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共读_映瞳

共读_映瞳

这本书是2022年2月第一次新版, 犹如刚从树上摘下的鲜果, 透着鲜活的当下。感谢在魔都封闭之前,收到厚厚的新书。一睹为快,犹如味蕾上和心理上的尝鲜,愉悦十分。

这本书的读后总结,我非常慎重,对自己提了一个要求: 言之有物。 ?

我个人在这个行业将近4年多的学习、产业研究、行业运营和纠结中,看到:心理领域,从专业和行业来说,还未充分成长。目前现状是,心理领域与社会发展的速度脱节: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已不断刺激精神层面的活动。但精神活动领域的支持和服务配套,除了阅读、学习,文化娱乐,这类知识普及教育项目,服务的发展,从接纳度和普及性上显得薄弱。包括精神卫生医疗,比较于其他医疗领域,也属于初步发展阶段。

先行起步的是与其他领域结合,场景应用领域的分支。比如:与经济匹配的“教练技术”(这属于心理学中场景化应用的一个小小分支);与青少年智力相关的大脑开发等。

哲学、生命教育、心理领域显然还有些滞后。关于心理服务的认知和使用,刚刚开始。犹如最初养生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

脍炙人口的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曾经有毕淑敏老师的《心理咨询手记》。

2011年第一次以叙事散文形式,将心理咨询室的故事,以专业的态度,打开最小缝隙,简短作了呈现。惊鸿一瞥,让人触动。我曾经问过许多人阅读后的感受,或者回避,或者反思。感觉,那就是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及服务的启蒙。

之后,更直白,更深入、更全景化,更专业能从心理咨询角度,以故事方式呈现的,如《扪心问诊》及亚隆老师的各种书籍。这些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应该说,心理领域的学习,书中的故事都被作为案例一样在课堂中,被实践型专家拔丝剥笋般用以教学,被学习者反复观看提炼。

那些故事,唯一遗憾的是,缺少本土文化体现。《人世间》因为本土文化处的深刻洞见,带来强烈***鸣。对于大多数人,心理专业的隔离,专业的精彩估计会错过,《扪心问诊》等,故事就是故事,呼应感估计会打折扣。毕竟,心理咨询角度形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冲击力,与英雄、科幻和魔幻片的故事情节比对,是无法形成炸裂效应的。

《映瞳》的专业性,心理业内顶尖老师武志红、许凯文老师等都从专业上作了评论:专业上地道靠潽,没有硬伤的作品:专业介入的逻辑和情感的发展都对。除此之外,最触动我个人的是: 这,就是我生活的一方水土,正在发生的故事!

? 文化,是心理专业人,在实践中,必须结合融入专业性的素养。这也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基因: 是社会学、哲学和硬科学的结合。这也是全球心理学大会深度关注的主题:什么是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全球心理领域都在探讨和探索的问题。

因为,自己已经在专业和实践的道路上,加上这次是和资深的心理老师们***读,我个人的收获,从专业和自己个人成长上都是满分收获。

职业学校和高校资深心理辅导员和咨询老师专家,秋英老师、绽放老师和雪峰老师,让我了解对应书中有关青少年成长部分。馨允老师和燕子老师,她们作为社区的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对于社会生活部分,年轻人的成长,家庭的冲突等等又从实际生活的多角度打开了我的视野。

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流派,不同家庭和社会角色的碰撞,让这次阅读的经历意义非凡。

满分推荐,作为心理专业和爱好者可以放手深度阅读和探讨的作品。也能帮助大家感受认识什么是专业和正经的心理咨询。这是代表当代我们自己文化中真实地发声。

? 明线上3个主案例,相对独立,来访议题起步于:

亲密关系、个人成长、青少年网瘾。

这3个议题,是真实世界中普遍而被深度困扰的生活主题。

3个案例的咨询都表明:既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问题不是一日之功,梳理问题,更不能急火乱炖。典型代表性案例,还意味着对于咨询师的挑战巨大。这样的描述绝不为过。

3个案例***性和个性化,要求咨询师不仅专业技术要深厚,同时要有高敏锐度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当然对职业伦理的要求,也算是极限挑战。

1)资深来访者。咨询经历时间长,至少都有3年断断续续的咨访经历

2) 心理知识的认知,都喜欢研究和探讨咨询专业性问题;

3) 直视真相后的崩溃,危机事件;

4) 咨询过程中,都会经历退形到孩子状态的片段;

5) 咨询过程中,都有十分焦灼、严重移情和反移情的阶段;

6) 表面议题后,***同的议题,

“童年创伤;与父母的关系;家庭成员间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内在孩子的成长”

正是这些议题留下的痕迹,3个案主在成年后,无论少年、青年还是为人父母的角色,都出现了严重的自我冲突,自我困顿和自我丧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人际交往,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亲子关系的建立,职业和生活的选择和决策。

积极去寻求支持,来协助自己处理困境和困惑,心理疏导是应该普遍于日常生活中。应该:口渴来杯水;心累来次心理疏导。

案例一: 郝最,来访主要议题是“亲密关系”。不堪忍受,又无法离开,还反复出现。

她是社会界定的时代骄子,女性精英典型。商场上成绩斐然,经济价值一波波收获。出色的能力才华,加上出众的外貌身材,场面上既有光环也有光亮。唯独,不能揭开来看,她把自己献祭于一段亲密关系,不断通过讨好,受虐方式寻求认可。为了平衡,同时还建立了一个与献祭方式迥然不同的暧昧关系,就是被宠爱被礼貌对待。撕裂的生活场景其实就是内心情境通过外在行为的撕裂,内外力量制衡,来维持意义感和存在感。

感受到而不直视不改变,不是郝最觉得自虐很舒服,而是害怕,因为找不到出路。

她内在有一座火山被压抑,从童年开始积蓄,她的优秀又让她看到太多不曾有过的可能。这时要么在自虐中自燃,要么就借助一股力量重生。这里咨询师和她的***同工作就是这股力量。郝最被压抑住的力量太强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如何掌好自己的船橹,也是其中的精彩。

案例二:王成龙。来访主题是:戒除网瘾。

他 , 富二代,16岁。父亲是企业家,母亲是身心灵导师。他是青少年网瘾的典型代表。经历过严酷的网瘾戒除营地,身体电疗,军事化管理等等,还经历过很多咨询,最终来到书中的咨询师这里。他,微博上攻击投诉咨询师,咨询室内从专业技术上挑衅,无一不是这个年龄孩子们的典型代言人。对权威的不屑,对自己的压抑,都呈现了有些少年,在青春期的“张牙舞爪”宣战:我,决定来讨厌世界了!你能拿我怎样?

咨询师这里的挑战是: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是白热化的对立。一位貌似专制强权,强调男生就应该被虐,才会成长;一位貌似按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给以无底限宽容。

富裕并没有带来家庭的和谐和彼此理解。横在中间的都是:你应该!你应该!你应该!

然后2位撕裂的成人开战,并不惜余力将孩子拉入自己的战队。

“去你们的”!这就是王成龙对待父母的呐喊,最终演变成“这是什么无聊的人生”的观点,孩子以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在折磨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看到,今天家庭父母和养育者如果不能提供恰当的家庭环境,成长就变成极小概率事件。和知识无关。房子装修可以反复折腾,孩子成长反复折腾的机会真的存在吗?

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挑战是个人喜好、价值观和家庭治疗中父母游离的状态。

案例三:景晓慧,来访主题:抑郁复发(个人成长),她 是典型童年被忽略的。

放在时代大背景中,无法责怪任何一位父母,努力工作第一,孩子自己会长大,这是很多人都非常接受的观点。这里有个逻辑错误:把努力工作和重视孩子成长对立。就是强行认为这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最近几年,终于有人关注,如何协调工作和养育,比如:成长关键期研究;正面管教等等,都不是要求父母亦步亦趋。

景晓慧,这样的乖乖女,已经将乖作为自己工作,为人妻,为人母的准则。人,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于是她的抑郁在为人母的生活过程中,很容易被不同事件触发。甚至险些导致离开咨询室之后,爆发的危机事件。

咨询师面临的挑战,就是深深的乏力感:长程咨询,那么多次练习,咨询师发现来访者的认知整合力,不断反复。仿佛咨询室凝固了一般。

咨询师凭借专业的敏锐、耐心和将来访者放在第一位的专业实践信念,调整了自己的节奏。

这是本书唯一一个没有以阶段性结束来收尾的个案。

蕙雨总结:我看到的是,没有动力和负面动力过激都对咨询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若,明线的案例如珍珠,那暗线的故事就如串起来珍珠的绳。它的角度侧重于咨询师的工作和成长真实的呈现。

暗线3个案例属于咨询师个人和专业成长,涉及师生关系,同辈督导、个人童年等等。如果有一职业直接和生命质量对话,除了教育,估计心理咨询算是其一了。

通过本书,我对自己曾经片面的一个观点作了矫正。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曾提出质疑和期待:一位咨询师自己必须人格完善,完美而成熟。 本书客观,对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和胜任性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诠释。真实,专业精进,尊重生命,就是合格咨询师最负责任的职业精神。

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的角色,在生活中的角色定位,思考、行为都不拧吧。非常真实。通过这些我更坦然。特别希望更多人去了解这些,这样对咨询师不切实际的期待,要求和认知或许会少些。或许,这也是我为什么至今只愿意接触关于成长、关于沟通、关于亲密关系、关于职业发展主题的咨询,回避创伤、家庭治疗,就是因为我不会受到太多指责。

咨询这个行业,越向深处,越体会到,为什么这是科技无法替代的职业。

阅读过程中,***读老师,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很多探讨性问题:

1、 咨询设置 ,比如:

咨询师是否应该接受来访者礼物;

咨询师是否应该在咨询室外与来访者接触;

咨询师的对事情或对人的观点是否能直接表态;

咨询师对家庭成员要求的保密事项应该如何处理;

咨询师对自己的色情移情是否会影响咨询师的工作;

2、督导设置

松散型督导对咨询师成长有帮助吗?

咨询师是否必须持续接受督导?

3、来访案例的议题和咨询师正在生活中经历,咨询师是否应该转介?

我看到,3个案例,都对应了咨询师自己的议题,也引发了咨询师的反移情。咨询师的工作要求很高专业性,没有随性的空间。再次感慨坚持专业性的重要和不容易。

这本书,我个人的感受是,作者对完美性的追求,对专业的敬畏和尊重。其中也有作者对专业创新的探索和提问,比如:咨询中,可以表露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关键是看对来访者的意义。这些探索和尝试,也促发我深度思考:设置、治疗方法、咨访关系等等在今天作为专业人的态度和应用。

作者用了7年,修改数稿,这份对专业的坚持,是我对自己从事心理专业的参照。

作为专业人,我也开始期待,作者关于咨询师自我成长部分的探索。期待作者有机会,将此作为明线挖一挖。 ?

? 1)我们在知识、技能上长足成长,下一个世纪,我们需要在情感和体验中成熟和圆润; ?

2)人生,就是跳入泥潭,然后跳出来,这么一个跳进跳出的过程。别白跳来跳去就好;

3)心理咨询室中,我们能专业性接纳理解他人,但真实生活中,接纳和允许,是非常不容易的;

关于《映瞳》。兼顾故事和专业真是不容易。作者跨专业进入心理领域,深耕近10年,出手著作,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让人感慨。

关于生命层面的工作,确实需要这份耐心。

关于阅读,这期间的精彩,我个人建议,一定要有一位专业心理领域的人***同阅读。

就如我们看展览,看个热闹固然是一种体验;深度走入,就需要专业人带领。人生有几场盛宴呢?既然进入,不必匆忙。

感谢我学习团辅之地,万生心语,把这本书带给我们。感谢与我***读的老师们的分享和专业,让我在疫情居家守护中,静心完成本书的阅读,对我心理工作的启发和提示,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