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
新版苏教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选入了余秋雨的一篇散文《阳关雪》,读了几遍,都理不出头绪,甚至想要放弃。老师都读不懂的文章,怎么讲给学生?
早就知道余秋雨,但一直不喜欢他的文字,除了他那首诗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也只是喜欢诗的名字而已。
早就知道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却一直没有读的欲望。我希望所有的游历,都是辛苦过后的欢喜。不经意间读过他的几篇文章,仿佛他每次的出行探访都是苦旅。苦旅?苦从何来?为什么要那么苦?想不明白,于是就觉得是余秋雨自讨苦吃!
后来,见过越来越多的文化现象,游历过越来越多的历史古迹,渐渐明白,余秋雨的“苦”,来自他对文化灵魂的敬仰,来自他对历史命运的悲叹。
那些山水,那些古迹,乃至那一个小小的土堆,代表的都是曾经的繁华,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可是,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它们,被忽略,被淹没,被遗忘。
它们,只被一个人记起。这个人就是――余秋雨!
为了寻求,为了探访,为了挖掘历史泥沙下掩盖的真相,他踏上旅途。
阳关,就是他其中的一场苦旅!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余秋雨探访阳关,仅仅是因为王维的《渭城曲》,这首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而我知道阳关,也仅仅是因为王维的这首诗,但我从来没有考证过,“阳关”在哪儿?有什么历史价值,根本没有想过。包括“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也从来没有研究过。
我身上缺少的,恰恰是余秋雨身上特有的,那就是坚定和执着。当然,他还有作为一个文化人的敏感和深刻的思考。
探访阳关,的确是一场苦旅。
一、苦在旅途
开头第一段,作者打听阳关,老者的寥寥几句话,就透露出这场旅途的苦。“路又远,也没啥好看的”,“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老者的好心劝阻,却没有阻挡作者的脚步,“转身钻进雪里”。
为了心中的圣地,不惧风雪,不畏辛苦,执意而行,这就是文人独有的情怀。也许,常人无法理解,但是,不理解又怎样?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忽然想起2013年暑假去北京,我跟朋友在奥林匹克公园游玩。站在水立方入口处,正要买票,一个北京大妈对我说:“姑娘,里面没啥好看的,花那冤枉钱干嘛?里边就有几个大水池子,大水池子,你没见过呀?”听了大妈的话,我纠结了一会儿,终于转身离开了。
一次错过,让我遗憾很长一段时间。
走出县城,就是茫茫沙漠,一望无际,眼睛睁疼了,也看不到一个目标。一个人,在沙漠中跋涉,去寻访未知的阳关,况且有前边老者的话做铺垫,他依然执着前行,这旅途,是不是多了那么一点悲壮?途中,看到了山地上的凹凸,那全是远年的坟堆,因年岁坍塌,枯瘦萧条。作者就在这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迎着猎猎的风。
远望到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急忙赶过去,转几个弯儿,再直上一道沙坡,看到“阳关古址”四个字,终于到达心中的天堂。
所有的辛劳,所有的疲惫,都随着浩荡万里的西北风,飘向远方。
二、苦在内心
一路跋涉,当作者站在那个坍塌的土墩旁时,他没有失望,没有沮丧,而是任思绪肆意飞扬。
王维送别友人的场景,缠绵淡雅;渭城窗外青青的柳色,靓丽清新。唐代的阳关,水草丰美,人群聚居,有山水浇灌的农田,有城郭、民舍、馆舍、商铺,还有屯边守卫的将士,西去东来的商人、驼队、马群,熙熙攘攘。这里有大漠盛景,这里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战场。
曾经的繁华都已落幕,如今,只剩下满目荒凉。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一个有历史使命感的文人,余秋雨内心的苦,无法言说。
阳关坍塌了,坍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疆域里,被埋没,被冷落,无人关注,无人提起。
在文人的眼里,被埋没的,不只是阳关;被冷落的,也不止阳关。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精神成长明显滞后的今天,不要说唐人风范,包括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都没有传承下来,在人间烟火中慢慢消散。
唐风不再,人们精神褪化,令作者感到无比痛心。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的思考,他深邃的思想,都定格在那一座荒凉的土墩旁。渐渐,弥散开来,化作天上惆怅的云,化作空中瑟瑟的风。
心底的悲凉,在蔓延……
雪,只是场景。
因为雪,这场旅行更苦,也充满沧桑。
余秋雨这一趟阳关行,苍凉悲壮!
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因为观念不同,因为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打压,都曾经遭受过非议,甚至谩骂。但不能否认,余秋雨的文字干净漂亮,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作为一个中国文人该有的风骨和情怀。
忽然,想读读《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