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余华简介_活着 余华简介_余华《活着》简介

余华简介_活着 余华简介_余华《活着》简介

余华——杰出当代作家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生于浙江 杭州, 曾当过牙医,后弃医从文, 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 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 股文 *** 流,评论界称之为“先 锋文学”。 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 门远行》《古典爱情》《战栗》 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 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 文论及音乐评论。余华的早期小说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 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 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 之中。正如谢有顺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认,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的一个主词。”《活着》?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 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 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 重要的不是出生怎么样,而是今后我们怎 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学会在苦难中锻炼和 忍受。人生漫长也短暂,但不要嫌过程太 坎坷,因为只有历经磨难获得的胜利才更 让人懂得珍惜!《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 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 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仍能给 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 觉。

“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 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 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 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 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余华生 命 之 歌活 着故事简介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 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 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 *** 部 队抓了壮丁,后被 *** 所俘虏,回到家 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余华简介,妻子家珍含辛 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 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 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 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 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 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小说的特色一 :从人物失语到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活着》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在余华的整体创作中 呈现出一种过渡的形态,他的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只是作 者叙事的符号,人物形象大都飘忽朦胧,幽灵般捉摸不 定,人物对话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多为书面化语气, 带有很强的作者主观态度,缺乏个性化色彩,不具有独 立的品格和地位。到《活着》这种现象有了明显改变, 作品中福贵、家珍、有庆、即使是苦根他们都有自己 的语言,并且都是非常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

二.突显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语言是最具特色的,福贵一 生中多种身份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他都有 自己的语言,如在当少爷时,他对年过花甲的私塾先生这 样说话:“好好听着,爹给你念一段。”对教训自己的爹 说道:“爹,你他娘的算了吧。老子看在你把我弄出来的 份上让让你,你他娘的就算了吧。”这些语言是大逆不 道的、是粗俗的。但却很符合福贵当时少爷的身份,塑 造出福贵年轻时不思进取、浪荡不羁的形象。等到家 产输光,自己沦为一无所有的佃户时,他的语言发生了很 大变化,对赢光自己家产而成为地主的龙二说话点头哈 腰且一口一个“龙老爷”,这样的形态和语言让一个卑 微的佃户形象跃然纸上。正是这些富有特色的语言塑 造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典型形象的典型性 格。三.细节处打动人心余华是善于细节描写的作家,《活着》中多处细节的描写表达 了人物细腻的感情,有庆每天光脚拿着鞋跑去上学,为的是怕母亲 做鞋太累;福贵在送凤霞回去的半路上又折回来,为的是不舍;二喜 宁可自己去喂饱蚊子,为的是怕凤霞被叮咬;家珍遭到打骂,在爹爹 的账房前哭泣,却怀着身孕走了十几里夜路回家,为的是不让爹爹 操心;苦根在知道二喜死后,仍然嚷着要爹爹领他回家,为的是不知 道死的含义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辛酸泪下。

即使是只出现了几 次的福贵的父母也因细节而鲜活。福贵的爹让他肩挑三担铜钱而 不是换成银元去城里还债,为的是让他知道生活的苦;福贵的娘用 朴素的人生观“只要活着,穷点也不怕”做着家庭的精神支柱。相 比福贵年轻时的花天酒地,这种辛苦但充满感动的生活,才算真正 地活着。这些俯拾皆是的细节抓住了人物的内心和深层意识,发掘 起了读者真正的感动。四.彰显主题福贵回忆式的叙述充满了温情,余华在作品中对福贵的措辞选取的是 最简洁、最朴实的。“在《活着》中,余华摒除了一切知识分子的叙事语 调,摒除了一切过度抽象的隐喻性话语,也摒除了一切鲜明的价值判断式 的表达,而将话语基调严格地建立在福贵的农民式生存背景上。”故事中 接连不断的苦难和死亡在福贵平静的叙述中显得波澜不惊。但这样的叙 述却使得故事本身的情感冲击力获得了空前的加强,把苦难和温情的主题 向读者展露无遗。余华对苦难的态度是以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表达的,区 别于前期作品的揭露和批判,在《活着》中,余华展示的是一种高尚:“对一 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世界。”余 华称《活着》是一部高尚的作品,在于他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生命之 间的友情以及一个人如何去不死。

对于如此沉重的话题和如此重大的苦 难,余华让作品中的叙述者用平静得几乎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述说,苦难是 在一种达观知足的状态下承受下来的,这样用温情来表达苦难的语言让读 者感受到一种亲切,一种领悟以及这样的一种静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 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 着黑夜的来临。”《活着》整体上的叙述风格和叙事语言很好的表现了 作品苦难和温情的主题。小说给人的启示活着,还是死去?这是历代哲人们在对生命本原性探索 过程中留给人类的思索。《活着》回归于 简单和平实余华简介,通过对生命与死亡的解构, 对苦难的还原,向我们展示了“活着”的 前景: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仅此而已。谢谢大家!——马郁、陈欢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