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灯谜又叫谜语,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灯谜是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对联之外的又一种文学样式;是我国人民训练思维和学习语言的一种巧妙形式,也是民族性、群众性、趣味性很强的娱乐项目。灯谜可分字谜、词语谜、诗句谜、人名谜、用品谜、地名谜等几大类,又以字谜居多。
灯谜谜面的设置和谜底的猜射,一般都要注意“别解”“会意”的特点。如儿童不宜(打一字),它的谜底是“奇”;用的就是逆向会意,大了就可以。又如古代的交通事故(打一成语),它的谜底就是“人仰马翻”;用的就是接近联想,那时的车是马车,出事故后,当然是人、马翻仰了。再如佛言不必信(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弗”;用的就是字义别解,“佛言”与“佛”有关,不可信,就是“弗”(不可)的意思。再如七品芝麻官(打词曲文体),它的谜底是“小令”;用的就是别名替代,“七品芝麻官”就是“县令”,而“县令”,不就是一个“小令”吗?而“小令”又是语意双关,词曲中也有“小令”,指字数在58字内的词或散曲。如果我们知道了谜底的范围,还可以采用筛选的方法,如评讲作文(打常用文体),我们就可罗列出常用文体类别——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从而确定它的谜底是“议论文”。
猜谜不仅可以训练我们联想、想象、推理的能力,使我们思维更富灵活性和创造性,还能使我们对文字、词语、文体、文化、作家作品等方面知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深入。
篇二
周六,我和哥哥无意间参加了一个有奖竞猜的猜灯谜活动。
规则:有就是猜灯谜,猜对三个就有可以进入下一关,总***有五关,我一眼就看见了一个灯谜叫“画中有人——(打一字)”,我就对工作人员说:"画中有人应该是‘囚’字吧?”“不对。”工作人员说到。正说着,哥哥这边也有了线索,对工作人员说:“铁公鸡是一毛不拔!”“正确。”“耶”哥哥说到。“哎,看来我得努力了,不然功劳全被他抢了怎么办”?我想着想着,朝哥哥对视了一眼,好象哥哥也在看着我,我猜他在想不要让我抢他的功劳。于是,争功战就开始了。我连连朝灯谜“开炮”,可是都没有命中,只有哥哥一言不发,紧紧盯着那些灯谜,好像上辈子跟他有仇似的。我看这边的的灯谜卡,不是不会,就是猜错,我就走去另外的地方看灯迷,我一看第一个就是我会的,是“什么人天天去看病”答:医生。“嗯,对了。”就这样,我和哥哥打成了平手。工作人员对我说“如果你们在闯过下面四关,就可以领取精美礼品一份了。”我一听有精美礼品,就忍不住摩拳擦掌,哥哥的脸也是急不可待,二话不多说,立刻开始闯关了。
下几关分别是蒙面敲金锣,投篮,投飞镖,左手拿起筷子夹住二十个乒乓球后和工作人员对战五子棋,我和哥哥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杀进了最后一关,在我的攻势下,工作人员败北了。
最后,我和哥哥领取了奖品——春联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篇三
今天是正月十四,马上就是元宵节了,我们班今天下午在学校少年宫的三楼会议室举行了灯谜活动。
一进入会议室,我就被空中一排排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笼深深吸引住了,有正方形的宫灯,有圆形的传统灯笼,有三角形、菱形的灯笼,还有动物造型的可爱灯笼,当然还有我自己用筷子做的正方形的灯笼,每一个灯笼下面坠有长长的彩带,飘飘扬扬的,像古代女子飘洒的长裙。
每一个灯笼下面都有别针别了一个红色的纸片,谜语便在这些纸片上了。我随着熙熙攘攘地人流,一个一个的看,一个一个的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谜题为:“包公坐在公堂上。(打一动物)”的谜语,我脑中灵光一闪,就将这“包公”和*联系在了一起,*每天也是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编织的网中央,就像包公四平八稳地坐在衙门里一样。我兴高采烈地记下谜语编号,将答案告诉了老师,获得了奖品。
拿着新崭崭的奖品,听着一屋子的欢声笑语,看着头上五彩缤纷的灯笼,尽管窗外还是凛冽的寒风,但我心中却宛如春天一般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