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轼的评价
苏轼,因其才华出众,才思敏捷,一生所作诗词无数,后世之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此之外,苏轼还有哪些特点,人们又都是从哪些方面评价他,如何评价他的呢?下面咱们简单分析分析。
苏轼图像
首先,单从外貌论,很多人评价苏轼是一名翩翩公子,风流倜傥,深得女人的喜爱。这点从他一生中的婚姻便能看出一二,苏东坡一生曾娶妻三任。在第一任妻子王弗死后,其堂妹王润之因一直暗恋姐夫苏轼便托人做媒,最终也是如愿以偿成为第二任苏夫人。为了怀念逝去的妻子,苏轼曾作《江城子》一词,深深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怀,也因为此,他被后世评价为多情之人,也算是当之无愧。
其次,单从目标方向论,人们对他的定义则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之人,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少时的苏轼是很崇尚儒家思想的,他也一心为考取仕途,以取得功名然后报效朝廷为自豪。但他显然并不被命运之神所眷顾,仕途之路也算是一波三折,风波不断,更曾经因为得罪新派势力而被冤枉入狱,出狱后苏轼曾经一度重新被任用,但很快地又再次被一贬在贬。但这种曲折的经历,并没有打消苏轼的最初方向和理想,从这点来看,他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有为之人。
最后,单从思维论,评价苏轼是一个思维开阔,豪迈大气之人可谓是精准确切。他的诸多作品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豪迈之师,当属苏轼。
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豪,在苏轼生活的饿那个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无人能够比肩的一代文学大家,这样一个人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从其一生的经历来看也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从其诗词的风格来看更是一个非常豪放的人,苏轼堪称才华四溢,作为官员也是一个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苏轼画像
首先说苏轼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从苏轼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苏轼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就醉心于仕途,在家里刻苦攻读,这样也为苏轼的早年家庭学习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苏轼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早年的启蒙。据说苏轼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二十一岁就参加朝廷的考试并且高中第二名,从以上就可以看到其天资聪颖。
再说苏轼是一个豁达和豪放的人,俗话说“文如其人”,苏轼的作品很少有小情调的自怜自艾,苏轼的文章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豪放洒脱,有着一日千里的气概,即使是被遭遇了牢狱之灾后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那么豪放不羁,看到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的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丝毫没有凄凄切切的伤感情绪,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苏轼豁达的胸怀和豪放的做派。
苏轼是一个才华四溢的人,从苏轼留下来的数千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苏轼的才华,苏轼不仅仅是一位文坛泰斗,还是一位具有铮铮傲骨的官员,王安石改革的时候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这个时候苏轼不是放弃自己的政见为了高官厚禄而曲意迎合,而是选择了外调,后来新的皇帝上台,王安石的新法被废除,苏轼又与统治者的政见不和,这个时候也不是曲意逢迎,而是再次选择了外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坚持己见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苏轼与韩愈并誉为什么唐朝的韩愈、宋朝的苏轼,想必大家都是知晓的,历史上也都对他们做过评价,那么大家知道吗?韩愈和苏轼被同时称为什么呢?先对两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韩愈雕像
韩愈:出生于唐朝,是唐朝的文学大家同时也在哲学上有很大的造诣,他在散文上也很有大的成就,不过他一生和苏轼一样,一生坎坷,被贬官都成家常便饭了,韩愈的性格也很开朗,他被苏轼推上“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出生于宋朝,和韩愈相差的比较远,但是在文化领域不分种族和年代,苏轼和韩愈同样都是八大家之一,但是苏轼和韩愈在诗词、性格和所面对的坎坷人生是很相像的,他们都看清了、想通了,走出了一条豪迈的人生道路。
他们两人都是唐宋八大家,其余六位分别是曾巩,苏洵,苏辙,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其中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的,其余是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那么苏轼和韩愈并称为什么呢?这主要是从两人所作出的诗词上来定义的,韩愈的诗词多偏向于豪迈、奔放,虽然韩愈本人他是偏古的,但是却不影响他个人作品的发挥,而苏轼的作品和韩愈一样,大有一种气吞山河之势,也行两人在性格和所面对的人生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两人所作出的诗都有一个***同的特点,韩愈和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所以人们并称他们为“韩潮苏海”。
苏轼评价王维王维,唐朝时期的大家,他的诗、词、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和苏轼、韩愈等人一样,由于人生坎坷的命运和官场上的不得意,而无可奈何,他的诗词曾经得到过相隔几百年以后的苏轼的评价。
王维画像
苏轼在后世看过王维的诗词赞赏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其是写作山水的诗词称为了最高的成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比得过王维的造诣。但是在王维后期的作品里,苏轼并不怎么看好,因为王维的诗中大多写的是自己的心中幻想,王维虽然人生坎坷,但是和苏轼却大不相同,苏轼是抱着豪迈的眼光看人生,而王维则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反映当时的黑暗。
在唐代的时候,山水田园派是当时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当时有很多的人喜欢关于王维山水的诗歌,因为一方面这些诗歌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也是代表着很多一部分人的思想。
苏轼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无论从性格还是人生态度上来讲,苏轼对于王维还是比较的赞赏。
晚年的时候王维无心再作诗词,他的作品改变得也是很厉害,那些诗词也都没有流传下来,不值得在后世流传和讨论,全面的说王维此人也算是不幸之人。无论后来他做过什么,就以苏轼对他的赞赏,我们也无话可说,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大家。
苏轼的山水诗苏轼的山水诗是宋朝时期山水诗的最高峰,他在山水之上又营造了更高的意境,苏轼是通达儒家、道家、佛家之人,他的山水诗有种超脱万物之感。
苏轼雕塑
苏轼故乡在眉山,眉山是四川的一个小县城,成年以后就离开了故乡,除了回家戴孝以外,其余时间都在外地,故乡是苏轼想回去回不了的,因此诗中有不少是描写家乡的山水景色,所以诗中常见到“峨眉”、“岷山”等地点,这些都是故乡之景,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苏轼的山水诗从故乡到被贬谪的地方或者路途上的景色都包含在其中。诗中的“海南”、“钱塘”、“齐安”、“岭南”这些地点是路中之景或居住地之景,表达诗人心高气傲、不肯为权贵折腰,总是被贬。
而家喻户晓的《题西林壁》里面的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将山水的宏大和当时的困苦的心境描写了出来。
苏轼的山水诗不光带我们看到了风景,还看到风景之外的世界。诗中包含的不仅仅只是山水,还包含着对百姓的关怀和时间万物规律的认识,这些都是普通人到不了的意境。比如《题惠崇春江晚景》里面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虽然很简单的描写却将春色展现在人们面前。
山水诗开始于汉朝,在魏晋时期已经初具规模,诗人主要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诗人的眼中之景,到了唐朝时期,诗人更喜欢用景来表达心中之情。苏轼却不是用山水诗来纾解心中郁闷,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豁达和开朗,不为当时的困境所困扰,而是看得更高、更远。苏轼的仕途非常的艰难,他的才能和名气都是其他人想害他的原因,种种困难,只让苏轼更加的勇敢,看事情更加透彻。
苏轼是什么居士苏轼是宋朝文学界的顶尖人物,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但这么一位不但在历史上留下众多诗词,而且性格十分豪爽的著名诗人,在朝廷任职期间却多次被贬,但也因为他的被贬经历,让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响彻天下的的称号,东坡居士。
苏轼像
在苏轼被贬的经历中,有一次是被贬到黄州,当时他虽然身上有一个‘团练副使’的职位,但并没有什么实权,而且每个月给的俸禄也很少,加上苏家当时的人口很多,因此一家人生活的十分贫困,尽管生活的有些困难,但日子还是可以勉强维持下去的,可就在两年之后,随着苏家人口的增长,每天的开销逐渐变大之后,连这种苦日子也都快过不下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好友马正卿来黄州看他,看见自己的好友现在生活的艰难这么之后,就去找了他的同学,也就是当时的黄州太守帮忙,看在马正卿的面子上,黄州太守给苏轼找了一块不用的土地让他种点粮食什么的来维持生计,而这块地正好黄州城东山坡上,苏轼想到自己一直崇敬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担任忠州刺史的时候,曾经在城东山坡栽过树,还经常去那里散步、作诗,而现在他所开垦的这块土地也在一块坡地上,和白居易那个时候有些相似,出于对白居易的敬意,他就给自己取了个东坡居士的名号,也在那过了近两年的农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