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意思——别人一次就能做成的事情,自己做一百次;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
作品出处
出自《中庸》。《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作品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作品译文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别人一次就能做成的事情,自己做一百次;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作品注释
1、中: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
2、和: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3、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
4、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
5、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
6、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
7、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创作背景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宋代以前,皆主张是子思所作,如:司马迁:"子思作《中庸》"(《史记·孔子世家》),郑玄:"《中庸》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三礼目录》),李翱:"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李文公集·复性书》),朱熹:"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中庸章句·序文》);自宋代开始,有主张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如:欧阳修:"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子思,圣人之后也,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异乎圣人者,何也?"(《欧阳修全集·问进士策》),叶适:"汉人虽称《中庸》子思所著,今以其书考之,疑不专出于子思也。"(《习学记言序目·文鉴三》),钱穆:"就鄙意,《中庸》与《易传》,同为晚出书,两书作者乃染有道家思想之影响,而求汇通儒道以别开一新境。"两种观点各有依据,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
作品鉴赏
一、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二、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
⑴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
⑵天性与人性合一。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⑶理性与情感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⑷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故君子之道……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
⑸外内合一。《中庸》:"诚者……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三、具体内容
⑴五达道。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中庸》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⑵三达德。调节五种人际关系主要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靠力行实践来加固。所以《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⑶九经。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
⑷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⑸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⑹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四、逻辑结构
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尚中"、"时中"、"中正"和"中和"四个方面:"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其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其基本内涵是在动态中把握和贯彻"中"的原则;"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其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其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尚中"的思想古已有之,而"时中"、"中正"和"中和"则是孔子对"尚中"思想的发展。
作者简介
子思,鲁国人,姓孔,名假,孔子之孙,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史上被称为"述圣",他开创的学派被称为"子思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