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的《红豆》讲述女主人公最后在革命与恋爱之间选择了革命,而在张爱玲的《色戒》中王佳芝却选择了爱情。这个矛盾冲突很有意思,如果发生在现在,在人生的重大选择和爱情上,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呢?
本文仅供自娱自乐,突发奇想像以张爱玲的口吻和爱情观来重新书写《红豆》。
红豆
火烧的壁炉隐隐点亮空洞的西式套房,只有窗台边的那架钢琴,黑的像深不见底的丝袜,诱惑着,勾引着走近一瞧究竟,忽的破开一道裂痕,阴凉从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直钻心底去。
江玫在厨房忙活着,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她还是习惯中餐的滋味,齐虹拗不过她,便叫她自己做着,偶尔吃些许,也不过增添生活的所谓新鲜感。厨房只一盏幽暗的泛黄的灯,经过岁月的沉淀似乎无师自通了透视,影影绰绰照得江玫越发瘦小,最后近乎成一个黑点,将要消散。她感到莫大的空虚,多希望有人能陪陪她,当初是齐虹说有了孩子便会分走她的爱,所以不要那孩子。呵!她又开始怨他了。
江玫从前也是完全不与厨房沾边的小姑娘,干净的像一张白纸,仿佛伸手就可以触到心心念念的蕾丝花边,摸到英式下午茶,弯下腰又可以听风铃在窗前玲玲作响一下午——在遇见齐虹之前。后来,独自在异乡的生活,年轻的激情被生活琐事浇灭,贝多芬萧邦、苏东坡李商隐、济慈勃朗宁逐渐在聊天话题中功成身退,琐碎频繁的争吵如期而至,她象是蚕蜕了层白色的皮,而生长出来的,却是脸上的皱纹、松弛的肌肉和心间的疲惫。那一层白色的皮,本应是切身感受到的,却象是隔着玻璃看到的提拉米苏,恍若隔世般遥远。
齐虹已经不归很久了,开始说是物理研究的一些事。江玫并不十分相信,两人为此吵了个透彻,将心中装裱精致的陈年旧事撕出来狠狠践踏踩碎,好似在比谁更能割舍从前,谁更能显得无情。最后两人精疲力竭下,齐虹一连好几夜没归家,说是“不想在这乌烟瘴气的地方呆着了”。江玫气得浑身乱颤,却也悲哀的知道,在他心头她已经从太阳的光亮变了吱吱呀呀的暗黄灯泡了。可是,齐虹永远是她心头的触碰不得的感动,时间的流逝,不但没有及时止损,反而像癌细胞似的,越发填塞、充斥着整个心头。呵,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而男人在彻底懂得一个女人后,便不会爱她了。
床头灯闪着岁月的宽黄光,江玫吃过便倚在床头等着齐虹,她还是想做出大度的样子多少能挽回齐虹些。等是最难熬的,叙飘飘空捞捞的,简直不知身在何所。江玫拿起床头管子吸足长长一口,倒也像她有海纳百川的气量似的。这是她无意间在黑市淘的,卖家只说这能让人快乐,她便要了,实在是她的生活够无聊也太痛苦了。透着层层雾黄的细粉,江玫恍惚间看到鲜红的结婚证摆在书架前头,还有拴在上面的两粒红豆,象是凝滞的血,粘稠却干枯了。
齐虹曾说过他与她就像那两粒红豆,永远在一起,也像她长长的双眉和爱笑的眼睛,永远在一起。江玫想着从前,似乎会好受一些。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积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又像忘却了的愁。江玫忆起那个1948年的春天——
江玫头一回望见齐虹,那是在她刚出练琴室时,也不知就是那一瞥,让江玫时时记起那张清秀又淡漠的脸,即使是后来在与萧素对话时。
现在想来,却也是注定纠缠。
萧素是江玫大学同屋,大她两届,白白胖胖,长相朴实,没什么攻击性,是女人们一看都喜欢结交的老实朋友。不过当时江玫没那么多心眼,只是觉着好接触,便接触了,倒也从她身上了解很多,受她影响,参加“大家唱”歌咏团和“新诗社”。在问及自由时,萧素道:“自由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的生活是大家都需要的。”而那时江玫只晃着那小鸟脑袋,一点一点,思绪却飘向别处去。
江玫照旧每天去练琴室,巧的是,她每天都能撞见那张清秀而淡漠的脸,这使她心生窃喜,女人最看重的便是男人对她的爱,特别是一个看起来对世间任何都冷淡的男人,这是女人的天性,江玫也不例外。那天下午,蓝天上飘着小白云,道旁柳树一扭一扭甩着胳膊,柳絮飘起来,仿佛小说插画图里的梦,一缕白气,从心口胀出来,里边种种幻境,像懒蛇一样舒展开来——她终于等来了齐虹的搭话,那时并不知他叫齐虹。
“你怎么不弹了?”他问道。
“弹不会。”她轻描淡写。
“你太注意手指动作了。不要多想它,只记得调子,自然会弹出来。”他微微一笑道。
这下江玫倒是认真起来了,她想一个人怎会有这般落差,平日里总见着冷冷淡淡,这下倒热络温柔起来了。难道是仅对她一人如此?于是试探着一路攀谈散步。这一走,便是春夏秋冬。
江玫二十来年的生活从未有过这般新奇的感受,象是从心底开出花来,点缀世间万般单调的色彩。和齐虹待在一起的每一秒都短暂又漫长,像针织丝线,梳理、缠绕,编织成一件红色围巾,从心底油然而生出温暖与感动。她想,她可以为齐虹做任何事。
爱情的火焰似要噬尽一切,江玫不顾母亲、萧素的劝导,也忽视了与齐虹间的认知鸿沟,忽视了齐虹那句“我恨人类,只除了你”,还将其视作他对她感情的凭证。
床头灯忽的闪烁了一下,发出“噼啪”声。江玫回过神来,捂上隐隐作疼的胃,事到如今,江玫也不知是否该后悔,是否该重拾当初朗读艾青的《火把》时的感动,她只知道,若再来一次,她还会作同样的选择,只是她到底做不到像齐虹一般冷心冷情。她想起——
母亲当年贫血症治疗费用是萧素卖血赚的。萧素那样好的一个人,那样为江玫着想,那样劝阻着与齐虹分开,最后却被江玫抛下,连带着所有和萧素一样的同志。其实萧素说得对,齐虹的自由是自私的,是什么都由自己,而江玫自己,却属于人群。但那又怎样呢,她爱他,爱便是不问是与非,对与错,爱,便是爱了。但这份爱带来的沉重也是超乎所然的。
萧素因革命被捉,而父亲竟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在江玫幼年便不知所踪。而就在江玫知晓一切后,齐虹却忽然对她单方面提出一起去美国生活的决定。如果没有与齐虹,江玫便无可争议走向革命的道路——继她的父亲,继萧素。可就是齐虹,偏偏是齐虹……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我放心你。”母亲对江玫说道。
“我不放心我自己。”江玫在心底念道。
江玫将手抵着室内玻璃,清楚地觉得自己的手,自己的呼吸,深深的悲伤着。她捂着发疼的胃,蹲下去,变得很安静。凡事都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渐渐,江玫感觉她浑身麻木,只除了她的脑子还清醒地告诉她需要作出一个抉择,她发疯的想把自己的脑子从脑壳中掏出,用力搓洗,再暴晒,暴晒!她已经发不出声音来。
“记住你的父亲!”是母亲的声音。
“你这样会毁了自己的,不要再折磨自己了,到我们中间来,我们都欢迎你。”是萧素的声音。
“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分开我们。”是齐虹的声音。
江玫只觉得自己的灵魂飘到很远的地方,再飘回来,如同鬼魅,她在远处看着自己的身体,看着自己佝偻着背,张大嘴巴却发不出声音,眼屎鼻涕混着眼泪糊了满脸。而当她的第一个反应是“这副模样忒丑,绝不能让齐虹看见”,她便知道自己的选择了。
呵!回忆果真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江玫望着缓缓指向凌晨三点的时钟,转而望向那两粒红豆,有一瞬间,她极迫切地想将这两粒红豆单独放进豆浆机里狠狠搅碎,碾烂,再不出现在视野内。江玫缓缓起身——她枯瘦的已撑不起身上那件齐虹的白衬衫了,她踱至书架前,凝视着那两粒红豆,仿佛在凝视着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书架的玻璃透映着一个面色枯黄、形容憔悴的女人,江玫看着自己的皮肉,不象是自己在看,而象是自己之外的一个爱人,深深悲伤着,觉得她白糟蹋了自己。她终究还是下不去手,终究还是要依靠着那短暂的甜蜜回忆度过一天天的空虚日子,自我麻痹,自我感动。江玫缓缓飘去钢琴边,那漆黑的深渊……
爱情是场梦啊,可有些人却总睡过了头。
齐虹醉醺醺的,站在家门前,他知道最近对江玫一直不十分好,无数的烦忧与责任与蚊子一同嗡嗡飞绕,叮他,吮吸他,但江玫已再也不是那记忆中洁白、单纯像太阳一般的少女了,他只是太疲惫了。
进门,是钢琴那光亮一角,泛着洁白的绒毛,两粒红豆夹在那乌黑光泽的头发上。齐虹恍惚跌入回忆,再一次明媚而心动,置身梦境,他缓缓走进。哈!那少女的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多么可爱的女孩!但这女孩的手却紧紧捂着胃,是在不舒服吗?
“哐梆!”钢琴刺耳的声音响起,齐虹回过神来。
他好像,再也唤不醒他的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