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道是一个侗族自治县,一处慰藉心灵的家园。群山挺拔,森林茂密,流泉飞瀑,鸟唱蝶舞,可谓泻韵流云,自然天成;古雅的侗寨,淳朴的民风,精美的侗锦,醉人的芦笙,飘香的米酒,可谓如梦如幻,韵味无穷。这样一个大美的通道,水墨侗乡,无不诠释着侗族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善良、包容、纯朴的秉性,以及和睦相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俚俗乡风。
近几年来,在这片大山深处,一群连汉话都讲不好的侗家人,用一颗纯真的心、一支朴素的笔描绘着家乡的美丽,描绘着故乡的人文情怀,其精神难能可贵。
“60后”的粟远和、杨少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粟远和是一名林业工作者,在他的潜意识里,以至他的民族的、区域的集体无意识中,都蕴藏着对于侗乡,对于侗乡的山山水水的深深热爱,这应该是他散文创作的原动力。《听魂》是作者对亲人浓浓的情感流露。以天地大美而言,抒写着自己的情感,在十分轻松的文风中,显示出思想和艺术的逐渐成熟。《望乡》的作者杨少勇是一个从乡下走来的歌者,他的文字多是写农村生活的,一篇文就是一幅画,一幅乡村美景。在他的文字里不仅闻到一种乡土气息,还能够听得到抽穗拔节的声音,看得见鱼游大海的身影,质朴、自然、真实、大气,充满着泥土的芳香。
吴昌仲、龙章义同属于“70后”,《梦见马龙的海》以轻快娴熟的笔调描绘着家乡茶海的韵味,一片茶山就是一片海,茶山情歌则是一杯香醇的清茶,始终透露着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永远的外婆》是一篇怀念性的散文,虽属老调重弹,但是语言质朴,情感真实,真实地反映出作者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心灵感悟。
杨涵淄与黄少丽同岁,两位生于88年的年轻女作者的散文创作可谓信手拈来,是通道女性创作中的典型代表。《不孤独的美食家》拿捏得体,驾轻就熟,把母亲善于做美食,勤于做美食且从中获得愉悦的生活气息娓娓道来,用质朴的语言将伟大的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流浪》是黄少丽的一篇心灵感悟,思想异常活跃,是作者心灵的真实记录。她是一个才女,有着敏锐的触角和独到的眼光。她对散文有多侧面的接触,有情调,有趣味,也很有思想。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展示其富于联想的风格,字里行间酝酿一种浓烈的生活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