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你的写作梦依旧如昨吗?

你的写作梦依旧如昨吗?

1.

那年,我初二。

春和日丽的某天,一位女同学冲其他人不怀好意地笑着。班主任走进来,她把一个东西扔进课桌里。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课后,我才知道,那东西是《韩寒文集》。盗版书摊上的合集,十元一本,很厚。收录有《三重门》《零下一度》《毒》《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等。

这本书几经传阅,到我手里,就死皮赖脸地多借了几天。晚自习、被窝、食堂、厕所,疯狂地读了起来。小说难以卒读,除了《三重门》。杂文一篇篇地看完了。

读后感大约可归纳为几句话:有才,这人怎么可能读过那么多书,记住那么多典故;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比中考作文范文好看多了;

这人有趣,有思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且长得帅。

男女同学中,有一大票韩寒的拥趸。包括我。

因为韩寒,学会了独立思考,对一切官方权威、既定规则和标准答案第一次产生了怀疑;因为韩寒,想多读一些课外书,补充装逼的资本;因为韩寒,学会了观察生活,深觉身边每一处风景都可能存在描写和批判的可能。

读韩寒的十年后,我认同冯唐的“金线理论”。有着基本文学审美判断的人,应该明白,韩寒的绝大多数作品包括《三重门》,的确在“金线”之下。

尤其是韩寒近两年,专擅电影和赛车,以及 APP“ONE“。可喜的是,他的平台下诞生了一些优秀的作者。可悲的是,他的文学创作似乎已经停滞。当然,这份可悲只能是于喜欢他的读者而言,于他自己,临渊者不知鱼乐与否,便不做评。

但是,不可否认,韩寒在我辈青年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批判应试教育,调侃官本位思想,戏谑部分社会新闻。他是意见领袖,他是独立知识分子,他是赛车手中最会写作的,写作中最懂赛车的青年。我曾效仿韩寒,大量写杂文,无病呻吟地试图批判些什么。虽然写了一堆废话,但是自韩寒起,让我不再迷信任何标准和权威,学会独立思考。这是他带给我的,感激一生。2.

那年,我高一。

我一好朋友说,他就看过几部网络小说:《幻城》《昆仑》《沧海》《紫川》。我说,好,我看看。

我们高中是衡水中学的复刻版,校规森严,不容有违。学生稍有不矩,便会受到严惩。尤其是带“电”的,MP3,MP4,手机,PSP,等等。一旦发现,扣五分,叫家长。

我不规矩,攒下饭钱买了一个 MP4。托同学帮忙,下载了《幻城》。看得惊为天人。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又激动人心,人物饱满有型,兄弟姐妹各自情深义重。读得几近茶饭不思。心里感慨,创办《最小说》的人,果然是才华横溢。

而后又读过《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为数不多的几部。失去了年少时看《幻城》的心悸。郭敬明的文学水平自然也在“金线”之下。尤其是,当他抄袭的消息传出,自此对他再无好感。

可是,与他抄袭新闻并举的,是他的成功。他在商业领域、文学领域和电影领域取得的成功,璀璨夺目。足够抵挡一切“污名”。

说实话,喜欢过郭敬明绮丽的文笔,因为年幼无知。

说实话,比之韩寒,哪怕郭敬明的电影票房再高;作品销量再多;商业帝国再庞大,他传达的某种价值观以及自身的污点,都让我觉得曾经喜欢他是一种耻辱。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郭敬明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借助自己的文学身价,起家,做杂志,做出版,开公司,拍电影,渐渐雄踞传媒行业,成为一方帝国。这其中的胆识、见地、魄力、勇气和勤勉,实非常人所知。一寸一寸地崛起,足以诠释另一种形式的“中国梦”。排除掉其中可能的“龌龊”之处,郭敬明当得起新世纪最值得颂扬的新青年。3.有时,也会怀念偷偷摸摸看韩寒的时光。那个时光,我执一腔热血,热切渴望着成为下一个新概念文学奖的获得者,著书立说,扬名立万。

有时,也会慨叹,喜欢郭敬明时,自己的文学审美囿于一阙的样子,也是足够稚嫩和可爱。继而会回想起,拼命追求徐志摩式散文的自己,是怎么被语文老师教育说,少学徐志摩,多学老舍。

我羡慕过盗版书摊上《郭敬明全集》《韩寒全集》《余秋雨全集》并列的那种感觉。我曾经傻过,觉得有朝一日自己有书能被盗版,与韩寒、郭敬明并肩而立,那才叫正儿八经的成功。

那种青葱岁月,满怀梦想,挣扎在应试教材和粉笔灰之间,心中没有“金线”,只知道,有的人在做着我渴望一辈子的事:

写的字,有人读,且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此人生,可不畅快!

青春已过;韩寒、郭敬明与文字渐行渐远;而我还在努力,一字一字地前进。过了他们成名的那个年纪,但梦想还未老未改。

有朝一日,若是在盗版书摊上发现自己的书,恐怕我还是会笑。

THE END.

尹沽城,青年编剧,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微博|简书 ID:尹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