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不治产,不问政。—陈三立家训和个人简介

不治产,不问政。—陈三立家训和个人简介

不治产,不问政。—陈三立家训和个人简介

简介

陈三立(1859-1937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另一子陈衡恪为画家。陈三立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逝后有《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训政,陈宝箴、陈三立父子以滥保匪人(即变法四章京之杨锐、刘光第)获罪革职,永不叙用。1900年陈宝箴即辞世。陈三立从此绝意世务,定下不治产、不问政的家训,而开始了其后半生近四十年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的诗人生涯。

从此以后陈家再也没有涉足过宦海和官场。1923年至1925年,陈三立住在杭州。(整理)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中国,徐志摩等由北平前往上海欢迎,接着一行来到风光旖旎的杭州,在西湖之畔的净慈寺,泰戈尔特地拜晤了陈三立。两位不同国籍的老诗人,通过徐志摩的翻译,各道仰慕之情,互赠诗作。泰戈尔以印度诗坛代表的身份,赠给陈三立一部自己的诗集,并希望陈三立也同样以中国诗坛代表的身份,回赠他一部诗集。陈三立接受书赠后,表示谢意,谦逊地说:您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是足以代表贵国家诗坛。而我呢,不敢以中国诗人代表自居。后两人比肩合影,传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1929年,陈三立登庐山。山居期间,蒋介石曾到牯岭避暑,很想见见他,特派专人登门联系。他不愿与当政者交往,对来人说:我已经是一个不闻世事的世外之人,即使我们会晤了,也没有什么可谈的,我看还是不必来见吧。

家族问政之心虽枯,追求学问之心就成为主轴。陈三立对后代的教育非常地上心。他的几个儿子显然受到此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比如陈寅恪早年即养成的吟诗唱和的习惯,再比如他坚厚的经史学功底等都是表现。童年时期陈寅恪就极喜欢读书,后来他患眼疾住院,曾同后学王钟翰谈及:我之目疾非药石所可医治者矣!因龆龄嗜书,无书不观,夜以继日。旧日既无电灯,又无洋烛,只用小油灯,藏之于被褥之中,而且四周放下蚊帐以免灯光外露,防家人知晓也。加以清季多光纸石印缩印本之书,字即细小.且模糊不清,对目力最有损伤。而有时阅读,爱不释手,竞至通宵达旦。久而久之,形成了高度近视,视网膜剥离,成为不可幸免之事了!

这样的功夫一方面自然离不开陈寅恪本人的卓异天资,但毫无疑问,同陈三立的家教也有其紧密联系。

丁观海的家训及个人简介

丁观海的家训及个人简介

不管他。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在同答人们问他如何培养诺贝尔奖的儿子时的一句话。

筒介

丁观海(1911-1991年),山东省日照市人。著名土木工程学专家,历任焦作工学院、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台湾大学等校教授。丁观海先生是世界著名试验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了肇中教授的父亲。

丁肇中少年时代正值烽火遍地的战乱时期,东躲西藏的动荡生活,再加上他小时候体质不好,疾病缠身,因此正规教育无从谈起。那段时间他一直呆在家里,有父母教授知识。冈为丁肇中的母亲是儿童心理学的教授,她很善于把握孩子心理,虽然教给丁肇中知识,可是从不要求他去考100分,冈为她明白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而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

抗战胜利后,丁肇中一家回到青岛。父亲把他送到德国修女办的一所非常严格的天主教学校上课。学校里的教师全部是修女嬷嬷。嬷嬷们都十分严肃,对孩子也是声色俱厉。因为此前丁肇巾从没受过正规教育,在天主教学校严格管理和死板的教育下,他的学习遇到了很大困难。此时父母从来不责怪他,他们不强求孩子在学校巾拿到好分数,反而常常带他去看京剧、看电影散心。过了两天丁肇巾同家跟父母说,不想再去了,父母便为他换了学校。然而,无论那个学校,丁肇中的成绩都并不出色,他同忆说:在考试排名榜上,从前面很不容易找到我,从后面倒是很快就找到我了。但父母并不冈此责怪他,而是让他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此后,无论他在台湾上中学,还是后来去美国读大学,对专业的选择,父母都充分尊重丁肇中的兴趣和决定。所以,当世界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期问及他关于成功的秘诀时,他始终只有一个答案:兴趣。他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对你做的事有兴趣,然后要专注于这件事情。

对兴趣的专注,也让丁肇中身上始终充满了自信。几十年来他做的始终是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无法可依义无章可循,兴趣成了他沿着实验物理前沿走下去的惟一动力。他的几乎每一个实验结果都在告诉着世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有人问他几十年来是否面对过实验上的失败时,他竟毫不犹豫地说:没有.从来没有。有人怀疑这里面是否有侥幸和运气,他依然干脆地说:一点都不是。每一个实验都是认真努力的结果,都是事先谨慎的缘故。

关于朱自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朱自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自然,人的好坏与成败,也不尽靠学校教育:说是非失学半业不可,也许只是我们的编见。在这件事上,我现在毫不能百一定的主意;特别是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知道籽采怎样?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养他们基本的力量胸襟与眼兄:孩手们还是孩手们,自然说不上高的远的,慢慢从近处小处下午便了。这自然也只能免按照我自己的样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光辉也罢,倒媚也罢,平凡也罢,让他们各尽各的力去。朱自清《儿女》。

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现代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文笔清新,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吴晗先生在《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一文中回忆

道:这时候,他的胃病已经很沉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一点就要吐。面庞消瘦,说话声音低沉。他有大大小小七个孩子,日子比谁过得都困难。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迟疑,立刻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的签上他的名字。直到弥留之际,朱自清还谆谆嘱咐妻子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过名的,以后,不要去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这件事也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朱自清的次子朱闰生常会对人说:父亲给我的教益足够我一生受用,他是个真正的君子。是父亲的死使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爱国心深深地震撼了我。

朱自清有段生动的教子名言:要让孩子爱在正路上闯,不能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朱自清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白南知识分子,当然他希望孩子们也如此。他的三儿子朱乔森还在读高中时就参加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同年便参加了中国***产党,高中还没毕业就服从组织安排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同忆道:晚年的父亲,在我们子女的感觉巾,的确是纯净得不能再纯净了。他尊重我们的政治选择,从不干涉。他要求我们为他做任何事时都要说请,说谢谢。这不是一般的礼貌,而是源于更深刻的对我们人格的尊重和关心。父亲所留下的这种正气,确乎是我们终身受用不尽的。

关于杨虎城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杨虎城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爱国爱民,做一个真诚的人。孙子杨瀚谈爷爷杨虎城倡导的家风。

简介

杨虎城(1893-1949年),原名虎冬、忠祥,后更名虎城。陕西蒲城人。中国军事将领,西安事变领导者之一。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监察委员、西北绥靖公署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1936年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被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爱国爱民是杨虎城倡导的家风,从他给我父亲取名杨拯民就能体现出来。杨瀚说。杨虎城出生于陕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杨怀福因参加反对满清政权的秘密集会,遭仇人陷害,于1908年被满清官府绞死于西安。

从此,15岁的杨虎城在乡里组织贫苦的农民成立中秋会,干一些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事情,为了改变社会的不公平,后来信仰了三民主义,追求更大的政治目标。1936年12月,与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实行第二次国***合作。因此,杨虎城将军被称为有大功于抗战的千古功臣。

杨拯民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子,也是杨将军被害后唯一在世的儿子。读小学的杨拯民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拯民两字的意思有了一点了解,但是义不十分清楚。

一次,放学回到家里,问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什么?杨虎城摸着儿子头,并告诉他说,孙中山先生有两句名言拯斯民于水火之中,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这两句话我也非常喜欢。出于对孙巾山先生的敬重,同时也为了表示自己对儿子的殷切希望,于是截取这两句话中拯民二字,作为儿子的名字。

杨虎城律己很严,家里一直没有固定的住所,在当了陕西省主席后,为母亲和弟弟等家里人租了一套房子,但是他仍然住在兵营里。

每天要看部队出操,给军人讲政治。当时有卫兵和家里佣人称杨拯民为少爷,杨虎城听后专门强调不许这样叫,只许叫名字。生活上很简单,吃饭就是两菜一汤。

杨拯民曾经告诉杨瀚,爷爷一直要求子女认真学习,爱国爱民,做一个真诚的人,这是基本的家风。

1938年,杨拯民来到延安,很快就加入了巾圉***产党。投身到民族解放斗争之巾。经过战斗的洗礼,杨拯民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

1949年后,杨拯民来到玉门油田,玉门油矿是当时国家重点油矿,也是最大的油矿。杨拯民到任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油矿生产的恢复工作之中。

经过几年的努力,杨拯民领导的玉门油矿发展很快,到1957年底,玉门油矿南新巾国初的年产量十几万吨,发展成为年产100万吨的大油矿。杨拯民当之无愧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代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