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一)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学情分析: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的:
1、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那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的《匆匆》,对作者进行简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
2、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哪儿去了?学生讨论,交流。
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
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
4、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作者所说?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请同学们分析作者讲这句话的意思。
5、让学生讨论、交流。如果你理解了这句话,那么老师这里还有这么一句话,请你们再来分析一下:出示?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让同学分小组讨论。(时间悄悄地溜走,再也没有了。)
6、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间的失去急得出汗,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流泪)
7、究竟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8、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四、巩固练习。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认真学习,你现在对时间有了一个怎样的新认识?作者又是怎样看的呢?
1、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3、而?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4、指导朗读。
5、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总结课文。
1、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
2、人的一生应该怎样的度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
一去不复返
时间 来去匆匆 要珍惜
教学反馈:1、 学生懂得如何珍惜时间。2、有些同学联系实际谈体会很好。
《匆匆》教案(二)教材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股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第一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唯有时光不再,去了,就一去无回。?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
第二段,写作者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和稍纵即逝。
最后作者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他反躬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干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思索的结果是明确的,他不甘心虚度此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结尾一句,照应了开头,突出了作者关于时光的感慨,引人深思。
作者在文中的多处地方,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时间能?跨?能?飞?,这是用了拟人手法。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这是用了比喻手法。文中还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如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建议
1.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而逝的?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第二、三自然段中的有关片段和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在指导朗读理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具体地领悟?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些语句是如何描述日子来去的。
2.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首先让学生朗读全文,思考一下: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回答了吗?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可以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家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可以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
3.?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是启发学生读中用心感悟。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读自己找出的句子。学生认为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就讲讲自己的理解;学生觉得是自己喜欢的句子,就谈谈为什么喜欢。
4.?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精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的,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指导学生做这道题,可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语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然后,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如,?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可在学生讲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把自己讲的或别人讲得好的句子写下来。还要提示学生:这里讲的?日子?指的是时间,并不完全指?一天?。
5.本课是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有些用词、说法踉现在不完全一样。这一点,可以告诉学生。
词语注释:急急忙忙的样子。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
潸潸:形容泪流不止。
伶伶俐俐:脚步轻快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赤裸裸: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确乎:的确。
凝然:本文指眼睛定定地看的样子。
一去不复返:去了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能重现。
挪移:挪借。课文中指挪动。
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
句段赏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作者运用了排比句,用描述的方法告诉人们时间是怎样流逝,语句通俗易懂,在平淡的叙述中对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作者以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过着日子。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匆忙 痕迹?印象 遮挽?挽留
确乎?的确 涔涔?潸潸
反义词:
空虚?充实 ?缓慢
觉察?忽视 伶俐?愚笨
文章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作者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问题。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在描述中形象地写出日子的流逝。
第三然(第5自然段):反问第一段提出的问题。
文章导读
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文章一开始就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题,作者没有直接作出回答,而是通过具体描述日子来去的,告诉我们时光容易流逝,要珍惜美好的时光。
写作特点
1.运用了众多排比句来叙述时间怎样而过的。
2.运用了反问句,加强文章的语气与感情色彩。
3.语句平淡但形象,具体生动。
学习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中心思想
作者对时间的流逝作出了具体的叙述,也看出了作者对社会的不平与不满。
教学设计示例
1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时光,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过去?的句子。
(二)难点
由于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把句子读通顺成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相机点拨,以有感情的朗读促进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介绍作者,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齐读题目
2.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问题?
(二)介绍作者
朱自清: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不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走上生活道路,开始文学生涯,直至逝世。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踪迹》。《》选自他的散文集《踪迹》。
(三)自己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四)自由读课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要记住,一会准备交流。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讨论。
(五)交流
1.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作者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
(用一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十分新颖,引人入胜)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2.读第二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
①读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读第三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时光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跟后面有什么关系?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样来去的?作者是怎样具体讲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
①日子是怎样溜走的?
②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④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4.读第四段,解决问题。
(1)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六)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时光,想到自己贪玩,浪费时光,想到今后应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2.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写一篇读后感。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