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光中《乡愁》——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曾经读到台湾作家王鼎钧的一句话: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当时心头一震,后来读到这首余光中的《乡愁》,更是蓦然心惊。这首诗里的乡愁不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而具有了时间的属性。诗人所要缅怀的不只是一个固定的地点,更是那一世的沧桑。
仔细想想,故乡仅仅是一个地方吗?我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每一个人生出发的节点,都是我们人生的故乡。空间上的故乡可以到达,时间的故乡却再也回不去了。就像方文山在给歌曲《牡丹江》填的词中所写的:“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遇见的每一个人、看到的每一个黎明和黄昏,都是故乡的样子。而当我们捧起家乡的一抔尘土,我们爱着的不仅是故乡的土地,更是爱这土地上所有的过往。
2、食指《相信未来》——向苦难的现实宣战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首诗流淌着一种明媚的忧伤,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恰似一道温柔的闪电,照亮了人们蒙昧的双眼。罗曼罗兰说:“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食指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书写黑暗的同时,也在心底为自己种下一份光明的期许。这一份光明,来自于对生命的敬畏;这一份光明,关乎尊严和自由;这一份光明,灼灼其华,永不凋谢。
3、木心《从前慢》——慢点走,等等自己的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慢点走,等等自己的灵魂。”我觉得如今的我们确实走得太快了。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忘记了要去哪里,忘记了路边的风景,忘记了头顶的明月。我们的人生被按下了快进键。
我们应该稍微慢一点,去丰满我们生命的细节。当我们就连旅游也剩下打卡、拍照、发朋友圈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体会一下“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情,是不是应该体会一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雅,我们的寿命比古人长了,但时间却远远不如古人富裕。这就是《从前慢》的意义。
4、席慕蓉《莲的心事》——青春女孩的心事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
现在正是
我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後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多么明媚的诗行。那是一个心清眼亮的女孩发出的青春誓言。经历了春天姹紫嫣红的惊艳,一个亭亭玉立的夏天正从容到来。
莲的心事,就是女孩的心事,她菡萏着,等待对的人经过,就会灼灼怒放。也许那个人还没有来,于是她嗔怪着,那是少女多情的敏感,但并不烦忧,她低下头去阅读村上春树的诗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5、扎西拉姆·多多《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与爱情无关的禅意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扎西拉姆·多多的诗空灵而唯美,充满禅意。她的文字掠过人世的三千繁华,却不染纤尘,落在高高的冰山上,开成一朵旷世的雪莲。
就像“北宋的龙井,就着汴梁的月色喝下”;就像“汝窑的新瓷,插着西京二月的梅花”;就像翩然的惊鸿踏,过阳春的白雪;就像万年的古佛,微笑着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