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赋》是唐代司空图创作的一篇散文。
司空图(837年—908年),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
咸通十年(869年)登进士第。历任光禄寺主薄、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广明元年(880年)冬,黄巢入长安,图退居河中。光启元年(885年)拜知制造,迁中书舍人。
不久,唐僖宗出幸宝鸡,图遂归隐中条山王官谷。此后几经迁移,终未出仕。朱全忠称帝,以礼部尚书召,不赴。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闻唐哀帝被害,不食而卒。
司空图论诗,强调“近而不浮,远而不尽”,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认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对此后严羽的“妙悟”说、王士祯的“神韵”说均有影响。又标举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种风格,著为《诗品》,对此后的风格论亦有影响。其诗多近体,绝句数量尤多。
司空图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淡泊。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在文学史上,他主要以诗论著称。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
《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