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品

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品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窦娥冤》《汉宫秋》《裴少俊墙头马上》和《倩女离魂》等。

1、《窦娥冤》

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窦娥冤》。

2、《汉宫秋》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于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故事,从西汉到元初,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它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

大致情节是: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以宫人王嫱赐呼韩耶单于为阏氏;昭君入匈奴,生二子;呼韩耶死,从成帝敕令,复为后单于阏氏。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出塞,是元帝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

3、《裴少俊墙头马上》

该剧的故事情节本来源于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诗《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向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位男子,二人同居了五六年,终被家人发现。男方家里认为,没有三书六聘就进门的女人,甚至连妾都算不上,便将女人逐出门。回到家中的女人趴在墙上。

看着墙外骑马而过的夫郎,二人虽然近在咫尺,实则已远如天涯,一时间心如刀割,肝肠寸断。许多古代的悲情故事,在曲人、剧作家的笔下都变成了欢喜结局,人们在怨怼情感生活不美满的同时,也愿意寄予厚望,因此白朴把原来的悲剧改成了喜剧《裴少俊墙头马上》。

4、《倩女离魂》

《迷青琐倩女离魂》本是出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宋代人改编为话本,金代人则编为诸宫调。元杂剧初期作家赵公辅有同名剧本。“离魂”题材的作品开始于南北朝时期,自南北朝以来,被不同时代的作家加以演绎,而且日臻完善。离魂是《离魂记》剧中的主要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张倩女执着的性格,也表现了她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婚姻的强烈愿望。

元曲四大家是谁?

1、郑光祖

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

但他做过杭州的小吏,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辞,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2、白朴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金朝官员白华之子。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3、关汉卿

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4、马致远

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窦娥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裴少俊墙头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