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1964年,我就读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1964年,我就读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一、到学校报到

1964年8月11日上午,我告别曹杨新村街道中心小学,前往华东师大二附中报到。一进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彩旗飘杨,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彩旗下面竖立着几块黑板,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初一新生来校报到!”“亲爱的同学,学校欢迎你!”等等暖人肺腑的黑体粉笔字。几位老师站在一旁,热情地为新生释疑解惑,指点引路。

学校初中部教学楼是一幢红砖建造的三层尖顶楼:大堂正面墙中央,贴着一块“热烈欢迎——新生同学!”的红底黄字宣传牌;左面墙上,贴着数张写满三百多位新生班级、名字的白纸;大堂外是条直通高中部教学楼的水泥道,两旁装饰着二十多米长的阅览窗。

我走进初一(3)班教室,领到一个上有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的胸牌。新生报到会休息时,六个教室一下子涌出大量学生,将走廊挤得水泄不通,也意外制造了学生们通过观察胸牌,互相了解情况、记住面貌的机会。

在班级师生联欢会上,所有任课老师一一亮相: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蒋坤玉、副班主任兼政治老师曹康绥、语文老师徐荣华、英语老师许根生,物理老师许晓梅,历史老师金者,地理老师吴骐宝,体育陈老师,音乐杜老师和美术鲍老师。同学们也顺时针逐一报出自己的简单情况。

新生报到会一结束,我们三位来自同一小学的男生,像受磁铁吸引一样,迅速聚拢到了一起。大家一同走出教室,边回忆小学往事,边参观学校周边环境。

我看到,学校占地面积很大,地面建筑很多,除了初中部、高中部两幢教学大楼外,还有专门音乐室、室内体操房、标准大操场,以及篮球场、排球场、大食堂等等。校园内随处可见花草树木,景色十分优美。

我们还饶有兴趣地沿着校区内弯曲流淌的丽娃河,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校区,一路参观文史楼、外语楼和图书馆等名声外扬的地方。

二、开学第一课

的铃……随着开学第一课上课铃声响起,身穿白衬衫,风度翩翩的班主任蒋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他在讲台上,先用眼光与每位同学逐一交流,然后微笑着露出两排整齐牙齿说:“各位同学,我们的第一课,是收听毛仲磐校长的拉线广播欢迎讲话。”

“各位新生,大家早上好!我是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长毛仲磐。现在,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热烈欢迎你们来到学校学习!”毛校长欢迎词的第一句话,让同学们听了心情大好。

“各位同学,你们知道吗,你们考入了华东师大二附中,你们的一只脚,可以说是已经跨入了大学的校门!”毛校长介绍完学校的历史沿革后,再次说出让同学们心情激动的话。

你们的一只脚,可以说是已经跨入了大学的校门!我听到这句话时,精神为之一振。我想起第一次看到学校校牌上“华东师大”四个字时,心头油然产生的一丝自豪感。

虽然,毛校长热情洋溢、谆谆教导的欢迎词篇幅不长,很快就结束了,但是,让同学们激动的语音,却绕梁不散。大家开始浮想联翩,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光明前途。

三、创新的敎学方法

蒋老师的数学课,将原来三年教完“代数”,中间穿插“几何“的敎法,改变为前两年集中教“代数”,后一年教“几何”的做法。这个改变,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同学因为两课相互交叉牵扯,思维跟不上学习节奏的问题。

蒋老师上课时,粉笔字写得清晰漂亮,构图准确;分析题目时,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下课前,会留出十来分钟,让同学们复习消化;对同学们的提问,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大家听懂弄通为止,较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徐老师的语文课,采用的是鼓励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其中,他在讲评同学们的作文时,变老师单独讲评,为同学们互评与老师批改相结合的办法。

徐老师首先将同学们座位前后两排四人组成一组,互相交换、通读各自的作文,逐一评议优点不足,让大家从中取长补短获得收益;然后将写得较好的作文或者片段,让作者在全班同学们面前大声朗读,以此激发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

我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从不太喜欢作文,到渐渐喜欢上作文,逐步掌握了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给自己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英语课许老师,是个刚走出大学的年轻教师。他教英语,发音准确,语法精炼。许老师上课采用“听读领先”法,先让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待大家进入语言环境后,再讲解具体的语法知识。

他的这种教学方法,结合同学们自己的刻苦努力,互帮互学,成功地使大家掌握了比一般普通中学多一倍的英语基础知识。我的英语作业多次得到许老师的“Good!”“Very good!”甚至“Very beautiful!”评语,并被他推荐到阅览窗展出。

政治课曹老师,除了在上课时,认真讲授政治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外,放课后还放弃休息,找部分同学谈心,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

她曾经为初一年级全体学生,策划举办过一场“忆旧思苦”报告会。很巧的是,报告人是我居住居委的一位女治保干部。她讲的解放前村里恶霸地主欺压长工的事例,和地主老财主调戏侮辱、企图霸占她的往事,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让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

四、大学教授给我们上语文课

我班初一下学期和初二上学期的语文课,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谭维汉副教授任教。他上课的特点是博古通今,讲课近乎演话剧,非常地吸引人。

记得初一下半学期的五月底,谭教授在学校梯形敎室,给我班开讲了一堂“生命的意义”公开课。该课吸引了外校很多语文老师前来旁听。其中,有个老师听课前不巧摔跤小腿骨折,竟然还坐着轮椅前来听课。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谭教授用《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书中的经典语句作开场白,讲课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慷慨诵读,时而细细剖析,牢牢吸引住了全场师生的注意力。

我班同学们沉浸在谭教授的演讲之中,大家洗耳恭听,认真回答提问,给外校老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我对谭教授上课印象最深的,是他即将返回大学前,上的最后一次语文课。谭教授用低沉的声音,讲述了他一个文学青年,跟随鲁迅先生下葬队伍送葬的亲身经历故事。

谭敎授说,1956年10月14日上午,鲁迅先生的灵柩迁葬仪式,在虹口公园鲁迅新墓墓地隆重举行。当时,宋庆龄、茅盾、周扬、柯庆施、金仲华、许广平、钟民、李琦涛、巴金、靳以、唐韬等领导护送灵柩,从虹口公园大门口,沿着钳形墓道,朝西北墓地方向缓步前进。他和众多市民跟在领导后面默默行走。

谭老师说起这段往事时,语速缓慢、声情并茂,使同学们听了仿佛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了一个文学青年爱戴、崇敬鲁迅的心情。

五、迎新篝火晚会

“‘1964年华东师大二附中迎新篝火晚会’现在开始!”“国庆节”前夕晚上六点半,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戴德才老师手持铅皮喇叭,高声向参加晚会的同学、老师们宣布。他个子高高瘦瘦戴着黑边近视眼镜,脖子上的丝绸红领巾,随着激动的身姿不停飘动。

毛校长点燃引火棒后,将它投向浇了柴油的木材堆。刹那间,木头小山先是燃起一团红色火焰,之后腾地升起熊熊大火。橘红色的火焰一直升腾到二人高,摇曳不定的火光照亮夜空,映得篝火周围的同学、老师们个个满脸通红。

在报幕员的引导下,初一年级六个班按照顺序,先后向晚会奉献精心准备的表演节目。节目中有男女同学二重唱的,也有同学、老师们一起大合唱的;有女同学个人独舞、男女同学双人舞的,也有年轻老师表演口琴、二胡、小提琴等乐器的……晚会在欢乐气氛中,不断出现高潮,精彩节目时不时得到大家的喝彩和掌声。

当晚会进入到尾声,行将结束时,学校教导主任吴光焘老师走到同学们面前。他热情洋溢地代表学校教职员工欢迎新同学们来到学校,饱含深情地勉励大家尽快适应在校期间早锻炼、晚自习的丰富多彩生活,努力做到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并且谆谆教导同学们要珍惜在二附中的每分每秒。

吴主任在讲话结束前,意味深长地送给了同学们一句话。他说,“各位同学,你们想过没有……今天……你们来到学校是学生……20年后……你们将会变成什么样?”他的这句话掷地有声,仿佛似一颗石头投进了同学们心中的池塘,荡漾起一阵又一阵的涟漪。

20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30年后,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样……那么,更长时间以后呢?同学们在努力思考和想象。最终,大家在沉思中,被晚会结束前的师生大合唱,拉回到了现实之中。同学、老师们,大家手拉手一起唱啊、跳啊,忘情地欢度着这个终身难忘的美好夜晚。

六、“学农”劳动

从初一开始,每年的六月初和十月底,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到嘉定县农村参加十多天的“学农”劳动。我班的“学农"地点,前二次分别在嘉定县娄塘公社娄南大队和陆渡大队,后一次在徐进公社钱桥六队。同学们在 “三夏”时,参加割麦子、摘蚕豆和拔油菜杆劳动;“三秋”时,从事割稻子和摘棉花劳动。

在“学农”劳动中,同学们个矮手小,收割麦、稻,速度比较慢,往往落后社员许多;拔油菜杆倒是身小灵活,能够瞬间拔起不少。

“学农”劳动中,强度大,既苦又累的农活是割麦子。盛夏天,成熟的小麦要及时收割。否则,经过烈日暴晒,麦粒就会脱落在田里;而连续的阴雨天,又会使麦穗一直饱含太多水分,由潮湿变为发霉直至腐烂。因此,每年这个农时季节,农村都要开展一场争分夺秒的"夏抢”活动。

生产队长带领社员、同学们一起来到田头,先让社员们一字排开开始收割,然后给同学们讲解使用镰刀的要领,嘱咐用刀千万小心,跟在社员后面慢慢收割。同学们看到社员们己经前进走远,连忙把麦子搂在怀里奋力收割,结果还是被社员们远远抛在后面。

同学们一天劳动下来,手掌出现了多个大小“水泡”;双臂被麦芒刺得既疼又痒,生出许多小红疙瘩;浑身酸疼,躺在地上简直不想起身。个别同学的手指脚趾,还被镰刀割出口子流出了鲜血。

学校组织的“学农”劳动,给当地公社及生产队留下了良好印象。虽然,农业劳动让同学们受到了皮肉之苦,但是,却让大家从中体会到农村露天体力劳动艰辛的一面。特别是,这种短暂的“学农"劳动,无意中给今后毕业分配务农的同学,先期了解到农村的真实状况,学到一些农业技能,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获得了一些难得的宝贵经验。

七、军训活动

1967年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社论。我班在这段时间里,因为断断续续上过一些课,引起了媒体注意。“文汇报”记者专门就此前来采访,在该报第四版上,刊登、介绍我班的情况。该篇报道发出后,引起了社会关注,市六女中的学生们,还专门循迹前来我班取经。

在此期间,一支负责对学生开展组织性、纪律性方面教育锻炼的“军宣队”来到学校。负责我班(排)军训的是解放军某部参谋陈岱山。

七、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高温季节,陈参谋带领同学们,在操场上顶着烈日,做列队、走步、做操和用木制步枪刺杀等军训锻炼。军训没过几天,同学们的黄、白皮肤,都一律晒得黑不溜秋的。

近两个月的军训,一眨眼功夫结束了。同学们在军训中,也与解放军战士结下了战友之情。

9月2日上午九时,初一年级教室的拉线广播,突然传出紧急消息,“请各班团支部注意了,请各班班干部注意了,我们学校的‘军宣队’,现在已经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军训任务,在华东师范大学校门口,准备上车回部队了!”

“‘军宣队’要回部队啦!解放军要离开学校啦!”不少班级的团支部成员和班干部听到消息后先是一愣,紧接着立即自发地从教室里奔出,跑往华师大校门口,想到现场表示自己热烈欢送的心情。

一路上,同学们顾不上数千米的路程,男同学奔跑在前,女同学紧跟在后。奔跑中,所有的同学都是汗流浃背,有的男同学上衣,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几个体质弱的女同学,累得简直上气接不了下气。

当同学们终于奔跑到华师大校门口,见到解放军战士已经开始登车出发,连忙围拢上去,紧紧拉住对方手,依依不舍地不肯松开,难舍之情溢于言表。一位老师见状,打开照相机准备拍照。同学们立即争先恐后地挤到解放军战士身边,拍下了一张令大家终身难忘的珍贵合影。

八、毕业分配

1968年4月,党中央为了解决大、中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安置就业问题,向全国毕业生发出了“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的“四个面向”号召。9月后,我班成立了班主任蒋老师负责,两位“工宣队”师傅和学生代表配合的毕业分配工作小组。

同学们的毕业分配去向主要有三种:一是参军入伍,二是进工矿企业,三是到农场农村。

在同学们的眼里,第一种去向最令人向往。因为应征入伍后,可以避免分配去农村,复员时,根据部队制定的“那里来到那里去”原则,可以保证回市区进工矿企业。

第二种去向也让人期盼。能进工矿企业,意味着留市区当上工人“老大哥”。即使在外地工矿,因为工作在室内,也可以避免遭受日晒雨淋之苦,还是“铁饭碗”拿工资工作稳定。这个去向理所当然成为学生们争抢的目标。

第三种去向最为艰苦。到农场农村,不仅要离开家人独立生活,而且务农露天种田,工作既辛苦又劳累,个人前途一片渺茫。

就这样,从我班毕业分配方案公布的那一刻起,朝夕相处了四年多的53位男女同学,就此开始各奔东西,走上了一条各不相同的人生道路。(完)

华东师大二附中原校长、咨询委、语文特级敎师,上海重点中学老校长联谊会会长顾朝晶老师2022年1月24日点评:海民的这篇回忆散文,是二附中初创时期校史的生动写照。惊叹海民的超强记性。一亇亇学习生活的镜头,是那么清晰真切,历历在目。一亇亇老师的人物形象,光彩夺目,栩栩如生。还有那一张张用心珍藏的照片,留下了历史的足迹,弥足珍贵。难忘的靑春岁月,激情似火,如篝火熊熊,红光满天。尊师重教,饮水思源,感恩老师的哺育,不忘母校的恩情,这就是献给老师献给母校最好的新年礼物!

华东师大二附中67届初一(1)班潘湖苍校友2022年1月23日读后感:上海一民的文章写的好。内容丰富。从新生入学到”四个面向“。文章讲到的学校设置、学习环境、有名有姓的校长、教导主任、任课老师,全是我们熟悉的,很亲切。帮助我们跟着文章的节奏,回味在二附中的青春人生。非常享受,又非常惋惜。另一只脚没有跨进大学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