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心得体会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心得体会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并于589年统一中国,结束了270余年南北对立的局面。但隋朝只维持了不到30年。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前后不满四十年,但它又是一个统一的迅速强大、快速灭亡的王朝。在文学上,南北文风的交流和融合是其最突出的贡献。隋朝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两个集团:前期以由北朝入隋的三位诗人——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为代表;后期以由南朝梁陈入隋的虞世基、江总等以及隋炀帝杨广为代表。前期北朝入隋的诗人以质朴刚健为主调,而揉合南朝细腻柔美的技巧;后期南朝入隋的诗人以绮糜纤巧为主调,而融入北朝阔达明快的气质。南北诗人的这种互学,逐渐形成合流,留下一些颇有特色的诗作。

卢思道作为北方诗人,他的《从军行》体现了北方人重“气质”的特色: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使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这首七言歌行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在时空的腾挪迭换中展示了恢宏辽阔的境界,但又结合以闺妇怨思,色彩清而不艳,情调壮而能婉,句式灵活,韵脚流转,已全类唐人歌行。

杨素是一个豪杰式的人物,心雄志大。他的诗无论是写边塞题材,还是叙旧述怀,都寄寓了一种人生的悲感,诗境苍凉老成。但也有一些细巧的文笔,如《赠薛播州诗》其十四:

衔悲向南浦,寒夜黯沉沉。

风起洞庭险,烟生云梦深。

独飞时慕侣,寡和乍孤音。

木落悲时暮,时暮感离心。

离心多苦调,岂假雍门琴。

诗中表现离别时的牵挂、离别后的孤寂深婉细致。

薛道衡的一些行役咏怀诗,慷慨有力,如《渡北河》:

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

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

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

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

但他的名作《昔昔盐》则以富丽精巧见长。如“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以女子独居的凄凉冷落,衬托其哀苦的心情,抒情的委婉细致,较好地发挥了南朝诗歌的长处,一向为人们所称道。

隋代另一群作者,主要是围绕在隋炀帝杨广周围从南朝入隋的宫廷文人,虞世基是其中较有名望的一位,曾写过《出塞二首》等较好的作品。隋炀帝即位后,他成为深受器重的文学侍从,所作应制诗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为为文造情。倒是隋炀帝本人所作的乐歌中,有一些清丽明快之作,如《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诗题出自宫体,情调却类于南朝民歌,能写出清丽明净的江南风物之美。隋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使诗歌创作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使宫体诗风有所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