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什么叫做宋初"三体"诗

什么叫做宋初"三体"诗

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余风,有所谓宋初三体之说。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因诗集《西昆酬唱集》得名,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宋初三体内容上均离政治、社会较远,形式上多为近体诗。北宋初期中比较优秀的诗人是王禹偁。他的诗早期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因此多平易浅近之作。中晚年由于被贬,诗风也因此大变,改为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和杜甫诗歌,因而具有较多的现实内容,表现的情感也比较真实感人。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等。

宋初诗风——一宋初三体

(一)白体(香山体):学白居易,浅切随意。代表:

1、李昉、徐铉——学“元白体”,互相唱和。多闲适之作,浅切清雅。吴孟复说:“他们模仿白居易,装作忧国忧民的样子,但丢了白反映现实的传统,因而没有形成力量,甚至被人传为笑话。(《唐宋古文八家概述》)

2、王禹偁——学白居易讽喻诗,也学杜甫,成为“白体”中成就最高的。有近600首诗。

王禹偁学杜甫,对杜的评论很有见地,其前,如元稹,重在杜甫的集大成,“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而王禹偁则重视杜甫的创新:“子美集开诗世界”。

北宋初期诗歌大多轻佻浮华缺少现实意义,王禹偁极力挽回这种风气。如诗《对雪》、《村行》。

王禹偁有些诗杜、白诗风兼之;有些长篇,已露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端倪。

(一)晚唐体:学贾岛、姚合,主要三群诗人:

1、“九僧”,代表是惠崇。学贾姚苦吟,以“风花雪月,小巧呻吟”为特色,离开风、花、雪、月、水、石、山、竹等字,就一句诗也写不出来。(《六一诗话》)

2、林逋、魏野等隐士——比九僧成就高。林和靖(“梅妻鹤子”)咏梅诗最有名,如《山园小梅》。

3、寇准(寇莱公),晚唐体盟主。

酷爱王右丞、韦苏州诗,其名作《春日登楼怀归》中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只是韦苏州“野渡无人舟自横”扩大而来;《夏日》“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也是这样的意境。

(一)西昆体:学李商隐,力图改变浅切诗风。代表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馆臣编《历代君臣事迹》(后定名《册府元龟》),相互唱和。杨亿编《西昆酬唱集》,收17位诗人247首诗,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占4/5。西昆取昆仑之西有群玉之山是为帝王藏书之府的传说。

浮艳和挦(XIAN)扯是此体的大病。西昆成为宋初影响最大的诗派。如杨《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