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书柜前,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我的心灵总是丰盈而又温暖。
我现在的书柜分为上下四格,上两格排列挤满了各类文学书籍,下两格,是摆放电脑荧屏及电脑主机。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书柜,它时常把我工作之余的时光吸引,让我在空闲的时光迫不期待地走近它,并静静坐下与它亲切地对视着,无论目光投放在书柜里的哪个位置,我的手都不会安份。伸手摘下一本历史或散文诗歌书籍,随手翻阅,一不小心,思想就会掉进在某段历史的背影中,感受文字在纸页上刻画那远去的人文风情物事,挤进心灵空间,丰盈我空洞的精神,滋润我浅薄干枯的灵魂。或是在一本散文集里放飞心灵舒适的情怀,让心随着细小的方块文字飞翔在艺术构思的怀抱里,尽情地让一颗俗世浮躁的心接受如春雨沐浴般地洗涤。慢慢地,心头涌动激越的情感覆盖现实生活一切纷扰繁杂的琐事,灵魂孤独地漫步在文字的海洋,聆听来自文字背后的思想交织,如浪花般拍打我爱的情弦。也就在此刻,我的心就会浮出一个曾经美好的梦来。
爱好文学是我少年的梦,这样的梦被我匆忙漂泊的人生遗落在曾经的书柜里很久了,但一直没有遗忘。书柜里的梦,在我少年时候就拥有了。那时候的书柜简单就是一个抽屉,没有我现在的书柜设计的完美实用。书柜长方形,约一米来高,一米多长,二尺多宽,正面是两扇如窗扇般门叶,书柜内里空间用来存放物件,我把原本是“抽屉”称之为“书柜”,虽然有点牵强,但它内里的空间一直摆放着父亲收藏一百多本古书,以及我哥姐读完书后一册册书籍。它完有理由变成我心目中的书柜。而且我年少的时光,读书写字,以及看课外书,都是趴扶在书柜的.桌台。那厚而又坚硬的木质,刷着一层黑的发亮油漆,被我趴扶在上面看书写字的身子把它磨得透出木质的原色。父亲是个会唱皮影戏地,收藏的一些古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等,我放学回家做完功课就一头扎进那些小说里。那时候看这些书纯粹一种好奇,确切地说:是被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吸引,比较崇拜这些书籍里作者笔下所刻画地英雄形象,直到现在,心里一直还熟悉保留着《封神演义》杨戬、《三国演义》赵子龙、《水浒传》武松等英雄主义形象。随着时光慢慢流逝,在经历上学读书的过程中,知识渐渐丰厚,视野慢慢开阔地懂得这些文学作品的来由。
年少没经历过世情世事,读书也许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象,并不能深刻理解一篇文学作品文字与作者思想交织的深邃内涵。但是有一点,文字灌输进心灵多了,自然而然有一种亲切的契合。有时候在书柜前看的累了,就趴在书柜的桌台上睡觉,迷迷糊糊也梦见自己在书里,在某段故事情节里悲喜着。好几次都是被在外面劳作回家的父母亲叫醒,揉揉惺忪的眼睛,天已漆黑。记忆里,那些年我是在父母心目中最听话的孩子。母亲常说我像个书生:的确,那段趴在书柜桌上痴迷于看书的少年时光,自己现在回想起来是像个书生。就那样一张挤满各类文学书籍的抽屉,伴着我无忧无虑的少年光阴,让我安静从容地把心挤在那溢满思想的书柜里,在浩翰无边的文学海洋接受各种思想的浪花拍打我幼嫩单略的情怀,滋补年少心胸的空荡。
人生中,总是很有多无奈,年少的梦,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瞬间。当我看到匆匆的岁月慢慢把父母日渐衰老地身子压弯,年少单纯的心也突生丝丝生活的沉重。那时候,父母已年近花甲,一年四季,都围着十几亩田地忙过不停。每次看到他(她)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满身汗水与泥土味道扑打我幼小的心灵,我突然发现我已经不能安静地坐在书柜前读书了。少年匆匆的光阴,年龄与身体慢慢成熟,思想也在毫无察觉中,慢慢长大并懂得现实生活中父母为这个家的坚辛。我选择离开家,离开那个挤满书籍的书柜,同样也离开书生这个名词,挤身于人潮涌动的打工热潮中。一段很长的时间,我背负着生活的梦想,四处漂泊,生存的压迫,以及世态浮躁地侵扰,已经没有多余的心思在自己飘浮不定的生活行踪中安置一个堆满书籍的书柜,让自己沉醉于文学的海洋里放飞心灵的梦。
读书需要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直到现在,我像个安居乐业的城市人,在工作之余的时光里,与书柜面对面坐着,看着书柜架上一本本能够丰盈我生命的书籍,我突然感觉到,我曾经的梦在心头又慢慢地升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