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写作文时往往在开头上“犯难”,要么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要么千篇一律格式固定,要么追求花样弄巧成拙……因开头切入的平淡而给很多同学带来遗珠之憾。开头之难,难在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方式。托尔斯泰曾说“一开头就走向目的”。怎样华丽地“走”好作文开头?这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一件事情。本文是笔者在多年作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几种经典切入法,希望和同仁们切磋;也希望同学们看罢此文有点启发,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开始就能露才气、展个性,做到先声夺人、抓人眼球,力求“片言只语摄人心,未成曲调先有情”,使阅卷者“一见钟情”。
一、引用切入法
借助引用法开头是一种很常规的开头法,既可以体现积累,又简单易学。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若是议论文则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此法适合各种文体的开头。
巧引名句,起点高远。例如:“美学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选择一个切入口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选自《旋转这只万花筒》)
巧引诗文,文采斐然。例如:“到了秋天,南方的果园里,硕果累累。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黄绿相间的橘林,给金秋带来无限的生机和辉煌,苏东坡因此赞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选自《话橘》)
巧用名人,增加深度。例如:“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孟子曰:‘若所行似善而非善,毋宁不为;若所行似恶而非恶,毋宁为之。’匆匆的人生路途,匆匆的行路脚步,匆匆的心灵选择。在这来去匆匆之间,又应点燃一盏怎样的心灯?”(选自《心星点灯》)
同学们平时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看到闪光的名人名言、千古流传的诗句、流传久远的老歌、当下流行的新歌……都要一一记下。须知,成功是留给有心人的!
二、排比式切入法
排比的作用是造势磅礴,铺排文气。例如:
①绿叶,渴望阳光的呵护;花儿,渴望雨水的滋润;森林,渴望春风的礼赞……(选自《渴望心灵的撞击》)
②每当我眼泪回眸时,她总会让我微笑;每当我飘然自得时,她总会让我淡泊如水;每当我恃才傲物时,她总会告诉我技不如人……(选自《珍惜生命》)
类似这样的句子使人有一种特别想读下去的冲动,这种语势在开始就充满底气,使人爱不释手。
排比也不是随便写来,一定要有很深的措辞搭配功底,更需要同学们多读多记,使自己的语言越来越神采飞扬。
三、对比式切入法
我们来看这个例子:“秋天,在有的人眼里,似乎总是满地的落叶,光凸凸的枝丫,一片凄凉而又孤独的景象。可我从小就对秋天有一种特殊的爱,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爱。因为在我的眼里,金色的秋天,并不是孤独、凄凉的代表,它是丰收的象征。”(选自《家乡的秋天》)运用对比,突出写作主题,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所以也是很好的开头方法。
四、画面切入法
运用特写镜头,借助蒙太奇手法,以具体可感的清新画面“吸引”读者视线。例如:
①苍山滴翠,残阳如血。夕阳西下,还带着一抹酡红。父亲又一次担起粮食走出家门,只为了我那720元的学杂费。望着父亲瘦小的身姿和那肩上颤悠悠的扁担,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淌下来……(选自《父亲》)
②秋风乍起,漫天黄沙,天昏沉沉,地死寂寂,历史在这一天颤抖:1898年9月21日。那个衣衫褴褛的巨人――谭嗣同,抱着沉重的锁链,被一群小人牵着,一步步走向菜市口,他昂着头,因为他无畏。(选自江苏考生《北京南城菜市口怀古》)
五、故事切入法
我们再来看两个例子:
①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2000元;赞助费,15000元。”(选自《全能学校》)
②还记得人鱼公主与王子的故事吗?面对王子圣洁的邀请,人鱼含泪却微笑着接受。纵然柔软的脚趾似在刀尖上滑过,小人鱼未曾凌乱她的舞步。每次读到这个故事都忍不住泪眼婆娑……(选自《看着我的眼睛》)
故事寓言切入法是最吸引人的切入法,因为喜欢故事是人天生的本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意义深刻的寓言,会使整篇作文的主题表达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笔者还总结出反问式、设问式、比喻式、联想式、感受式、对话式、拟声式、博喻式、回忆式、悬念式、另类式等很多切入法,鉴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举例赘述。
文无定法,贵在创新。作文的开头要不拘一格,巧写作文开头,因人而异,因篇幅而异。在实际应用的作文中,究竟该怎样开头,要从文章整体构思出发,要从中心出发,要善于思考,去选择最恰当的开头,让自己的作文踏上成功的第一步。愿上面这些“他山之石”,“攻”出你更好更美的作文开头之“玉”!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