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士人沈复(字三白)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分作“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6部分(其中“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散佚),记录过往生活的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惭愧的是,作为中文系毕业生,我虽知《浮生六记》之书名,却从未看过,因为它毕竟不是中国文学最经典的著作。所以当它在今年突然流行之后,我是非常讶异的。何况,几十年来,从未听说将文言文著作翻译成白话文能成为畅销书的。
其一,《浮生六记》之真诚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其罕见,令人感动。我们读过的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多为结构紧密、语言生动、蕴意深刻的虚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少有纪实的散文作品,更没有见过《浮生六记》这样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方式。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而这一例外创作恰恰迎合了如今非虚构文学的自然写作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