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快乐读书吧》第一课时知识汇总

《快乐读书吧》第一课时知识汇总

3月19日周四《快乐读书吧》第一课时知识点归纳:

一、猜书名。

1.根据封面猜一猜书名(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小鲫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

2.听故事情节猜(《神笔马良》)。

3.观看视频猜(《七色花》)。

二、出示本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读一读书名:《七色花》《神笔马良》《愿望的实现》《一起长大的玩具》。

三、分析《一起长大的玩具》。

1.从封面上能获得哪些信息?(书名,作者,编者,出版社,插图)

2.自己说一说其他信息。

3.了解封底和书脊:书的背面叫封底;封面和封底中间的部分叫做书脊。

4.回忆我们学过的金波爷爷的课文:《雨点儿》《阳光》《树和喜鹊》。

四、学会看目录。

1.目录上有标题和页码。

2.目录的作用:目录可以告诉我们故事的大概内容,可以看目录猜一猜故事的主要内容。

3.实践:

(1)自己找一本讲儿童故事的书,说一说书名,作者,出版社和插图。

(2)翻开目录数一数这本书有几个故事?第三个故事是什么,从哪一页开始?你最感兴趣的故事是哪一个?

4.出示《一起长大的玩具》目录页。找出有几个故事,一***有多少页?

五、默读《一起长大的玩具中》中的一个片段。

1.出示默读要求。

2.默读小游戏。

3.阅读整本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猜一猜或者跳过去的方法。

4.边读片段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制作阅读记录表。

七、小结。本节课来到儿童故事王国认识了新朋友,学会了看目录,了解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3月19日语文《快乐读书吧》作业:

1.找一本你喜欢的书,说一说书的信息(书名,作者,编者,出版社以及插图的内容。这本书有几个故事?第三个故事是什么?从哪一页开始的?你最喜欢哪一个?)

2.阅读故事《一起长大的玩具》(周末阅读《七色花》、《神笔马良》、《愿望的实现》)。

3.制作阅读记录表,记录你的阅读时光(填上寒假阅读的内容和今晚阅读的内容)。

3.20《快乐读书吧》第一课时在线答疑

1.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那几本书?本期《快乐读书吧》推荐了那几本书?请说出书名。

2.从封面上能获得哪些信息?

2.了解封底和书脊?

3.回忆我们学过的金波爷爷的课文?

4.目录上有哪些部分组成?目录的作用?

5.自己找一本讲儿童故事的书,说一说书名,作者,出版社和插图。

7.翻开目录数一数这本书有几个故事?第三个故事是什么,从哪一页开始?你最感兴趣的故事是哪一个?

8.根据自己制作阅读记录表,说一说你最近读过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段,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起长大的玩具》

金波

猪蹄儿灯

小时候过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三十晚上点燃“猪蹄儿灯”。

那是一种自制的灯盏,点燃以后,高举过头,就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其实,玩猪蹄儿灯,最大的乐趣,还缘于它的制作过程。

早在腊月二十几,不少人家就开始宰猪了。我们小孩子家对于宰猪吃肉,当然有兴趣,但也早就巴望着得到那尖尖的猪蹄儿壳,觊觎着一小块猪油,好用来做一盏猪蹄儿灯。

被宰了的大肥猪,浸在热汤里,刮去了鬃毛,白白胖胖地躺在案板上,它的四只尖尖的小猪蹄儿翘得高高的。

我们拿一根长长的钉子,用钉子帽儿用力一勾,就把猪蹄儿壳勾了下来。大人们很慷慨,尽管你去勾,反正对他们来说也没用。

但是,想要一块猪油可就难了。没有猪油是万万做不成猪蹄儿灯的。所以,我们总是死乞白赖地讨猪油。而他们又总是说,这样一块猪油,够炒一个菜的了。

我们说,宁肯少吃一个菜,也愿得到一块猪油。

快过年了,大人们也不愿拂了孩子们的面子,所以最后总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割下一块猪油送给我们。

有了猪油,再去找妈妈要一根棉捻儿,裹在猪油里,塞进猪蹄儿壳里,一盏灯就算做成了。

最后一道工序简单多了,找一根高粱秆儿,劈开一端,把猪蹄儿灯夹紧,就算大功告成。

到了三十晚上,把猪蹄儿灯点着,互相招呼着,一齐走到街上来。

街上已有好多孩子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出来了。他们的灯只能提着,低低地照着脚下一小片土地;我们的猪蹄儿灯却总能举过头顶,照得很高很远。

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灯是自己做的。

抽陀螺

“杨柳活,抽陀螺。”

这是我童年时学过的一首童谣中的两句,说的是初春时节,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

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儿起来。

玩的时候,先得从鞭梢缠起,缠住陀螺的腰身。直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再用鞭子不断抽打,越抽转得越快。

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儿。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谁也不觉得冷。

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转;稍一怠慢,它就会停转歪倒。

抽陀螺,还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以把别人的撞倒为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知是谁,把“抽陀螺”改叫“抽汉奸”。这个新名称,很快就被大家认可。一说起“抽汉奸”,我们的鞭子抽得更响、更有力,把那些投敌卖国者视作陀螺,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团团转,很是解气。

有时候,大人们在一旁看着,也会走上前来,和我们一起抽它几鞭子。

兔儿爷

小白兔向来是儿童的宠物,雪白的绒毛,通红的眼睛,尤其是温顺的性格,让我们格外爱怜。

每年中秋节,市面上除了卖月饼、水果、干果外,最引起我们孩子家兴趣的,就数泥塑兔儿爷了。

本是兔儿,偏又以“爷”相称,在别的动物中,绝无这种殊荣。“爷”字向来是与长辈、与威严连在一起的。在人间不说,单就诸神而论,我小时候就知道有“灶王爷”、“土地爷”、“财神爷”,对这些“爷”们,须格外敬畏,以免招灾惹祸。

这兔儿爷,虽然也算得上广寒宫里的“神兔”,即使称为“爷”,我们也并不惧怕它;相反,都觉得这兔儿爷和我们最平等,最亲近。每年的中秋节,都愿意“请”一尊兔儿爷来和我们玩耍。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别的玩具所不能代替的。

对兔儿爷的喜爱,除了缘于对生活中真实小白兔的温情之外,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

兔儿爷的外貌就很奇特,兔脸儿,人身子,那样子格外引人遐想。

那时候,每逢买来一个兔儿爷,总是沉甸甸地抱在怀里,和它脸对脸地对视好久。兔儿爷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兔儿爷的穿着打扮也很奇特,有的穿着大红袍,有的披着甲胄,有的背插令旗,样子很威武。

兔儿爷可不是卧在那儿,而是骑着老虎,或者狮子,或者麒麟,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无往而不胜。

在我买到的众多的兔儿爷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叫“刮打刮打嘴”的兔儿爷。这种兔儿爷嘴唇会动,一动就发出“刮打刮打”的响声。原来有一根线连着嘴唇,从中空的体内伸到脚下,用手一拽,嘴巴一张一合,发出声响。

说起兔儿爷,本是中秋祭月的象征;以兔代月,又是源于兔居月中捣药的神话。妇女拜月,供的是“月光码儿”;我们儿童仿效妇女,供的是兔儿爷。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拜月是游戏,兔儿爷就成了我们的玩具了。

小时候,年年中秋节都要买一个兔儿爷。开始年龄小,买个二三寸高的,随着年龄增长,买的兔儿爷也越来越大,我买过的兔儿爷,最大的有身高一尺的。

兔儿爷最大的有二三尺高。这么高的,我没买过,一来抱不动,二来也没地方摆。

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一个大个儿的。

《愿望的实现》

(印度)泰戈尔

老苏巴的儿子小苏希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他经常扰得街坊邻居不得安宁。老苏巴有时候气急了,会想要教训他一顿。可他的腿有风湿病,比不上小苏希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因此,顽皮的小苏希并没有挨过几次爸爸的拳头。

星期六的早晨,快到上学的时间了,小苏希却一点也不想去学校。因为今天要考地理,小苏希不喜欢考试。而且,邻居家今天晚上要放烟花,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了,热闹极了,小苏希想去邻居家里玩。

“苏希,你怎么还不起床去上学?”老苏巴看着赖床的苏希问道。苏希躺在床上,假装很痛苦地说:“爸爸,我肚子疼,不能去上学了。”

苏巴知道这是儿子在为不想上学找借口,就像趁机教训他一下。他对苏希说:“既然这样你就不要去上学了,一会儿吃点帮助消化的药,在床上休息吧。”他又装的很遗憾的样子说了一句:“太可惜了,我还给你买了柠檬棒棒糖,看这个样子,你也吃不了了。”

小苏希听了爸爸的话,顿时愁得不行。他特别爱吃柠檬棒棒糖,几乎一有零花钱就去买。他也很害怕吃药,觉得吃药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不一会儿,爸爸就端着一碗药回来了。苏希一看到那黑乎乎的药汤,就急忙从床上跳起来,说:“爸爸,我的肚子不疼了,我要去上学。”苏巴把儿子一把摁回了床上,对他说道:“不行,你今天哪儿都不能去,把药喝了,然后老老实实地在床上休息一天。”说着,他不顾苏希的反对,逼着他喝了这碗药,然后就反锁了苏希的房门离开了。

可怜的苏希在房间里嚎啕大哭,他一边哭,一边想:要是我能变得像爸爸那么大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能再来管教我。

另一边苏巴正在安静的坐着,他在心里默默想到:我小的时候因为父母的溺爱和自己的顽皮,没能好好读书,要是能再有一个机会回到过去,我一定会用功读书,不浪费一点儿时间。

正在此时,一位仙子经过了他家门口,她听见了父子二人心中所想,就对他们说:“放心吧,明天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了。”听了仙子的话,父子俩都早早爬上床去睡觉。经常失眠的老苏巴更是一碰到枕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苏巴很早就醒来了。他发现自己的头发和牙齿都重新长了出来,下巴上的胡须全没了。睡前还合身的衣服现在又肥又大,他急忙跑去照镜子,发现自己现在已经完全是小孩子的样子了。

而一向早起闹腾的苏希却感觉又困又累,怎么睡都睡不够。就在他还昏昏沉沉的时候,喧闹的苏巴跑了进来,把苏希吵醒了。苏希无奈地起床了。他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紧的难受,再低头一看,自己的手和脚都变大了。他立即去照了照镜子,镜子里的苏希头发已经掉光了,嘴也因为没有牙齿而显得瘪瘪的,下巴上的胡须更是又白又长,苏希已经变成自己希望的大人模样了。

就这样老苏巴变成了小苏巴,小苏希变成了老苏希。父子俩都欢喜地以为自己开始了幸福、快乐的新生活。

然而现实却并没有让他们如愿。先说老苏希吧。老苏希认为自己现在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可他来到池塘边想要游泳时,他发现他现在的身体本能地抗拒游泳,因为他害怕着凉生病。他想去爬树,可是树枝根本承受不住他的体重;他想吃柠檬棒棒糖,但是柠檬棒棒糖也没有以前美味了;他想去找朋友们玩,可是年轻喧闹的朋友又吵得他心烦;他像往常一样恶作剧,人们会追着他满街喊打……更让他烦恼的是,他还要对付总想逃课的爸爸——小苏巴。

《七色花》

(苏联)瓦·卡达耶夫

 一天,小姑娘珍妮到铺子里买了七个面包圈。回家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一只狗跟在她的后面,把面包圈一个一个都吃掉了。

 “啊,你这坏狗!”珍妮叫着,转身去追那只狗。可是,她没追上,却迷路了。她急得哭了起来。这时,走来一个老婆婆,把她领到一座花园里。

 “别哭了!”老婆婆说,“我把这朵‘七色花’送给你吧!”说着,老婆婆把一朵有着黄、红、蓝、绿、橙、紫和青七片彩色花瓣的花送给珍妮。

 “这朵小花,”老婆婆又说,“只要撕下一片花瓣,把它扔出去,唱个歌谣,你要它做什么它就能做什么。”老婆婆教珍妮唱那首歌谣,珍妮刚学会,老婆婆就不见了。珍妮想试试看,就撕下一片黄花瓣扔出去,唱道:“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让我带着面包圈回家去。”

 一眨眼工夫,珍妮回到家了,手里拿着一串面包圈。

 珍妮想:“这真是一朵神奇的花,我要把它插在最好的花瓶里。”她伸手去书架上拿妈妈最心爱的小花瓶,一不小心,“当啷”一声,花瓶掉下来摔碎了。珍妮连忙撕下一片红花瓣:“……让妈妈的花瓶完完整整的吧!”歌谣还没唱完,花瓶碎片已经合在一起了。

 珍妮走到院子里,看见男孩子们在玩“到北极去”的游戏。“让我们一起玩吧!”珍妮说。但男孩们不让她参加。珍妮撕下一片蓝花瓣唱了起来:“……让我马上到北极!”她就立刻到了寒冷的北极。

 一阵旋风吹来,珍妮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呢,“哎哟,太冷了!”她大哭起来。这时,七只大白熊向她走过来。珍妮吓得赶快撕下一片绿花瓣,边扔边唱起歌:“……让我马上回到我家院子里。”

 一眨眼工夫,珍妮又在院子里了。她走到别的院子去同女孩子们玩,看到她们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就撕下一片橙色花瓣,唱道:“……让世界上所有的玩具都归我吧!”于是,玩具从四面八方向珍妮飞来。洋娃娃、小皮球、小汽车、小飞机……堆满院子,堆满街道,城里交通堵塞了,有些玩具跟着珍妮来到阳台,爬上楼顶。

 珍妮赶快撕下一片紫花瓣,唱道:“……让玩具赶快都回商店去。”于是,所有的玩具都不见了。

 只剩下一片花瓣了,可不能再随便用了。珍妮来到大街上,仔细想还要点儿什么。

 忽然,她看见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坐在大门前的板凳上。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珍妮问。

 “维佳。”

 “啊,维佳,我们来玩捉迷藏吧!”

 “不行,我的腿有毛病,不能跑着玩。”

 “你一定能跑!”珍妮说着,撕下最后一片青花瓣,唱道:“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让维佳健康起来吧!”

 小男孩的腿马上好了,他从板凳上跳下来,同珍妮玩起了捉迷藏。

《神笔马良》

洪汛涛

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父亲母亲早就死了,靠他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他从小喜欢学画,可是,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

一天,他走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衙门里的县令,拿着一支笔,正在画画。他不自觉地走了进去,对师爷说:“我很想学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县令瞪了他一眼,“呸!”一口唾沫啐在他脸上,骂道:“穷娃子想拿笔,还想学画?做梦啦!”说完,就将他撵出大门来。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偏不相信,怎么穷孩子连画也不能学了!”

从此,他下决心学画,每天用心苦练。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回到家里,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没有笔,他照样学画画。

一年一年地过去,马良学画从没有一天间断过。他的窑洞四壁,画上叠画,麻麻花花全是画了。当然,进步也很快,真是画起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起的鱼就差不会游了。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吓得牛羊不敢在山后吃草。但是马良还没有一支笔啊!他想,自己能有一支笔该多么好呢!

有一个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因为他整天地干活、学画,已经很疲倦,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他:“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马良接过来一看,那笔金光灿灿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他喜得蹦起来:“谢谢你,老爷爷,……”马良的话没有说完,白胡子老人已经不见了。

马良一惊,就醒过来,揉揉眼睛,原来是个梦呢!可又不是梦啊!那支笔不是很好地在自己的手里吗!

他十分高兴,就奔了出来,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都叫醒,告诉他们:“我有支笔啦!”这时才半夜哩!他用笔画了一只鸟,鸟扑扑翅膀,飞到天上去,对他唧唧喳喳地唱起歌来。他用笔画了一条鱼,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去,对他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他乐极了,说:“这神笔,多好呀!”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犁耙,他就给他画犁耙;谁家没有耕牛,他就给他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他就给他画水车;谁家没有石磨,他就给他画石磨……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很快地传进了邻近村里一个县令的耳朵。这县令,就派两个家丁来把他抓去,逼他画画。

马良年纪虽小,却生来是个硬性子。他看透有钱人的坏心肠,任凭县令怎样哄他、吓他,要他画个金元宝,他就是不肯画。财主就把他关在一间马厩里,也不给他饭吃。

傍晚,雪纷纷扬扬地落着,地上已经积起了厚厚一层。县令想,马良这一下不是饿死,也准冻死了。他走过马厩门口,只见门缝里透出红红的亮光,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他觉得奇怪,凑近眼去,往门缝里一张,啊!马良不但没有死,而且还烧起了一个大火炉,一面烤着火,一面正吃着热烘烘的饼子呢!县令知道,这火炉和饼子,一定是马良用神笔画的,就气呼呼地去叫家丁来,要他们把马良杀死,夺下那支神笔。十多个凶猛的家丁,冲进了马厩,却不见马良,只见东面墙壁上,靠着一架梯子。马良趁着天黑,攀上这梯子,翻墙走了。县令急忙攀上梯子去追,没爬上三步,就摔下来了。原来,这梯是马良用神笔画的。

马良出了县令的家,他知道在村里是不能住了,他向自己的村庄挥了挥手,默默地说了一句:“伙伴们,再见啦!”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匹大骏马,跳上马背,向大路上奔去。没有走出多少路,只听见后面一阵喧哗,回头一看,火把照得通明,县令骑着匹快马,手执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带着一二十个家丁,追上来了。

眼看就要追着了,马良不慌不忙,用神笔画了一张弓,一支箭。箭一上弦,“飕”的一声,正射中县令的咽喉,县令翻身跌下马去了。马良拍拍大骏马,大骏马像飞一样地向前驰去了。

马良连日带夜地在路上跑了几天,到了一个市镇里,看看离家乡已经很远,就在这儿住下来。他画了许多画,拿到街坊去卖。因为他怕别人知道,便不让画活起来,画成的东西,不是少嘴便是断腿的。

一天,他画了一只没有眼睛的白鹤。一不小心,在它脸上溅上一滴墨水,白鹤便眼睛一睁,扇扇翅膀飞上天去了。

这一来,整个市镇都轰动了。当地的官员,马上把这件事奏给了皇帝。皇帝就下了一道圣旨,派人来召他到京都去。马良不肯去,他们把他拉去了。

皇帝拿到神笔,就自己来画了。他先画了一座金山。贪心不足的皇帝,画了一座又一座,画了一座又一座,重重叠叠地画了许多。画好一看,哪是金山!却是一堆堆的大石头;上面压得太多,就塌下来,差一点把皇帝的脚也打伤。

皇帝还不死心。他心里想,画金山不成,就换金砖。他画了一块嫌小,画了一块嫌小,最后画了长长的一大条。画好一看,哪是金砖!却是一条长长的大蟒蛇,张开血盆似的大口,向他扑来。幸亏卫士们救得快,不然,皇帝早被大蟒蛇吃掉了。

皇帝没有办法,只得把马良放出来,又假惺惺地对他说了一些好话,说什么要给他许多许多金银,还说什么要把公主嫁给他,招他做驸马。

马良一心想夺回神笔,他装作答应下来。皇帝见马良答应了,十分高兴,就把神笔还给了马良,要马良给他画画。皇帝想,画金山、金砖都不成,那么画株摇钱树吧!摇钱树上,长的都是钱,轻轻一摇,就能掉下许多钱来,这有多好啊!他就叫马良画摇钱树了。

马良心里打定了主意,不说什么话,提起神笔一挥,一个无边的大海,出现在眼前了。蓝蓝的海水,没有一丝波纹,亮闪闪的像一面大玉镜。皇帝看了很不高兴,脸一板,骂道:“叫你画摇钱树,谁叫你画海!”

马良在大海中央画了块小岛,岛上画了株又高又大的树,说:“这不是摇钱树吗?”皇帝看见那株树,发着耀眼的金色光芒,喉咙里咽了几口唾水,就嘻嘻地笑了起来,急巴巴地对马良说:“赶快画只船吧!我要到海中央去摇钱!”马良画了一只很大很大的木船,皇帝就带了娘娘、太子、公主和许多大臣、将军,都上船去了。

马良又画了几笔风,海水掀起密密的波纹,大木船就开动了。

皇帝心里痒滋滋的,嫌船走得太慢,在船头上叫:“风大些!风大些!……”马良就加了几笔粗粗的风。海动荡起来了,白帆鼓得满满的,木船急速地向海中央驶去。

马良又加上几笔大风。大海不安地吼叫起来,卷起滚滚的浪涛,大木船摇摇晃晃了。

皇帝心里害怕,向马良摇手,大声地喊道:“风够了!风够了!……”马良装作没有听见,不歇手地画着风。海水发怒了,浪涛扑上船去了。船倾斜了,船上乱起来了。

皇帝被海水打得浑身湿漉漉的,抱着船的桅杆,不住地叫喊:“风太大了!船要翻了!不要再画了!……”马良不去睬他,还是不住手地画风。风更大了,吹来了许多厚厚的乌云,又鸣雷,又闪电,还下起暴雨来。浪更猛了,海水像一堵堵倒坍的高墙,接连不断地往船上压去。船翻了,船碎了,皇帝他们都沉到海底去了。

皇帝死了以后,《神笔马良》的故事就传开了。但是,马良后来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清楚。有的说: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和那些种地的伙伴在一起。有的说:他到处流浪,专门给许多穷苦的人们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