可汗问所欲——
3、不讲脏话——
4、提倡学习——
5、朝天子——
6、山西老汉——
7、重阳参军——
8、漫江碧透——
9、一帆风顺——
10、不出所料——
11、天下太平——
12、六一节寄语——
13、报答大家——
14、出门看伙伴——
15、玉——
16、东山高卧——
17、百万雄师过大江——
18、培养人才——
19、水上芙蓉——
20、三四个要点——
21、鉴真访日取何道——
谚语是人们的口头语,约定俗成,不知何人为作者,出于何典,是人们在日常交际和戏谑中常用的现成话。绍兴的桥谚正是绍兴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绍兴城里九头门,十庙百庵八桥亭
注:形容绍兴城庙多庵多桥亭多的特点。
天上天下,不如大善桥下
注:大善桥在市区大善寺东侧,古时大善寺为越人集散地之一,游人如云,香烟鼎盛,紧邻大街,交通便捷。所以大善桥旁是人们憩息、谈论的理想之处,此处茶店酒楼林立,舟楫车马往来,是绍兴城的中心地区,故有此谚语。
枫桥千根扁担,柯桥百只小船
注:枫桥在绍兴西南,柯桥在绍兴之西,这两座“桥”,一为山乡一为水乡,谚语点出了两地特点。这两个名镇均与桥有密切的关系,镇名都是由桥名而来,可见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
注:这是绍兴人的经验之谈,也是对那些盛气十足,傲气冲天者的警告。
修桥铺路管子孙,烧香念佛图自身
注:讲述的是修桥铺路比烧香念佛更好,表达了对修桥铺路者的鼓舞和表扬,其揶揄之情,表露无疑。
船到桥门自会直,船头撞破有几只
注:人已担心桥门难过,故船早已放慢速度,前后了望,自然排队,不求争先,所以桥门可以安排通过,真的乱撞乱闯者是极少数。这是为那些胆怯者壮胆打气,有一定教育意义。
2.绍兴有哪些著名的桥太平桥
在绍兴县阮社,历有修建,上文已述。这是一座高大石拱桥与高低不同石梁桥相结合的多跨桥梁,这种布局,高低错落,桥孔宽狭相间,即利排洪,又利大小船只通航,横跨于浙东运河上,真是一座太平的桥,故名。各地取名为太平桥的甚多,特别是诸暨太平桥。此桥于唐天宝中建,寻废。宋淳熙间改建为石桥。元时在旧址改为铁缆悬浮桥,故此桥又名浮桥。明景泰间复建为石桥,名通远桥,后改称太平桥。明代知县单宇《太平桥记》中述,此处水势汹涌,江民裸涉之,故建桥以通往来。古石桥废,置铁缆系浮梁为渡,十分惊险,今又建成石桥,民心称快称安,遂改名太平桥。现诸暨太平桥长90米,宽7米,自1960年后改称为诸暨大桥。新昌有二座太平桥,一在县南60里南山村,一在县东75里坑里村。
3.有关绍兴的桥的历史你算是第3个问了的人了哎。
难道最近有哪个学校出了作业?纤道桥: 桥在绍兴县柯桥镇阮杜间,与萧绍运河平行,俗称百孔官塘,又称铁链桥。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长达386.20米,***有115跨,每跨净垮2米左右,桥面用三条石拼成,宽1.50米,桥墩用条石干砌,墩厚1.5米,桥底一般都接近水面,只有东端第四十五垮较高,以通小舟。
该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头两端各设茶亭一座。
这种桥全国其他地区未曾发现过,绍兴该桥颇多,有长达1--2公里的,目前还有樊江的贯虹桥和二处残迹,一处在钱清附近,一处近绍兴城。 1983年绍兴市文管会己把该桥整修一新。
八字桥: 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处广宁桥、东双桥之间。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佑四年(1256)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
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l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
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
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 八字桥附近一带,古民宅保存较为完整, *** 巳作出保护规划。
八字桥作为我国最早的“立交桥”,越来越被海内外游客所青睐和赞叹。 广宁桥: 该桥位于绍兴市区广宁桥直街东端,南北向,单孔拱形石桥、横跨漕河,相传此处本无桥。
乡人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 广宁桥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
站在桥上可见城南诸山。桥心正对大善寺塔与龙山,为极好的“水上”对景。
自南宋以来,一直是纳凉观景之处。明修洁士朱亢宗曾作诗怀古惆怅:“河粱风月故时秋、不见先主曳杖游。
万叠远青愁对起,一川涨绿泪争流。” 桥为七边形拱桥,全长60米、宽5米、高4.6米,净跨6.10米、两边备有20级石阶。
24根桥柱都雕以荷花。雄健厚实。
柱板花纹,幽雅大方。桥洞顶拱石上,刻着“鲤鱼跳龙门”等六幅石刻,甚为精致,桥拱石上刻有招贤修桥的姓名。
《绍兴具志余辑》记有:“桥,方向东西,一圆洞,高三、四丈、长十余丈,桥面广度为二丈,上有石栏甚坚,有碑亭、是越中大工程”。 夏履桥: 据《吴越春秋》记:禹“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
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桂不顾,履遗不蹑。”此遗履之处,后人感念。
谓之“夏履桥”。 光相桥: 该桥在城西北,环城公路旁,因桥畔原有光相寺而得名。
桥始建于东晋、清乾隆与嘉庆年间均重修过,靠桥端一根莲花瓣望柱上刻着“隆庆元年(1567年)吉日重修。”(注:某系拱石上所缺之字) 该桥南北向,横跨老城河,两头衔接上大路和下大路。
系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20米,桥宽6米,高4.20米。桥两端置垂带,上设工字形座栏,每边座栏均以六只覆莲望柱相隔、未端置石鼓,石级桥面,两边各有21石级。
每级均厚O.12米,宽0.50米。拱圈似纵向并列砌筑(因纵向缝并不对直),似宋、元代桥梁。
拱石有莲花座图案,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一块拱石上还刻有“古有光相……至正某年五月吉日…·等等。桥拱四分之一处有兽头横系石两根。
在杜春生《越中金石记》中载有“光相桥题记”。 该桥为绍兴保存得较好的石桥之一。
对研究水乡石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绍兴市区北海桥直街。
春波桥: 为清代重建的单孔石拱桥,拱圈为纵联分节砌置,桥面纵坡很小,采用两根石梁做桥栏。原为石拱桥,玲珑雅致。
20世纪50年代改成水泥板桥。水泥粱板连接搁在两岸石勘,细铁杆作栏。
长约5—6米,宽约3米。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绍兴人)曾有“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之句,故名春波桥,该桥座落在绍兴市区都昌坊路鲁迅纪念馆不远的禹迹寺前。
另说----又名伤心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前妻唐琬重逢于沈园,放翁感慨万分,题下《钗头凤》一词。
40年后,年近古稀的陆游又到沈园,而唐琬早已忧郁去世,陆游触景生情,赋诗两首,其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诗句,凄凉悲伤,令人断肠。伤心桥也因此得名。
太平桥: 该桥在柯桥镇的阮杜与管墅交界处,跨萧、绍运河是一座一孔净跨10米的石拱桥与九孔净跨3.04米高低石粱桥相结合的多跨桥梁。总长24.20米、高7米,桥面宽3.40米,拱桥在南,为通航主孔,石粱桥在北,桥建于明天启二年,清乾隆六年,道光五年相继重建,现存桥建于咸丰八年(1858年)。
桥头有《重修碑记》等四块,附近建有石亭,石牌楼。(已拆毁)。
拱桥顶部“太平桥”三字清晰可见。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的半圆拱,纤道沿拱脚贯穿而过,拱桥南端落坡中设。
4.绍兴的船绍兴的桥的资料在绍兴,最有名的当数乌蓬船。绍兴的乌篷船也叫脚划船,是绍兴所特有的。乌篷船两头尖翘,船舶覆盖半圆形的船篷。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篱,上涂桐油黑漆。绍兴方言称黑为"乌",故称乌篷船。
不知从何时起,乌篷船就被看做是水乡的精灵、流动的生命,是绍兴的象征。但是今天作为实用的功能已经渐渐被取代,仅仅是鉴湖里的一道风景。
绍兴是中外闻名的桥乡、桥都。有万古名桥出越州之说。
盛产青石的绍兴,因地制宜,在一千四百平方公里的河网和湖泊上构筑了上万座或古朴或精练的石拱桥。可以说绍兴的古桥是登峰造极了。
中国古桥珍品之一的绍兴八字桥,在城东南,它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在绍兴的历史上,名流雅士、平民百姓都与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听董建成反复讲过一个故事,说绍兴曾经有座古桥坍塌,一青年立誓重建,苦于家境贫寒,于是外出经商。十多年后携带全部资产归来建桥。没成想,工程过半时,经费已经用光,他倾尽家产,终于建成此桥。而此时,青年也因心力交瘁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