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分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种,历史散文之的是《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而先秦的诸子散文指的就算《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
《战国策》属于历史散文,是西汉刘向编撰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详。刘向进行整理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全书***三十三卷,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策”论。主要记述了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245年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或者说记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世纪和言论,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在写作上,开合自如,虚实相生,善用寓言和比喻,颇有文学底蕴。
以我个人的理解,关于《战国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具体有以下几点:
如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的一段话语:
在此,苏秦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主张,首先竭力地夸张秦国山川地势的险要、物产的丰富、兵力的强大,以此来说明秦是天府之国,有帝王之基;而后吹捧秦王的贤能,盛称秦国的“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这些有利条件,足可以使秦王“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苏秦在此用了一连串整齐工对的排比句式,铺张扬厉,不但增强了文字的音律美,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从而使说辞的说服力度大大增强。
《触龙说赵太后》中,赵遭秦侵,求救于齐国,齐要求赵太后送她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做人质,才肯出兵救助。太后不允,拒绝了许多大臣的劝谏,并宣称:“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在此种情形下,触龙请见,太后自然心有怒气。但是见面后,触龙先以问安的家常话开场,全不及长安君之事。接着说起自己最疼爱小儿子舒祺,想在未死之前把他托付给太后,让他进王宫做卫士。这样,话题自然而然转到老人心疼孩子上来。触龙继续说,我觉得您在儿子长安君和女儿燕后之间,更疼爱女儿。赵太后自然不会认同。谈话至此,赵太后已不知不觉进了触龙的圈套。于是,触龙便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纲领,忆述燕后出嫁时赵太后的正确态度,以顺其心;再分说真的爱子就应该让儿子为国建功以利于他以后即位监国的道理。这就使赵太后心悦诚服,答应送长安君到齐国为质。触龙的这番说辞,就是抓住赵太后的心理,顺应其情,导引其理,迂曲委婉,一步步走向自己所要达成的目的。?
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为了增强说辞的说服力,往往借助于巧妙贴切的比喻和生动有趣的寓言,把那些抽象的、深奥的事理,说得具体、形象、浅显,留下了很多成语典故和寓言故事。如苏代以“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的寓言说赵惠王,制止了燕、赵间的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范雎以“神去丛亡”谏秦昭王,使秦王废太后、逐穰侯,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陈轸以“画蛇添足”这样一个荒唐滑稽的故事,阻止了楚将昭阳攻齐;庄辛以蜻蜓、黄雀、黄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比喻楚襄王的居安思危,使之幡然醒悟。这些比喻和寓言,以小见大,言浅意深,借此喻彼,在说事喻理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太子及宾客送行穿戴的“白衣冠”、高渐离的“击筑”、荆轲的悲歌,士的“垂泪涕泣”,更加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绝与“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慷慨赴难的侠士形象。这些与《左传》比起来,都是个不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