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严歌伶的散文《古井》

严歌伶的散文《古井》

纯真的童年时代,就与老家的一口古井结下了难解之缘,在记忆的深处难以抹去。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故乡,心中的那口古井成了重要的、亲切的和温馨的印记。古井是生命之源。它与人联系密切,在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

古井古老,只有三米多深,直径也差不多三米,呈浑圆的形状。井底的泉水不断涌出,约有小碗口之大,水源充足而丰富,满足了近百人日常生活的供水需要。井壁用一块块光亮的石头堆砌而成,井壁上的苔绿由于经常清洗,并不肥厚。只是,有时候会在某个地方长出一颗绿草,不自量力地与古井争辉。井沿也满是石头,后来,才用整洁的、平坦的和先进的水泥铺成。在我幼小的年纪里,对古井已有深刻的印象,难忘它饱经沧桑的、经历风风雨雨的模样。在常常的接触里,粗糙的、不平的井沿填满了孩童时代的思维。它在悠悠岁月里深深植进我的内心,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根深蒂固。

每当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鸟们还在屋后的林子里叽叽喳喳地欢叫着,歌唱着,一个个妇人在肩上横着扁担,挑着铁桶,从家里晃悠悠地出发,到古井里挑水。她们脸上洋溢着一种自然的责任,神态悠哉的安慰,踏上每天必需的、安心的征程。许多人挑着满担的清清的井水,也难免有些吃力。走了大约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一担担清澈的、甘甜的井水慢慢地装满了每一家的水缸。

那时舀水时用的是葫芦瓢。它粗制而成,带着原始的、朴素的和方便的光芒。每当舀着纯净的、透明的古井水,总有一股难得的宁静与放心。勤快的妇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与每个清鲜的早晨亲昵,与可亲的古井打交道。早晨,时常可听到铁桶扭动时“吱吱吱……”的声音,以及铁桶落地时熟悉的“咣”的响声。在生活的角落里,孩童们吃完挑水后的父母煮的早饭,背着书包,呼朋引伴地,一蹦一跳地、兴高采烈地上学去。这样温厚的风景在上学的每天演绎着,传神地表演着,闪烁着。

古井最热闹,人最多最挤时,是在洗地瓜粉的时候。家家轮着把大大的、粗壮的木桶放在井沿上。桶上放两根扁担,和一个足够大的筛子,然后轻轻地安上纯洁的、白色的纱布,一桶一桶的井水,一次一次地冲洗碾碎的地瓜,经过反复的摇晃,不断的过滤,精华透过纱布,冲到桶里。余下的地瓜渣可当做猪的饲料,也可以发酵烧白酒,还可以做窝窝头,一举几得。有时候,几个人在一起干活,可以说长道短,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谈话着,一双双手还在灵活地翻腾着纱布,从地瓜渣中摁出含地瓜粉的水汁。

经过一天一夜,常常在第二天早晨,故乡还在一片烟雾缭绕的时候,人们就在井沿清除上层的水。哗!一层纯白色的、厚厚的和欢喜的地瓜精华凝结在大木桶的底部,兴奋地露出笑脸来。人们用铁铲一下下,一块块地放到水桶里,放在一块大大的布上晒干,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古井水在这时无奈地被丢到天空,受人欺负。

在炎热的夏天,在田野干完农活的男女们,常常在井沿上冲洗手臂及腿上的污泥。经过井水的冲刷,男人露出结实的、刚劲的手臂,粗壮的、有力的腿脚也变得鲜亮,干净利索。女人们则把白皙的、细嫩的秀臂光亮地诱惑着,小巧的、光洁的和好看的腿脚在展露着吸引人的魅力。她们风情万种地站在黄昏下,相伴在落霞羞涩,夕阳静好的无限风光里,显得无比的恬静与亮丽。尤其是她们用笋尖一般的手指摆弄、清洗着如瀑布一样长长的秀发时,乌黑光泽中露出一种迷人的、挑逗的和拨弄心弦的情绪。古井在这时沉浸在浪漫的气氛里。这样的傍晚,女人们的亮肤丽肌也许会令欣赏的、憧憬的眼光充满渴望,一惊一喜。旖旎的光景,令古井换来另外一种色彩,增添了无比的亮丽与妩媚。

古井,在清洗的过程中,可见井底是可爱的小石子和细沙。泉水“叮咚叮咚……”地响,朝天不停地冒出。人们不由得为那一股泉流喝彩,浑身透出一股清凉和喜乐。在心眼里,折射出大自然的神奇。水中的鱼儿们热闹地活蹦乱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们乐滋滋地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古井,以纯朴的心意,带来了丰富的水源,滋养着一个角落的人们。它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伴随着我,启发着我。从一个懵懂的孩童到青少年时,直到水泵的应用,古井有时才渐渐被忽略,与人相聚的次数在逐渐减少,慢慢地走出生活的圈子。只是,它那古朴的、无私的泉流,曾经令日子红红火火,增色不少,令生活惬意和快活。

古井默默的、静静的、悄悄的贡献,不就像那些为民为国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中,在普通的、平凡的人群里,尽自己所能与所有。只要力所能及,他们就伸出热情的、大方的和友谊的手,成为我所仰望的、高大的、歌咏的和唱和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一心为民,一心为国,不计得失,公而忘私,在默默地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一份热,辗转在生活的里里外外,这里那里,成为最美人群,亮在每一个人的眼里和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