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赏月的诗句 - 找有关与傣族的诗词

找有关与傣族的诗词

傣族文学

傣族人口有83万 9千余人(1982)。聚居于云南省西

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

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傣族□

族自治县和红河、景谷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有傣那、傣泐和傣雅三种方言,使用傣文。

傣族文学作品大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关于开天

辟地的最古老神话,在傣族群众中流传最广的是《布桑

该与牙桑该》。至今,傣族人民仍然把布桑该与牙桑该

称为“我们的祖宗”。关于开辟西双版纳、勐遮、易武,

建立村寨,砍柴、修房等,都有一段段神奇的传说。在

傣族地区,还广泛流传着召玛贺、艾苏和艾西等聪明人

的故事。这些理想化的人物,具有万能的本领和超人的

智慧。

傣族诗歌,包括歌谣和叙事长诗两大类,傣族中有

职业歌手或半职业歌手,傣语叫做“赞哈”。

古歌谣,是傣族文学的萌牙,至今还以口头和手抄

本形式流传民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出版的

《傣族古歌谣》中的许多短篇作品反映了傣族先民原始

时代的生活、劳动、思想和感情,例如《蜈蚣歌》描述

人类通过实践逐渐认识了客观世界;《打水歌》描述人

类逐步改变自己的居住条件;《摘果歌》和《拾菌歌》

等描述的则是人类的劳动生活。这些诗歌形式简单,节

奏明快。

阶级社会产生以后,出现了大量抒情歌、农事歌、

婚姻歌。《农事歌》唱的是生产技术、生产季节、生产

过程,富于情趣。《婚嫁歌》唱的是恋爱、结婚的全过

程,成为傣族男女青年在婚姻方面的教科书。《甘哈恒

恨迈》(即《贺新房》)唱的是对新竹楼的祝贺。《颂

歌》主要是对死者的悼念,有《祝福歌》、《招魂词》、

《祭鬼词》等。德宏的《祭祀词》,包括为死者《滴水》、

《哭丧》、《引路》、《划船》、《送别》、《献花》、

《哀悼》等全过程,***9首,主要抒发对死者的怀念,歌

颂死者的品德。

叙事长诗,是傣族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明珠。基

本上可分三类:神话叙事诗,阿銮的颂歌,爱情悲剧叙

事诗。神话叙事诗与神话传说的内容基本相似。关于阿

銮的颂歌,数量极多。“阿銮”一词,据说来自梵文,指

有本领的匠人。在傣语中是指出身贫寒、意志坚强、本

领高超、正直善良的英雄,或者是有福气、有本领的善

良人。佛教徒则把这些故事说成是描述释迦牟尼转世的

故事。阿銮故事中,有宣传佛教教义的成分,但整个内

容远远超出了佛教思想范围,堪称傣族民间故事的总汇,

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阶级关系、伦理

道德、婚姻恋爱等。

阿銮长诗的特点:①反映人民对结束社会动乱的强

烈愿望。傣族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人民渴望有一个和

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希望有一个聪明、勇敢、善良、诚

实的人来管理国事,因此,所有长诗的主人公,最后的结

局,都当了国王或王后。②关于战争的描述占有很大比

重。大部分作品都是描写通过战争获得政权,统一国家。

因此长诗中战争的描述往往占了很大的篇幅。③赞美英

雄与美人。阿銮长诗大都以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作为一

条主线贯彻始终。④几乎每篇作品都出现“雅西”(或

叫帕拉西),即深山修行的野和尚,还有“混西迦”(或

叫叭英),即天王。这表明小乘佛教与傣族文学有密切

关系,这些长诗也因此而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阿銮长

诗,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地区,其次是西双版纳。

云南民间文艺工作者在讨论《论傣族诗歌》

《兰嘎西贺》插图 陈琦 万强麟作

随着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印度文化对傣族文学产生

了巨大影响。《吾沙麻里》,是由印度的一个小故事发

展演变而成,《兰嘎西贺》的情节与印度史诗《罗摩衍

那》相似,但主题思想、人物和故事结构均有变化。长

诗加强了召朗玛对十头魔王的战争,成为反映社会生活、

政治斗争与宗教斗争的巨幅画卷。

爱情悲剧叙事诗,与阿銮长诗不同。其主人公完全

由现实的人取代了神佛和鬼怪。作品的矛头往往不仅直

接指向封建势力,反对封建领主,控诉封建宗法制度和

封建婚姻制度,有的还对宗教、僧侣进行尖锐的讽刺和

抨击。

已经译为汉文正式出版或在刊物上发表的傣族叙事

诗有《召树屯》、《娥并与桑洛》、《线秀》、《缅桂

花》、《葫芦信》、《松帕敏和嘎西娜》、《一百零一

朵花》、《三只鹦哥》、《兰嘎西贺》、《九颗珍珠》

和《苏文纳和他的儿子》等23部。

诗歌理论著作《论傣族诗歌的内容及其价值》、《论

傣族诗歌》,都属傣族古典诗论。

傣族作家文学出现较晚。在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

一些傣族的民间歌手(赞哈),如康朗英、康朗甩和波

玉温等继承傣族民歌传统,创作了一些反映社会主义现

实生活的新诗。此外,近几年来还涌现出不少文学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