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

《山居笔记》的读书笔记

《山居笔记》是继《文化苦旅》之后我所读余秋雨先生的第二部文集。因为真实喜欢所以看,因为炒作的厉害所以急着看,因为它的人文气息不可不看。 余秋雨先生的这部书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这本书是在2003年1月出版的,他在这本新版的自序中说他写这本书历时两年有余(从92年----94年),而且牺牲是相当大的,他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十分纯粹地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仅仅十一篇文章却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这,并不是他的写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坚韧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种认真态度和永无止境的追求让人心悦诚服。多年来他通过边走边想,有机地将写作与考察结合在了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访求证。曾经就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的一副对联上面的两个字,在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后,只得亲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时候,他就是这样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对文学的无比热爱方面,他是毫不吝啬的,不管时间还是金钱。对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会在乎他的经济和得失的。 按照余先生的话说:“全书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他还说:“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困难,不在言论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证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费难言的艰辛,而艰辛的结果却是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 我被他的这种治学精神和严谨的求实作风以及认真的求学态度所折服,我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和精神打动了。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在东西南北的古老土地上走过。 余先生的文章带给我们的都是精彩纷呈的人文、地理、历史、故事……上下求索,展示出人类人文历史的绚丽诗篇,给我们掀开了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粮仓。我最喜欢《天涯故事》和《十万进士》这两篇. 从《天涯故事》里,我终于知道了寻求已久的“鹿回头”,一解我长期的牵挂。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段美丽动人的传说,那“清澈而美丽,无奈而凄凉”的鹿的目光和那对闪耀着渴求生命光彩的眼睛,它们从遥远的地方投过来,穿透了时空,一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这种震撼力是无疑置否的。 每当身临绝境,总会产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美丽与快感,以及顿悟生命的意义,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绝壁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后的边界,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会有这么深刻的场景。 纵观海南,从战国到当今,那些历史的片段强烈地吸引着我,特别是先生谈到的海南历史中的女性文明。洗夫人、黄道婆带来的整个中原大地的兴旺繁荣,还有从这里走出去的宋氏三姐妹,都带着海南强劲的浪潮,是我们女性的骄傲。 女性文明派生并推动了家园文明。苏东坡、李光他们是泪涔涔地来,却在家园文明里破涕为笑;海瑞、邱浚他们虽然是气昂昂地走,却也放不下这里的家园文明,终究乐极生悲…… 通过余先生的笔,经过大脑细胞的溶解、过滤的排列组合,于是一个以非历史学家的思绪和眼光,让我们最广大的读者读懂了海南,让我们寻找到了海南的灵魂所在。海南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向往和追求,闭上眼睛,一阵啪嗒因熟透而掉下来的椰子声敲打着我的心,更加勾起了我对椰汁的占有欲望。我飘身过去摸摸这个,摇摇那个,完全沉浸在了这片惊喜之中。 看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久久的品味中,将自己的头深深地埋在书页中,仿佛嗅到了椰子的香味和浓浓南国的水果大拼盘,贪婪吮吸着…… 《十万进士》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先生将科举以来的考场好好地嘲弄了一回,“一种巨大的不信任,横亘在考场内外”,古代如此,当今亦如此,甚至连“天下文章也是一大抄”依然横行当代。 通过余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才知道“枪手”一词原来有其悠久的历史,身份显赫啊,如此经久不衰,必定是“有用之才”,而且是身经百战,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花样翻新的,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也赋予了不同的内涵罢了,不得不五体投地。从“枪手”看智慧,从纵横的历史轨迹中,发现原来早在唐朝就有了极大的市场,没想到如此熟悉的诗人温庭筠竟然是一等作弊高手,而且是远近闻名的,从先生的文章中知道温庭筠有一次竟然同时交上了八位考生的试卷,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这让我想起当今的许多考生那品种繁多的作弊手段,真的是很高明啊。曾经戒备森严的高考禁地,如今却每每有作弊大暴光的事件发生,这就更不用说在校学生的考试、各类成人考试…… 如果没有看先生的这篇文章,我会以为“枪手”只是新时代的产物,真的没有料到会延伸追溯到了唐代! 还有一种现象也是多见的,在宋代就有“其取人畏于讥议,多公而审”,因此考官们在推荐人才上必然力求公正和慎审。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权力网络上的可攻击性,致命点就在“人情不洽”。这样一来练达在无奈中,劳累在灵活中,规范在机巧中,消融在网络中。其次是一种座主声誉上的可攻击性,“拜谢座主”的仪式抬高了考官的声誉,长此以往“受命公朝,拜恩私室”。再次就是文化资格上的可攻击性,这是考官们在权力和声誉上都难于自立了,那么就只剩下文化上的资格了,可悲的是这种资格也是非常脆弱的。由于种种也闹出很多的笑话来。 科举、考官……“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千年的需要,又是一种千年的无奈。抓住它,满手芒刺;丢弃它,步履艰难。”我很欣赏先生的这句话,叫人怎么能不沉思呢? “鼓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是我在这本书里学到的先生的另外一种境界吧。

余秋雨《山居笔记》

2006/11/23

想来余秋雨的书,我还是看过几本,但像现在这样仔细咀嚼且颇有感触还是这本《山居笔记》。

此书是余秋雨先生在香港沙田的小山上写的一本随笔集。在一次上网浏览的时候,偶然中找到了一篇关于其在某大学的演讲。所以也就把放在箱底好几年的《山居笔记》重新拿了出来。

读罢此书,确实收益良多。

在读其书中写的《千年庭院》一篇,讲到了在古代的一种亘古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而也就是这一中国古代的独特教育模式,却创造了中国教育历史上的奇迹。开“班级授课制”之先河,树“教学相长”之典范,创“学术文化”之奇迹。朱熹、苏东破等等一大批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甚高的大人物为其贡献了智慧与力量,甚至生命。正因为这样,有众多先人的付出,使当时的书院成为当时知识的殿堂,士大夫成长的摇篮,封建社会官吏的生产地,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从某中意义上将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在读其《十万进士》一文中,余秋雨对这一延续了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在隋朝以来,为封建王朝上千年来选拔了将近数以十万计的进士,数以百万计的秀才,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存在的弊端业已时而显现。如:本身作为一种贵族、素民迈向仕途的一种公平竞争机制,她毕竟还是逃脱不了在幕后的暗箱操作。当时的中国还是在封建地主阶级的领导之下。

当然,这样的弊端也被当时的许多有见地的人发现。它们力图去改变这样的状况。这里边包括王安石、苏东破等人。但这样的力图改革与完善并不能根本性的消灭这种弊端。这一制度最后在清政府末年予以废除。

现在我们再去研究这科举制度,对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仍然有许多裨益。毕竟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联系,待以后再作论述。

读完余秋雨此书,暂以其中的两篇作一点自己浅浅的体会。

余秋雨以宏大的历史作为其散文的文化载体,读来,知识性,趣味性并存;文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历史学家的严谨、慎思,哲学家的宏深卓识融会其中,确实给了我一种心灵的净化,视野的开阔,精神的归宿。

余光中左手的掌纹读书笔记

http://www.zigui.org/article.php?id=219677

1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作者:完美不过往2009-2-23 23:01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作者:完美不过往2009-2-23 23:01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作者:完美不过往2009-2-23 23:02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作者:完美不过往2009-2-23 23:02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 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 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 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作者:完美不过往2009-2-23 23:02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于1992年3月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第一版,2001年4月第二版。本书获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台湾最佳读书人奖。

《文化苦旅》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却是一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的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概的回忆散文《牌坊》《妙语》《家住龙华》等。

作者余秋雨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历史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断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作者:完美不过往2009-2-23 23:03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于1992年3月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第一版,2001年4月第二版。本书获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台湾最佳读书人奖。

《文化苦旅》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却是一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的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概的回忆散文《牌坊》《妙语》《家住龙华》等。

作者余秋雨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历史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断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文化苦旅》收录的文章有:《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山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个阁》、《西湖梦》、《狼山脚下》、《上海人》、《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人》、《吴江船》、《信客》、《酒公暮》、《老屋窗口》、《废墟》、《夜雨诗意》、《笔墨记》、《藏书忧》、《腊梅》、《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华语情节》、《这里真安静》***37篇。

余秋雨,1946年生,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