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元桂的三本著作:《中国现代散文理论》、《中国现代散文史》、《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这是俞元桂和他的弟子们(姚春树、王耀辉、汪文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的一部分成果。他们在这方面的其它成果:《中国现代散文诗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中国现代散文精粹类编》(10卷)、《中国当代散文精粹类编》(10卷)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散文卷》等。这些成果包括散文理论、散文史、散文作家论、散文作品选和散文工具书等五个方面,构成了散文研究的一个系统化、整体化工程,虽属初创,在理论上的建树或许尚有不及他人之处,但却是俞元桂及其弟子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学科建设所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将为后世人所铭记。
俞元桂早年钻研古典文学,,以风格论和诗歌史论见重;中年改治新文学,着重探求作品分析的方法与鲁迅的学术思想;晚年则带领一个学术梯队主攻现代散文,取得了包括论、史、作家作品选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系列性研究成果。在开拓与深化现代散文研究领域的过程中,俞元桂逐渐形成了自我对散文这一文体的一些成熟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而这些认识和见解又较为集中地体现在本体观、创作观与鉴赏观上。 著有散文集《晚晴漫步》、《晓月摇情》,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论文集《文学作品分析丛谈》、《鲁迅与中外文学遗产论稿》(合作)等。
《中国现代散文史》(主编)获全国第二届高校教材优秀奖,《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主编)获全国第二届高校教材优秀奖。 《晚晴漫步》就是俞元桂“发挥余热”的产物,辑录他近年创作的散文58篇。分为日常感兴、校园记事、师友情谊、游历观感、民俗考察、文集序跋等6个部分。其中,有往事的回味,历史的沉思,有世味的品尝,人生的妙语,有现实的投影,未来的心愿。或即小见大,触景感怀;或寓庄于谐,逸趣迭出;或平中见奇,别有会心;取材广泛,不拘一格,有感而发,意到笔随。从中可感到俞教授对祖国古典文学的深邃教养,耕耘文字的匠心所在,以毕生心血写自己文字,宝刀不老,厚积而薄发,堪称散文精品。
俞元桂的散文观为:“有些散文就像散步、饮茶、喝粥一般,是那样自如,不拘形迹,那样轻松,赏心怡神,那样可口而对身心有益。”“有些散文特别需要作者参透人情事理,其表现形式又有点散漫不拘。”这些散文观却是他散文的绝妙注解。表面并不刻意经营,只是随遇兴怀,信笔写来,像晚间漫步,灯下闲话,自然而然成就了一种从容自在、优雅风趣的情致。《花园花木记》《木匠的手艺》《理发》诸篇平中见奇;《买书记》、《闾巷小景》、《住院杂记》诸篇即小见大;《鼓山极顶》、《卢沟秋思》诸篇触景感怀;《过年》、《几许闽江情》诸篇历史深思;《抽烟漫记》、《饮茶谈》诸篇人生品味;《忽忽三十年》、《野炊记》、《师生情》诸篇深情谐趣。《佛跳墙》、《迎春浮想》诸篇别有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