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京都之谜》:千年古都的迁都历史之谜,京都特色的怨灵文化之谜

《京都之谜》:千年古都的迁都历史之谜,京都特色的怨灵文化之谜

2019 年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不晓得又勾起了多少国人对日本京都的向往。原因无他,正是因为 有着“千年古都”之称的日本京都,最初的设计是效仿我们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 。

“棋盘式”的都城布局,纵横交错成网格状的街道,当我们徜徉其中,分分钟有种置身于川端康成笔下古都的恍惚。下一个转角,没准儿就会与千重子擦身而过呢~

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下的京都,是紫式部、川端康成、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 等作家的精神原乡,也是日本文化的源点和象征之地 ,自然更是喜欢日本传统文化人士的必往之处,即便暂时身不能至,也不妨碍我们在书写京都的浩瀚文学作品里神游一番。

想要来点轻松的随笔散文,可以读一读台湾作家林文月的日本旅居随笔《京都一年》,或是台北奇人舒国治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闲走札记《门外汉的京都》;倘若想要了解更多京都隐秘往事的,那不妨看看这本 《京都之谜:一座千年帝都的历史变迁与寻谜》 。

本书作者之一 奈良本辰也 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专注于近代史的研究。在本书前言里,他直言说,在京都生活的这五十多年,加上大学毕业起就一直从事编纂京都史的工作,让他充分领略到了京都的好与不好。

而今 作为一个向外界讲述京都故事的人 ,他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客观地依照史实,透过一些流传至今的传说和民间故事,辅以这种别出心裁的 解谜团的方式, 慢慢地揭开京都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感受到千年古都的神韵。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一***收录了 18 个谜团,从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是为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平氏家族和源氏家族的武家纷争,再到战国时代,丰臣秀吉进入京都,再到现代京都向产业化城市的转型,无论是以神社、寺庙为代表的建筑物、还是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庭院风格、抑或是体现京都人丰富精神世界的传统活动等等,所有这些谜团的解开,都让我们对京都的喜爱又多了一分。

京都,作为日本历史里的首都,从 公元 794 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 (京都旧称),到? 1868 年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迁都东京 为止,约莫 1200 年。

虽说历史上出于政治考量,迁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怪就怪在当时被桓武天皇选中的京都,不过是个被称为 山背国的洼地 ,只有少数村落而已;这和 当时的首都奈良(平城京) 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景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桓武天皇非要把首都搬离奈良(平城京)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日本天皇的两大派系—— 天武系 和 天智系 ,以及 日本古代皇位的继承制 ,有父子继承的,也有兄终弟及的,更有夫妇继承的情况…… 可想而知,日本天皇位纷争之复杂之惨烈。

因此,在 天智系的桓武天皇 即位后,面对当时的首都奈良(平城京)都是天武系盘根错节的势力,外加当时佛教对朝廷的渗透之深,想也知道, 迁都是势在必行的大事 。

只不过,一开始桓武天皇也不是直接就选定了京都(平安京),而是先从奈良(平城京)迁都长冈京,后来因为 “第一号冤魂”早良亲王 的缘故,才最终迁都山背国,并改名平安京,一直到 12 世纪左右,京都才逐渐成为平安京的固定称呼。

由此可见,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山背国洼地,能 被桓武天皇最终选为新都平安京,不仅有政治和宗教因素,还得亏了早良亲王的怨灵事件呢 。关于怨灵之谜将在下文详述~

继续来看, 有着千年首都历史的京都,又为何在明治时代,会被明治天皇给无情地抛弃了呢?

要知道,当时随着 德川幕府的倒台 ,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又回到了明治天皇的手里。可是,天皇却手握皇权,将首都迁到东京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最先提出迁都建议的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大久保利通 ,因为京都的人民早就习惯了将天皇当作高高在上的云端的神来膜拜,所以导致如今这样上下隔绝的状态。 要想打破陋习,唯有让朝廷脱离京都,才有可能真正重掌实权,而且天皇也要多走入民间才是上策 。

不过,大久保利通当时是建议迁都大阪,而 最终决定迁都江户,则是出于镇压幕府的决心,以及想要抓住江户的民心。迁都江户后,改名为东京。

有意思地是,京都人对天皇迁都东京的事儿一直都持有反对意见,虽说也一直都没被天皇当做一回事儿,且明知最后留不住天皇,也得到了一定时期内免除土地税和产业基金之类的补偿,但心里始终还存有一丝念想,以至于现如今天皇陛下来京都行幸时,还会有很多京都人在心里念叨着 “欢迎您回家”。

前面提到,桓武天皇原本是要将新都建在长冈京,但是因为早良亲王的怨灵事件,而最终决定迁都平安京。那么, 早良亲王的怨灵说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原来, 早良亲王是桓武天皇的亲弟弟 ,因被怀疑参与了天皇亲信藤原种继的暗杀计划而被废掉皇太子之位,在流放淡路岛的途中,为自证清白而绝食身亡。

这之后,桓武天皇的夫人藤原旅子、生母高野新笠、皇后藤原乙牟漏相继去世,伊势神宫遭遇火灾,新立的皇太子也重病不起……

天皇找来阴阳师占卜,得知是早良亲王的“怨灵”在作祟,于是派人去早良亲王的墓前祭拜,并追封为 崇道天皇 ,修建 崇道神社 ,但貌似没啥成效。最后,干脆舍弃长冈京,迁都当时的山背国洼地,并命名为 平安京,寓意“和平与安定之都” 。

因为此事,也使得人们普遍相信平安京的建成和怨灵有关,尽管那些“怨灵”多是在朝廷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人,比如被称为 “日本三大怨灵”之一的菅原道真 。

菅原道真 出身于学问世家,在学术上颇有成就,曾被宇多天皇委以重任,来牵制 藤原一族 的势力。可惜的是,在宇多天皇让位给醍醐天皇,而醍醐天皇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倚重藤原一族时,菅原道真只能华丽丽地沦为这场政治权斗的牺牲品——流放被贬期间悲愤而死。

据传说,道真死后,“怨灵”即展开了一系列毛骨悚然的复仇,且专门在藤原一族和醍醐天皇有关系的人身上“作祟”。先是醍醐天皇的皇子皇孙相继病死,而后更是有 御所清凉殿落雷事件 ,导致数名朝廷高管们当场触电而亡,就连醍醐天皇也在此事后三个月驾崩。

为了平息道真的“怨灵”,藤原一族也是不遗余力,各种祭祀不断,甚至还将传说中接纳了道真“怨灵”的北野神社改建为 北野天满宫 。但不论如何,每到夏日天雷滚滚的时候,京都的人们总是把所有的落雷都说成是道真的“怨灵”在诅咒藤原一族。

这就让藤原一族很是头疼。

为了不让人们继续将道真“怨灵”和天雷诅咒联系在一起,藤原一族想方设法利用道真生前的学识,硬是将他“怨灵”的形象转型为 保佑普通人获得学识教养的学问之神 。

从此,道真开启了亡灵的第二人生。

而后的日本,每到入学考试的时节,各地莘莘学子们就会来到祭祀道真的神社去祈祷金榜题名。只不晓得,他们是否知道学问之神菅原道真的前世今生这些事儿呢?

不过,只要能够平息冤死的亡灵,又有谁会去较真儿呢?或许,这就是 京都人的“御灵信仰” 吧。

坦白说,这本《京都之谜》有点不太好读,尤其是对日本历史完全不了解的读者而言。但也正因此,阅读这 18 个谜团的体验,又好比是在我们的大脑里预设了 18 个谜点,指不定哪一天就连点成线,勾起我们的所有好奇之心,想要去全面了解京都的前世今生呢~

而倘若是对日本历史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那再读这本《京都之谜》将会有如鱼得水的愉悦之感,不妨一试。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END-

我是楚汐,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