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一袋米的记忆的散文

一袋米的记忆的散文

在整理过去的书籍时偶然发现,里面竟然夹藏有50斤粮票。好友惊奇的说这可是个古物。我飘起的思绪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自己还是个不满20岁小伙子,自然也有意中人,她托我给她买袋大米,我便欣然的接受了。说真的那时心情是最愉快的,毕竟是我人生第一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走在一起。数月后,她硬把五元钱和50斤粮票塞给我。从此,我便把这段感情和粮票封存在书籍里。当时可别小瞧这“一袋米”,在物质匮乏、粮食紧缺的计划经济年代,就是有钱也不是随便可以买到的。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乡里工作,每月六十元的工资,除了留下生活费,拿回家中的三十元钱根本养活不了我们兄妹五人,母亲还要出去做些零工补贴家用,好在母亲很会料理家务。每月父亲发工资了,买一袋大米,一袋面粉带回家中,这便是全家人一个月的口粮了。母亲在做米饭时,总会抓出一把米放在另一个袋子里单独储存起来。大哥好奇的问母亲,这是为了啥,母亲说这是为了今后的生活,以后你结婚成家挣钱了,也就要学会挣二个花一个的道理,积少可成从啊。“一把米”看似不多,可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就是一整袋米啊!

黑铁锅,清亮的水,洁白的大米和金黄色的小米混合在一起,加入红薯干,在熊熊火焰中沸腾着……米粥熬好了。母亲端上黄白相加的花卷馒头,加上新泡制的糖蒜、豆瓣酱、野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喝着那叫开心,那叫香甜,至今想起来仍倍感温馨。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饭食也慢慢的丰富起来。周未,陪女儿逛了一趟超市,买了些时令蔬菜,海鲜及肉类。女儿推荐我当主厨。我说,主食大米饭就包给你了。她笑了笑说,没问题。不一会,几个拿手的小菜我便搞定。女儿问那条昌鱼呢,我说还在锅里清蒸着呢。女儿瞥了瞥嘴说,没听说过鱼还可以清蒸。放心吧,稍会儿肯定有惊喜。我说。当我把独家研制的清蒸鱼端上餐桌,母亲第一个叫好,小妹也说二哥以后可以当厨师了。这顿饭美中不足的是,女儿把米饭做夹生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将就着吃吧,但怎么也难下肚。还是二姐勤快,出去片刻就把馒头买回来了,这样馒头自然代替了大米饭。女儿见状,不由分说将大米饭全部倒掉了。见我有点心痛,女儿却说,一点点米算什么。是啊,一点米是算不了什么,但在生活困难时期,那可以救命啊。

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岁月改变了家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母亲的优良传统,“一把米”精神也随之远去。前几天去乡下表兄家,惊奇的发现,院内摆放着五六只大桶,里面装满吃剩下的荤素菜及大米馒头,我说,哥你这是?表兄笑了笑说,我那敢这样“造业”,这是从城里大饭店拉回来喂猪的。看看表兄家养的十几头猪,喂养的是大米面饭,鸡鸭鱼肉,个个长的膘肥体壮。不由联想到不发达地区群众的生活,恐怕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类吧。眼看着餐饮业和食堂惊人的'浪费粮食,着实让人痛心。是啊,中国粮食生产是实现连年丰收,但也经不起这样浪费啊。虽说“一把米”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我们总不能忘掉那个艰苦的岁月吧。因此,弘扬“一把米”精神还是有必要的。平时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不要让粮食浪费在我们的舌尖和指间上,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记的是一个月前的事了。那一天,在市场上碰到一旧识。害的我差点没认出他来。我说,发福了。对方哈哈一笑说,发什么福,胖了病到多起来了。的确,发福并不是什么好事。这就是膳食不合理,引发的肥胖营养过剩,成为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应减少主食量,每顿饭特别是晚饭,只要吃七八分饱就行,不仅能满足身体消耗的热量,更有利于节约粮食和健康长寿。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把“一把米”精神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