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飞莺长的四月,落花流水芳菲尽。时间过得飞快,不经意,父亲已经离开是第四个年头了。
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我的父亲,每次回到家中,他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感觉父亲依然在我的身边。
两年前的这个春天,我从琅琊回到了六汪,回到家乡的理由很简单,回来陪伴母亲。
在很多人眼中,说我孝顺。其实,我是在“还债”。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参军入伍十六载,青春无悔报国家,感谢父母的养育和支持,告别军旅回家乡,父母已年迈,本想好好陪陪他们,却上天并不眷恋。
父亲遭了一年的罪,还是离开了人世。母亲瞬间苍老了许多,她用工作来排解对父亲的思念之痛。
苗木的工作,看似轻松,其实对于一位年过六十多岁的妇女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活。
前些年,在我的家乡,随着蓝莓、樱桃、中草药、大西洋土豆、花卉苗木等企业的入驻,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成为了一股潮流。
娘每天早出晚归的在园区里打工,和她一起的还有村里的几位村民,年轻的也五十来岁,过六十岁的多一些。现在的农村就是这种局面,年轻人进了城,年老的村民守候着“年迈”的村庄,种地的越来越少,反之60-70来岁的进城打工成了主力军。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他若活到现在,也不会偷闲时光。在父亲这代人心中,生来就是干活的,他们闲不下来。现在每当看到村里与父亲同龄的人那忙碌身影时,就会勾起对父亲的思念。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终在农村,这是大多数父辈人***同的命运,他们从来没有抱怨。时代的发展让父辈人有了新的希望,都盼望着我们这代人过得好,不要再像他们那样种一辈子地。
“咱没有武艺,就安排实砸的在家刨地。”这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事实证明,父亲与黄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像父亲这样一生与土地为伴的农民,大有人在。
时代在进步,农村在发展。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在描绘,作为直管区的家乡六汪,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土地流转,如今成了众多父老乡亲的期盼,然而,难免夹杂着极个别的令人厌恶且痛心的所谓“老板”,让农民们望而却步。
人老了,地荒了,角落里的残垣留下了 历史 的印记,却挡不住离别故土的世间轮回。
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
脱下军装第一次过了一个完整的春节,赶着新年的喜气找到了新工作,一切正准备迈步向前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初春的季节,父亲查出得了很厉害的病。
感觉天要塌了,这病不敢跟父亲讲,也不敢跟母亲讲,相信有过这种经历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同感。
寻医求诊,住院治疗。六汪、胶南、琅琊,三点一线经常奔波着,再累也值得。能让父亲减少病痛,能尽量延长父亲的寿命。
晚期。其实人人最恐惧的就是听到这个词。庆幸的是,父亲直到最后弥留之际,才知道了自己所得的病,因为他有权知道。
一年,看似很长,其实真的很短。
与父亲的一年,现在回想起来,真得很遗憾,我不能停摆时钟的弦,我没有本事让父亲再延长更多的时间。
我很幸运。老天爷给了我陪伴父亲的时间,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年。
医院疗法固然重要,我更想在父亲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多带他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要留下遗憾。放飞心情,快乐相伴,黄河之滨的东营,长江之滨的上海,江尾海头的江阴,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最重要的是让父亲到儿子曾经当兵的地方转了转看了看。
父亲走了四年,总感觉好像就在昨天。父亲不善言谈,好喝茶,好抽烟,像一头老牛埋头苦干,一辈子耕耘着那六亩田。而今,父亲已不在了,那丘陵、那河流、那山川,依然那依然,岁月吹老了一代又一代的容颜,脚下的黄土地却不曾改变,乡村振兴绘蓝图,任重道远。
望子女走出农村走向城市都有更好的发展,这是大多数父母的殷切期盼。时间不停,农村渐变,房子空、土地闲、父母年迈,子女不在身边... ...
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周末假期,常回家看看。哈哈茶、吃吃饭,哪怕抽袋烟,十分钟的相聚可换得父母高兴的心情好几天。
思念父亲,我更应该珍惜眼前,陪伴老娘度晚年, 健康 快乐才是幸福的源泉。衷心祝愿天下的父母都 健康 快乐开心每一天,不要太累了,让“赚钱”拖累了身体的本钱;做子女的也不要太忙了,让“很忙”占据了您宝贵的时间,多一些陪伴,让老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后六月
作者简介: 刘衍法,笔名后六月,中***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人。青岛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热血情公益服务中心项目宣传推广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党小组成员,创办后六月公益。当兵十六年,喜欢写作、摄影、踢足球、 旅游 等,在知名文学网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近100万字。系青岛作家协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作家协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其中长篇小说《墨城庵》、《琴岛爱情故事》发表签约《风起中文网》,作品发表于《中国散文网》《风起中文网》《文企联谊》《散文网》《胶南信息港》以及《青岛西海岸报》《宗初艺术传媒》《我爱西海岸》《家在黄岛》等媒体,受到读者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