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老人与海》,如何把简单的情节塑造为经典?

《老人与海》,如何把简单的情节塑造为经典?

去年看《老人与海》这本书时,主要是看故事情节;这两天看作家麦家对这本书的解读时,已转变为从写作和鉴赏的角度去看。

《老人与海》的故事人物很简单,一位老人和他偶尔出现的徒弟。

情节也很简单,老人已经八十多天没有捕到鱼,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独自出海,经历各种磨难后,终于捕到一条大鱼!

可是更大的磨难还在后面:回去时大鱼却被不断围攻的鲨鱼吃掉,到岸时只剩一副巨大的鱼骨架!

这么简单的小说人物和情节,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

从整体上看,它是作者海明威“冰山理论”的体现。

也就是说,“展露在海面上的仅仅是其一角,但却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要归功于象征和隐喻的运用。里面的老人、大海、大鱼、鲨鱼等,其实都有很深的象征意义,这是它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具体方法上看,有几点值得注意和学习:

1. 行文风格虽然简洁,但对“细节”却精雕细琢。

2. 自然记录片似的情节推进和叙事手法,弱化村庄和人群的模样,聚焦出海和捕鱼的过程。

3. 内心世界外化,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外部表现,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 人物的塑造:通过语言、情节、心理活动(靠自言自语和内心的思绪来表达)。

5. 作者曾写过一篇散文,就是这个故事雏形,那是对真人真事的回忆。

之后15年的时间里,作者一直在寻找怎样切入,怎样把那篇散文变成一部小说。

因为“散文、杂文,很多时候着眼处比较小,它求的是真;而小说,它着眼处往往是大的,它虽然用的是一些虚构的东西,但表达出来的是更宽广的真实、更博大的精深丰富。

小说的难度是既在生活里又跳出去,里面要装进我们的人生,或者说读者的人生,这是对小说家巨大的考验。”

6. 作者对人性的了解,对小说材质的精挑细选,对小说精神的精准把握。

7. 作者的手稿是反复读了近200遍并不断修改才最后付印。(这一点是在另一本书上看到的。)

哪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呀?!

好的作品就像这样,不仅里面的故事动人,背后的故事更加吸引人,给人启迪、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