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大爱无边》徐广慧散文赏析

《大爱无边》徐广慧散文赏析

地球上有一个村庄,这个位于中国北部土地上的村庄,名字叫孙家寨。孙家寨还有一个名字,叫孝道村。孝道村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里有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和他们的房子,房子周围有庄稼,有树木,街道上有在太阳底下打瞌睡的猫、狗和来自田野的风。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如今变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爱的磁场。这个爱的磁场,是一片充满魔幻力量的幸福地,凡是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从此就获取了获取幸福的密码,成为了一个生活在俗世中但不被世俗所羁绊的幸福人。

爱之初 一个孝子的回家之路

1980年出生于河北邢台孙家寨的付宏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他从小聪慧,勤奋好学,是班里的班长,高中毕业后考取石家庄某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付宏伟在某医药公司做销售工作,曾任某药品的华北总代理,年薪百万。正处在人生之巅、风光无限的付宏伟为什么放弃省城有房有车的优越生活要回到农村呢?这在当地成为了一个谜。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付宏伟不仅在村里住了下来,还自掏腰包,在村里支起一口大锅,为全村的孤寡老人做饭,送饭。一日三餐,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不仅如此,他还双膝跪地,给村里的老人洗脚。他这是要干什么,人们迷惑了。

有人笑付宏伟是个傻子,也有人怀疑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连付宏伟的父亲和妻子都觉得付宏伟哪根神经出了问题,放着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不过,去伺候全村的老人,这是要干嘛啊!

在回到孙家寨的最初的日子里,付宏伟想献爱心,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向人们解释他献爱心的动机是什么,并设法劝勉人们接受他的爱。

付宏伟说,事情的起源来自于一次传统文化论坛。2009年的某一天,付宏伟在石家庄参加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论坛。这次论坛,对付宏伟的触动特别大,在付宏伟的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这颗萌动的爱的种子,让付宏伟产生了投身于弘扬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事业的念头。在石家庄,做了两期弘扬传统文化的义工之后,付宏伟第一次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无数个夜幕降临的夜晚,付宏伟站在自家客厅的落地窗前,注视着街道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流,轻轻地问自己: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到底怎样活着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有车有房,儿女双全,衣食无忧,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吗?不!人不能为活着而活着,而应该让活着变得更加有尊严,有意义。在做义工的日子里,付宏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他慢慢发现,有尊严有意义的活着,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生命快乐!而快乐的多少不是取决于一个人得到了什么,而是付出了什么。

做传统文化义工让付宏伟真正明白了“助人为乐”的深刻内涵。帮助别人,快乐的是自己。如果一个人没有亲身去体验的话,永远也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奥妙。

2010年的冬天,远在石家庄的付宏伟突然接到父亲病倒的消息,接到电话时已是深夜,第二天付宏伟回到家,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却并没有见到父亲。父亲心肌供血不足,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正在抢救。付宏伟想进去看看,医生不让进,也不让看。坐在医院楼道的长椅上,付宏伟感觉天仿佛要塌下来了。

付宏伟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祷,盼着父亲赶快醒过来。在父亲的病床前,付宏伟暗自发誓:“爹,你活过来吧!只要你能活过来,我这当儿子的就哪儿也不去了,我天天在家陪着你。”

“父母在,不远游。”

深受触动的付宏伟在父亲转危为安后,真的拿出很长一段时间在村里陪伴老人。在陪伴父亲的日子里,他的目光很自然地关注起村里的其他老人。付宏伟发现,村子里像父亲这样留守在家里的空巢老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过着孤苦伶仃的日子。村里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让付宏伟深受震撼,付宏伟想,自己的父母是父母,别人的父母也是父母,要是能让全村的父母都能安度晚年,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36岁这年,付宏伟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把石家庄的生意或者转让,或者停掉,一个人回到村子里,给全村的老人当起了孝子。

下定决心后,付宏伟就买了一口大锅,开始给村里的老人做饭。他先从照顾单独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孤寡老人做起,一日三餐,去给老人送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的人由最初的排斥,到小部分人接受,再到最终完全地理解和支持,付宏伟用一颗赤子之心打动了全村100多个老人,让他这个不是亲生儿子的儿子成为了村里众多老人的胜过亲生儿子的儿子。

爱之味 千叟饺子宴的到处流传

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真正吃不起饭的几乎没有,但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付宏伟慢慢了解到,孩子们外出打工,很多老人一年半载才能见到孩子一回,内心无比的孤独和寂寞。为了能跟老人在一起多呆一会儿,每次送饭,付宏伟都会坐下来陪老人聊聊天,或者给他们洗洗脚,收拾收拾房间。付宏伟要走了,老人们抓着付宏伟的手不肯撒开,从北屋门口到大门口,十几米的路程,他们一走就是半个多小时。

这个世界,如若让人孤独地来,孤独地走,这将是多么悲切的伦常。怀着希望来,带着失望走,那我们还要生下孩子干什么呢?我们生下孩子,不就是想要亲人间彼此温暖吗?

付宏伟一边劝慰老人,一边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丰富老人的生活,叫老人从内心深处高兴起来。

照顾老人时间一久,付宏伟便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了。每天就算从早到晚,也只能给几个老人送饭。怎样才能让全村的老人都能吃上口热乎饭呢?付宏伟跟几个积极支持他的义工商量,要给老人们摆饺子宴。但是,摆饺子宴场所在哪里?付宏伟想到求助村委会,村委会大力支持,把村委会的几间房子和大院提供给了付宏伟。说干就干,付宏伟拿出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口更大的锅,上千套碗筷以及桌子板凳。每月的初一十五,付宏伟便把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请到村委会,给老人们包饺子吃。开始是本村的人吃,后来外村的老人听说了,也过来吃。一传十,十传百,孙家寨初一十五免费给老人吃饺子的事,像一股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地外的老人,都把初一十五当成了自己的节日。在这一天,他们穿上新衣裳,蹬着自行车、三轮车,或被老伴或孩子搀扶着来到孙家寨,参加孙家寨的饺子宴。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也有面目慈祥上百岁的大寿星。最多的时候,来参加饺子宴的老人达到2000多人。这次2000多人的饺子宴,光白面就用了550斤,茴香苗用了1200多斤。盼了初一盼十五,孙家寨的饺子宴,让老人的日子有了生机,有了盼头。

一次,一位老人没有看表,起来就往孙家寨跑,到了后,见院子里还没动静,敲开义工的门,发现才凌晨三四点,就又在义工的屋里睡了一觉。

成年累月,聚会的次数多了,老人们的朋友越来越多。每次吃饭的时候,老人们坐在一起,你抓着我的手,我扶着你的背,说话聊天,好不热闹。

每次初一十五,浓浓的饺子香便弥漫了整个孙家寨。饺子吃在嘴里,甜在老人们的心里,说说当年的如烟往事,再聊聊儿孙的新鲜事,饭后还能领上一份礼物。大米、小米、白面、花生油、蚊帐、电扇、电热宝、奶粉、毛巾、洗衣粉,几年下来,老人们大部分的生活用品都是付宏伟送的了。另外,每月的十五,付宏伟和义工们还给老人们集体过生日。

免费午餐,免费理发,免费体检,免费洗澡,免费发东西,农忙季节,付宏伟还组织义工给全村人做饭。为了让老人们吃上放心的有机农产品,他承包了村里的地,组织义工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园,种植麦子、棉花、小米和蔬菜;挖池塘,种莲藕,更是为孙家寨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付宏伟创办的孙家寨孝道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老人们的生活状况,让老人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概念和理解。每次到一起,他们相互鼓励,要好好活,使劲活,多吃几年孙家寨的孝道大餐。

为了孝养更多的老人,让老人们过上更为舒适的生活,付宏伟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义工的捐赠及卖莲藕的钱,盖了一栋三层大楼。

谁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付宏伟这份特别的孝敬,感动着孙家寨人,也感动着附近方圆几百里的村民。老人们赶来吃饭,做儿女的争抢着来做义工。几番的温暖,几番的感动,他们中有些人开始不甘心做传统孝道文化的受益者,而要成为传统孝道文化的践行者。他们联合起来,回村办起了自己的饺子宴。付宏伟对义工在自己村子办饺子宴的做法很支持,不仅给他们提供经验,还给他们提供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甚至前期的启动资金。几年下来,在威县,摆饺子宴给老人们提供免费午餐的孝道村已有二十多个。

“亲亲为大。”

当孝道成为一种相互效仿的习惯,当爱成为一种充满魔力的地心引力并开始到处流传,我们期盼已久的盛世春天也就真正到来了。

孙家寨千叟饺子宴的故事,像是一股清新的风,拂过祖国辽阔的大地,拂过人们疲累而荒芜的心头。经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人间的世外桃源,越来越多的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孙家寨自觉地接受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教育。河南安阳,湖北十堰,贵州安顺,山西太原,陕西咸阳,北京,上海,每月的初一十五,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在付宏伟看来,饺子宴只是弘扬中国孝道文化的一个载体。聚会聊天,拓展生活空间,提高生活质量,给老人们提供心灵上彼此温暖的机会才是它承载的更重要的内涵。

付宏伟说:“把村庄打造成没有围墙的敬老院,是我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会不遗余力,不倦不怠,不怨不悔,不断努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孝道成为一种现象,一种习惯。”

爱之家 四面八方客的心灵港湾

一个人对人的感恩心从感恩父母的恩德生起;对他人的仁心也是从爱敬父母开始。之后,这般情怀延伸,对他人、对事业、对团队、对民族、对国家,存爱敬,存诚敬,是水到渠成的事。

人们说,付宏伟不仅是孙家寨的大孝子,还是全中国人民的大孝子,因为,他弘扬和践行的,是一种人人都敬仰人人都需要的孝道精神。付宏伟,他用“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博大的中华孝道文化,感动并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近朱者赤”,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就会变得优秀。在爱的传播中,一些心灵被感化,另一些心灵被召唤,更多的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

在孙家寨,最初村里那些跟父母分开住、对父母关心不够的子女,不仅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还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义工队伍,成了传统孝道文化的追随者和传播者。那些常年奔波在外、极少回家看望老人的年轻人,也开始用孝道武装自己的思想,用行动彰显“中华孝道”无穷魅力。

说到孙家寨孝道中心的义工,不得不提的两个人,一是曹明兰,一是潘玉鹏。曹明兰和潘玉鹏都是临西人。年轻的时候,他们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能人。曹明兰做服装生意,潘玉鹏做轴承生意。同付宏伟一样,他们靠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在社会上打拼,很早的时候就过上了殷实的生活。他们跟付宏伟算是真正的志同道合的“同志”,自从认识了付宏伟,参加了付宏伟举办的孝道讲习班后,他们便放弃了舒适的家庭生活,拿出自己的积蓄,跟付宏伟一起在孙家寨做起了义工。五年来,他们跟付宏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给老人做饭送饭,一起给老人包饺子,一起发展有机农业,一起挖池塘,在中国北部土地上描绘出莲叶何田田的江南风光。

有一伙青年,他们穿着写有“心灵美,言语美,行为美”的红马甲,穿梭在孙家寨的大街小巷,穿梭在盛大的千叟饺子宴现场。人们看到他们的时候,腰里掖着传呼机、低眉含笑、步履匆匆的他们,不是在农业生态园或石磨面粉厂劳作,就是走在给老人送饭的路上。在饺子宴那天,大清早起来干活的是他们,最后一个吃饭的也是他们。他们,就是孙家寨传说中的义工。这些义工,管付宏伟叫老师,管潘玉鹏叫潘叔,管曹明兰叫曹姨。他们从四面八方来,住在孙家寨,为的就是照顾村里的老人。

这不是作秀。他们中大部分人来孙家寨做义工,一呆就是四五年。他们没有名字,他们的名字就是义工。他们没有工作,他们的工作就是无私奉献。如果有人非要把这说成是作秀的话,这也算得上世界上最持久、最美丽的“作秀”:

早上五点起床,打扫庭院,诵读《弟子规》《孝经》;白天,一边给村里的老人做饭送饭,一边在有机生态园里搞生产;晚上的时候,坐在一起交流一天的学习心得,反省并检点个人的行为。

付宏伟无私奉献,孝养老人,弘扬的是传统孝道文化,传播的却是爱。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不是种子的理想,而是爱的力量。在这巨大力量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义工的队伍,他们中有在家里难以与父母沟通的孩子,也有难以与孩子沟通的父母;有在黄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民,还有崇尚中国传统文化、衣食无忧的城市新贵。当他们来到孙家寨,一个以付宏伟为中心的爱的磁场便形成了。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房间,这个房间是用来盛爱的。当爱驻满心间,这个人便拥有了从周围世界接受爱的能力。爱不是用来珍藏的,而是用来交换的。在爱的现场,当爱像美丽的贝壳,在心灵的小溪之间自由地飘向远方,人的灵魂才能得到最大的放松和慰藉。最美的大自然,不是高山之巅,而是有爱流动的心灵的栖息地;最大的幸福,不是学会收集爱,而是学会释放爱。

孙家寨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人人心向往之的心灵的伊甸园,是因为这个村里有一个叫付宏伟的人。付宏伟不是画家,却在中国的大地上画出了一幅震惊世界的图画;付宏伟不是诗人,却在中国乡村的小路上写下了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诗篇;付宏伟不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儿子,却成了中国千千万万人的儿子。把奉献当追求,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付宏伟的人生哲学,也是他能够成就一番千秋伟业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