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层面来说,课前、课中、课后是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的三个组成要素;从思维层面上说,课堂教学既要包含教师自身对教学所作的思考,更要去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从操作层面来说,教师除了需要梳理教材、选择突破、确定思路等,更要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走进学习。因此,运思于课前、激思于课中、反思于课后,就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
一、巧解牛,“龙骨”初布――运思于课前
古语说得好,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将这句话用于语文教学同样也是非常适宜的,那就是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先要学会“运思”,初布“龙骨”。
运思于课前,走进教材。可以说,教材解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语文教师的第一项能力,应该是教材解读和教材提炼的能力。因为教师一旦走进课堂,就必然涉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教师要有“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的深入教材的意识和觉悟,直到自己读懂、读透、读出教材的意蕴,使自己真正走进教材。
运思于课前,筛选思路。有了走进教材的基础,我们还要去思考如何用最佳的教学形式和过程,让学生读懂、学会并掌握,进而形成能力。筛选思路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选点切入,以点带面”。切入的这个“点”至关重要,它往往是教师“匠心”的体现。因此,要反复比较、精心选择。“精准”是前提,“巧妙”是艺术,要像庖丁解牛那样切中“肯綮”,要像“冲开水底天”那样去“投石”。占领了这个制高“点”,牵一发就可以动全身,只需“动刀甚微”,四两拨千斤,那么教材的内容就能“如土委地”了。
运思于课前,规划流程。思路仅仅是通向教材的“主干道”,是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还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围绕这条主线,尚有许多内容需要我们去预设,去规划,如围绕主线应该带出哪些内容、需要由哪几个环节构成、教学的先后次序怎样安排等,都需要有一个设计和反复比较的过程。流程的规划,重在“合理而顺畅”。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绿 》一文的教学。教参在解读、分析文本时,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句确定为文章的“文眼”。于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授课时都从这个“文眼”着手,以“梅雨潭的绿为什么值得惊诧”为教学的主线,梳理全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思路未尝不可,笔者却不作这样的思考。笔者始终觉得文末的“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一句中的“女儿绿”是本文的“神”,因为我总觉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女儿绿”是由绿宝石之王“祖母绿”和中国千年佳酿“女儿红”双向仿词而来,突出的是梅雨潭之绿“鲜嫩”和“醉人”两个特点,而这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梅雨潭之绿为什么值得作者“惊诧”的原因所在。从“女儿绿”的仿词修辞和特点切入,似乎更能高屋建瓴,文章内容的梳理也更为便捷。
二、静凝眸,“幽径”暗香――激思于课中
因疑设问,以问促思,这是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通用技术”,疑问和问题都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主观努力进行解答,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激思的过程。“因疑设问,以问促思”的过程,看似寻常却最奇崛,这其中有“三问”值得我们静心“凝眸”。
凝眸于“巧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古人所谓的“循循善诱”,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巧问”是一个以“智”引“智”的过程,更是一个以“智”激“智”的过程,“若要问得巧,智慧少不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基点、重点、难点、疑点,高屋建瓴、因文制“问”,角度要新,视点要高,挖掘要深,手法要活,要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笔者在教学贾平凹的散文《 秦腔 》时,以“一问”(“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 吼 秦腔”,这中间用哪个字最能体现秦腔的特点?)切入,以“二问”(从文章看,“秦腔”之所以要“吼”,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展开到文章“秦地”“秦人”两块内容,以“三问”(“秦腔”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给“ 的秦腔”补全内容)收束,就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凝眸于“曲问”。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趣味性就不强,甚至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变“直”为“曲”,曲径通幽,或许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曲问”的形式在于“改头换面”,关键在于“营造情境”,精髓在于“问于此而意在彼”。
记得钱梦龙先生在执教《 愚公移山 》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和“遗”二字的含义,没有“直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注释,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问题一“曲”,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凝眸于“追问”。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没有一定难度和适当梯度来适度“抑制”和支撑的课堂是空虚的,“追问”要求教师自身对问题的理解研究和把握要深刻全面,只有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同时,还需要教师发挥引领、点拨的教学机智。但是追问不等于滥问、乱问,更不等于漫无目的地“巡航”。追问的问题与前一个问题必然要有某种内在关联,或延伸,或拓展,或补充,所谓“环环相扣”是也;追问还要注重方式,或趁热打铁,或对症出击,或雪中送炭;追问更要讲究时机,或追问于学生思维的混沌状态,或追问于学生回答的临界甚至错误状态,或追问于学生思维的僵持状态。
追问是一种机智,追问更是一门艺术。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机智、教学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追问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一句话,语文教学要将“追问”进行到底。
三、再回首,“背影”渐朗――反思于课后
教学反思 ,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再思考、再认识,是教学过程的“再回首”。教学反思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从中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价值,缺乏反思的意识和觉悟,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结束之后,总感觉“责任已尽”,因而“如释重负”,接着匆忙奔向下一个目标,去完成下一个任务。如此,势必就会如歌中所唱的“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云遮断归路”了。特定的“那一个”教学的“背影”终将远去,要使这“背影”逐渐清晰明朗,就需要我们对教学“再回首”“不断回首”,让自己的思维在逝去的教学“背影”上稍做“逗留”。
反思即批判。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而反思则是一种便捷的科研方式。我始终觉得,教师教科研的核心内容就是反思,是一种指向明确而集中的“源于课堂并最终归于课堂”的教学反思。在教学上,没有人永远得意,也不会有人永远失意。当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节课告一段落时,我们要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用不满和批判的眼光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设计、教学的流程和学生的学习等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瑕疵和问题,同时还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利再战。一句话,要学会“挑刺”。当然,对于得意之处也要总结和提升提炼,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但不能一味陶醉。
反思即超越。反思的目的在于提升和超越。反思教学行为,认真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在一定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并以此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更新自己的教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有一次和几个教师谈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有教师说,课前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自我感觉非常顺畅,但在实际教学中却远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的确如此,那么我们反思过没有?“预设”本身是美好的,但“生成”却是残酷的,两者之间的“距离”始终存在,不可能消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轨”。但是,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实际中的“生成”去反观课前的“预设”,回过头来再次梳理一下自己的教学,再思考一下怎样尽可能去缩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距离,那么,下一次,或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常州市华罗庚中学,江苏 常州,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