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上灯习俗研究
曾春(04级本4)
引言
民俗是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定的族团和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风俗之端,始于致微,博之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
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
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
及其互成……举国之人习以为然。”① 民俗就是在这种社会群体场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续的过程中形成的。
虽说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一定心理状态的产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形态,又会形成不同的民俗。
即使在同一文化区内,如客家文化区内,也会形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
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髓;客家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有的伟大建筑。
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
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一、 客家“上灯” 习俗
1.客家“上灯” 简介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
“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上灯”时要办“三牲”②、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
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
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
“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
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
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
老屋即祠堂,现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按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
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门,从大门进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厅堂,俗称“下堂”,从下堂进去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往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称作“上堂”。
上堂正面的墙壁的中间开设了一个壁橱,祖宗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
壁橱下面还有一个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
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显示上堂的重要性。
2. 客家“上灯”习俗原由
客家,顾名思义,即是旅居他乡的意思。
客家人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移民群体。
据记载,客家人自秦朝以来,有六次南迁的过程: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粤北一带的客家人都分别从这六次南迁而来。
如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
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
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
自赵佗建制以来,龙川分别容纳了六次南迁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会通过自己的文化生产出特定的需要(法兰克福学派),并且同时设计满足需要的常规途径。
“上灯”是为了满足客家族团的特定需要产生的。
首先,从客家人六次南迁的时间来看,都发生在战乱时期。
客家人为避战火或自然灾害而南迁。
战火、自然灾害在古代常常会夺走无数人的性命,还有可能使整个族群灭绝。
客家人远离故土,客居他乡。
因此客家人的先人们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长流。
其次,无情的战火、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个人是无法战胜的,需要一个团结的集体***同奋战。
客家人希望全族人团结在一起,***同抵抗自然灾害与战争。
客居他乡,更需要宗族团结,战胜新环境下遇到的新的困境。
再次,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为移民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客家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
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和对祖先的眷恋。
最后,客家人性格善良、纯朴,老实、敦厚。
客家祖先教育后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爱国爱乡;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团结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灯”是客家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希望、光明的象征。
灯灯相续象征种族繁衍的绵绵不绝。
因此,为了让后代不忘记自己的祖先;为了本族的团结,***同抵御困境;为了让祖先得到安慰——宗族血液并未消失;以及客家人从小形成的念祖恩,尊祖的优秀品德,借“灯”来庆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动也因此而诞生了。
每年,将族里“添丁”的情况通过上灯的形式上报给祖先,让祖先得到安慰。
最重要的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机会每年聚到一起增进了团结,形成了一种以“老屋”为中心的凝聚力量,同时还可以保留客家人特有的传统文化。
“上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无从稽考,大约是随着客家人南迁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
上灯的流传族群很广,因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祖先,所以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上灯活动。
上灯分布的地区也很广,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如河源,梅州,兴宁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灯活动,其中兴宁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3. “上灯”与元宵节的联系
“上灯”可能是元宵节的派生物。
元宵节自古有之,每年正月十五举行,自古是全国上下都举行的节日,而赏灯是元宵节的一部分。
从“灯”的意蕴上看,元宵节又称灯节,其外表看来,是欣赏花灯的游乐;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上,它带给人们一种希望——“添丁”,即人丁兴旺。
因此,以“灯”来寄托“丁”,客家“上灯”习俗与元宵节的“赏灯”有相同的内涵。
从日期上看,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而“上灯”则在正月十五前后举行。
客家人自秦从中原南迁,对元宵节当然熟悉。
现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视元宵节,因为“上灯”节同样可以赏灯,还可以同族人一起庆祝添丁的喜悦。
从“灯”的制作来看,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与元宵节所制的灯有很大相似之处,元宵节的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客家“上灯”所用的灯同样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结合“上灯”的由来与元宵节“灯”的意蕴,日期,制作来看,“上灯”节很可能是客家祖先继承了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同时又结合宗族的实际情况,将“灯”的意蕴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传至今。
因此,“上灯”可能是元宵节的派生物。
二、繁琐热闹的“上灯”活动
每年,春节前后,热衷于本族事务的老人,通过打听,依次记录从本年正月十三挂灯后至下年正月十三挂灯前的添丁家庭,并将其组织起来,在春节前后每个家庭各派一个代表召开上灯祭祖的会议,分派任务。
比如,上灯活动资金的筹备、用途问题,上灯前后谁负责打扫老屋,上灯当天谁负责膳食等问题,在会议中都有具体的分工。
1. “灯”的准备
会议之后,定制“灯”是必要的一步。
客家各个地方所制灯的材料大体相同,一般由竹篾制成中空的框架,由彩纸糊成,都能挂起来。
另外,灯外糊都有福、禄、寿一类的吉祥图案的彩带。
灯中安有固定的油碟,可加油点亮照明。
但是它们的形状又有所不同,有举式的,也有扛式的。
如河源龙川县的灯都用举式的,而东源县及兴宁市的灯多数用扛式的。
以龙川举式的灯为例,灯一般可以看作有三层。
上层常常是一个彩纸糊成的约20多厘米高,直径约1.5米的大圆柱。
圆柱的侧面一般会写上“风调雨顺”等寄语。
圆柱底面的边框上,贴上富有传统剪纸艺术的约1米长的彩带。
灯的第二层是比第一层稍小的、约高0.5米多边形柱,中凹两头 铁场镇新和村的灯
大,其中上边大底边小,均由彩纸糊成,最底面的边框是同样贴满约0.5 米长的彩带。
多边柱的上侧面,可以写上“百子千孙”等寄予人丁兴旺的词语。
灯的第三层,是一个比第二层稍小的多边形柱,侧面会写上 “五谷丰登”等吉语,希望来年是个好收成,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
从整体来看,灯的大小可以说是遵从了3:2:1的格局,上大下小。
因为上灯这种习俗注重的是“丁”,而不是“灯”,所以对灯的制作不讲究一律相同、不可更改。
不仅每个地方灯的制作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灯的制作也可以不同。
只要美观,耐用(要挂到端午节),能体现上灯“添丁”这种活动的意蕴就是可以的。
需注意的是,在当年正月十三到次年正月十三之间,谁家最先诞下男孩,这家就被称作“头灯”;谁家最后诞下男孩,就被称为“尾灯”,他们与其他诞下男孩的家庭都被称为“灯子”。
有的地方有多少“灯子”就制多少盏灯;有的制两盏,两盏形状一模一样,但“头灯”大,“尾灯”小;有的只制一盏。
灯的多少都是可以变化的。
2. 资金的筹备
筹集资金是“上灯”活动最关键的一步,资金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上灯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据客家老人介绍,上灯的资金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由封建财主或公家资产承担;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各个添丁家庭平均承担。
当然,村民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自由捐款。
据老人介绍,捐款的村民每年都很踊跃,有时达几千元。
这些钱一般用来买“香”、“红烛”、“三牲”、鞭炮,条件允许还可以请乐队、请人在祖祠放电影等,目的是增加喜庆的氛围。
另外,按照会议的安排,由“灯子”承担上灯活动期间的一切事务,如准备上灯日的膳食,接待外来人员等。
3. “上灯”的过程
上灯这天的早上,制灯人会把制好的灯放在离祖祠不远的地方,为下午接灯做好准备。
这时,在老屋的上堂,已经供奉上了“三牲”,还有各添丁家庭送来的酒及糖果。
在摆放祖宗牌位的壁橱两旁以及下面的土地神位两旁已贴上了对联。
如铁场镇新和村邹氏的是这样的,橱窗两边“祖德源流芳百世,宗业兴隆子孙昌”,土地神位两边“工能生白玉,即可发黄金”,横批是“土主神位”。
其主题,都是希望祖业兴荣,子孙昌盛的。
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
跪拜礼完,“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准备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正的、最重要的上灯活动。
族人吃过午饭后都会聚集到老屋来看热闹,也可以到祖宗牌位前烧香,行跪百礼,希望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点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是接灯的时刻了。
据铁场镇新和村的老人介绍,接灯的时间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取决当天的天气。
天气晴朗,宜四点左右接灯;阴雨天气可以早点,但都集中在三四点左右。
这时,以舞狮和锣鼓在前面引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盘 “三牲”,率领“灯子”及小男孩向不远处的“灯”进发,道路的两旁早已摆满了鞭炮。
到了灯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满三杯酒,在地上烧好香和红烛,并把香给每个“灯子”分发一支。
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接灯开始,狮子舞动,锣鼓、鞭炮齐鸣震耳,所有“灯子”向灯行跪拜礼。
礼毕,“头灯”取灯迎回。
这时,其余“灯子”跟随“头灯”在后,老人、舞狮、锣鼓紧随其后。
到了祖祠大门前,舞狮先上前拜三拜,灯这才迎进门。
所有“灯子”随灯进入了祖祠上堂。
这时,还要在灯最上层的圆柱的底面边框上,贴上几幅字,如“添福添寿添贵子,灯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贵曰荣华,竹后结出状元郎”,接着点着油灯(条件许可可以放一个电灯泡)。
然后,把早已挂在房梁上的绳子与灯顶端绑好。
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灯缓缓升起,所有“灯子”跪下行礼。
这时锣鼓、鞭炮再一次齐鸣。
需特别注意的是,在灯进入祖祠时,女人决不能比灯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则将惹来不好的兆头,惧怕明年生女多。
灯挂上,上灯活动就进入尾声了。
族里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
晚餐的食物,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灯子”送来的酒等。
客家人认为,吃了这些供品,能够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餐结束,上灯活动进入最后阶段。
请来的电影将在此放映;请来的礼炮、乐队将在此作最后的精彩表演;买来的鞭炮将在此阶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灯活动就算圆满结束了。
从上灯活动整个活动来看,上灯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家特有的民俗活动。
灯的制作体现了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这种手工艺通过上灯活动一代传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通过这种活动,让同一族人更加团结,让族人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先,永远也不要忘记祖先们跋山涉水迁移到此的艰难历程。
三、 客家“上灯”习俗折射出的客家精神
1. 上灯折射出客家人的尊祖意识
前面谈到,从秦代以来,客家祖先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南迁过程。
客家祖先们或是躲避战火,或是躲避自然灾害,或因为当地人口过于稠密无法生存而南迁。
从这六次南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客家祖先所遭受的艰难历程,和生存的险境与不幸。
但是,生存 的不幸并没有压垮客家祖先。
也正是因为客家祖先在很长一段漂泊流离的经历中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锤炼出客家祖先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
正是因为他们在不断迁徙过程中求得了生路,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出了“人唔辞路,虎唔辞山”、“命长唔怕路远”、“树挪就死,人挪就活”的价值观念。
客家祖先们以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多次辗转迁移,使自己的血液得以延续;自己的族群得以扩大,自己的传统品德、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客家的后代无不为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同时,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尊敬和爱戴。
客家的家谱里详载着祖先在文学、艺术、军功、政界领域中的经历和业绩,并还有对祖先的诸如仁爱,美德之类的个人性格的称赞。
可以看出,客家人对祖先的深深尊敬与爱戴。
祭祀祖先,成为客家人代代相传的神圣使命。
客家是一个移民族群,千年、百年背井离乡,因此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民俗文化得不到继承。
而客家祖先又以温和、善良的性格和尊老的优秀品德影响后代。
于是,后代以某种方式告慰祖先,成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客家上灯习俗既是一种祭祖活动,又是一种告慰祖先的方式。
从上灯的准备,过程等无不体现了客家人爱戴祖先,尊敬祖先的优秀传统。
现代的客家人,许多离开故土,在外打拼,在外定居成家到“添丁”,春节可以不回家乡,但只要上灯,都会回乡参加,给祖宗行跪拜礼。
这些都表现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上灯习俗中的村民向祖宗行跪拜礼,看起来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有其庸俗的一面,但是把它上升为一种对祖先的尊敬、崇拜之情,这种礼仪又是多么的合情合理。
2. 上灯习俗体现了客家人强烈的宗族意识
梁漱溟曾概括地说,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外则相和答,内则相体念,心里***鸣,神形相依以为慰……”①由是家庭与宗族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极重要的位置。
“上灯”是客家人强烈宗族意识的最好体现。
通过这种仪式,同族人能够周期性地和子侄族众欢聚一堂,不管各自在何方,“上灯”这天一定是“一家人”。
客家人祖先都希望自己的血脉死后还生生不已,族众都相信,自己身上的血源于炎黄或其他祖先,已经流淌数千年,并将通过自己传给子孙,永无止境。
梅县约亭村《刘氏族谱?序词》说:溯我刘氏,系出炎黄,中原华胄,两汉帝王。
《梅州姚氏族谱?谱序》:吾姚始自舜帝,历载四千,繁衍百三十余世,源远流长。
每年举行的“上灯”节就是客家宗族意识的最好证明。
“灯子”就是宗族的血脉,就是宗族源远流长的纽带。
3.上灯习俗折射出客家人的团结意识
客家精神内涵丰富多彩,其核心在于团结互助和拼搏奋进。
这些在客家南迁的历史和客家文化习俗中可以看到。
团结就是力量。
客家祖先在南迁的过程中遭遇到苦难和险境是必然,然而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是无法战胜不幸的遭遇的。
客家人祖先及其后人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的团体主义精神。
因为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需要。
客家上灯活动正体现了客家人的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通过上灯本族客家人能够聚集到一起,为本族谋发展,同时又增进族人的感情。
上灯活动即是维护团结的重要举措,又是体现客家人团结的重要形式。
比如铁场镇茅畲村,在十年前,利用上灯活动村人聚到一起的机会,商讨在村里修水泥路的设想。
果然全村捐款,有钱的出钱,没有钱的可以出力,终于村里通了水泥路,成为铁场镇较早实现通水泥路的村落。
可以说这是一条团结之路。
4. 上灯活动体现了客家人优秀的文化继承意识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
这种习俗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继承意识,那么就会走向边缘化,最终被历史所吞噬。
客家上灯习俗不仅没有被吞噬,而且还更加丰富多彩,深刻的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
比如灯的制作,是从一代又一代继承下来的。
另外,上灯出现了许多对联,有寄语好年成的,有寄语人丁兴旺的等等。
上灯的这些形式很好的体现了客家人有些的文化继承意识。
从灯的制作上看,客家人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灵活多变,不断丰富灯的形状以精美为出发点,自由制作,只要不偏离框架、能够反映上灯习俗内蕴就行。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上灯习俗中必要的的锣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添丁”的喜悦之情。
于是,请乐队,请人在祖屋播放电影等现代文化在近几年也加入了上灯习俗的行列,既增加了上灯的喜庆气氛,同时是上灯习俗内容的丰富,也让上灯习俗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从上灯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客家人具有对传统文化既继承又丰富的意识。
四、 客家上灯习俗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当然,客家上灯习俗也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上灯”,“灯”字与“丁”都是客家化的同音,顾名思义,“上灯”这个习俗,看重的不是“灯”,而是“丁”,是客家人借助“灯”的形式,来表达“添丁”的喜悦及希望。
因此,不仅能从字义上看出上灯习俗的重“丁”现象,从上灯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客家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暴露。
比如,在迎灯,接灯的队伍中,只有男人,女人只是路边看热闹的闲人;另外,灯在被迎进祖祠时,女人不准到上堂。
因为客家人看来,男人先到上堂意味着下年会添更多的“丁”,大吉;而女人如果这时到了上堂可能是个阻碍“添丁”的隐患,是不吉利的。
这些礼仪规定,明显具有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在客家人看来,生女叫“加口”,生男才叫“添丁”,所谓人丁兴旺,只是指男丁兴旺。
多男丁才是福,即使是生活困难也会觉得家族繁荣强盛。
反过来,家族男丁少,则意味着家族有可能衰落,即使现在生活很富裕,男丁少是本家族的最严重的灾难。
为了不使本家族有缺陷,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在有些客家地区显得无能为力。
就如铁场镇茅畲村来说,第一胎或第二胎生男则好,如果几胎都没有男孩,村民会一直生到男孩为止。
村里一曾氏家庭,一***生了九个,第九个就是男孩。
有很多家庭有五六个孩子,都是第五或第六个才是男孩。
即使是倾家荡产,为了生男孩,村民也乐此不彼。
自家在老屋添一“灯”,那是何等光荣,何等扬眉吐气的事。
在客家人从古就有一个误区,女孩是泼出去的水,男孩才是家族的栋梁。
上灯习俗深刻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区的重男轻女的的落后思想。
让人幸喜的是,在有的客家地区,开始抛弃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女孩也能像男孩一样,成为上灯活动的主角。
如梅州的一些客家地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赞扬和学习的现象,既保留了上灯习俗,又打破了重男轻女的陋习。
但是,这种现象还不普遍,向彻底改变客家人重男轻女的陋习任重道远。
希望其他客家地区能够跟上时代的脉搏,找出一条既可以保留上灯习俗、弘扬客家文化又可以去弊杨利的好法子,让上灯习俗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结语
客家上灯习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灯活动有其独特的由来和重要的文化内涵。
从上灯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到客家人所具有的尊祖意识,团结意识及优秀的文化继承意识。
但上灯习俗也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区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劣根。
找出一条既可以保留上灯习俗、弘扬客家文化又可以去弊杨利的好法子,让上灯习俗发扬光大,跟上时代的脉搏,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