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 篇1最近刚刚看完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天黑前的夏天》。从一读起这本书的头一章节,就有写读后感的冲动。但一直强压过来,是想知道这本书从头到晚到底是怎么描述一个女人的心路历程。
时间是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维度,《天黑前的夏天》里的主人公凯特逃脱家庭,逃脱自我泯灭的生存陷阱,即使最终回了家,找到了自我,也终究无法逃脱时间。想到这一点,才明白为什么原本一个圆满的结尾配了这样一个哀伤的书名。天黑前的夏天,夏天结束,便是天黑。时光这个词,贯穿始终。一个短暂的夏天里,凯特的人生记忆中,展开了一条悠长的时光隧道。“一个女子,像过去漫长岁月里常做的那样,站在树下,端着托盘。”漫长时光仿佛铸铁一般锻造出凯特,一个居家女子本分屈从的形象,这是在夏天的开端。“在一件需要全心投入、历时漫长的事件一端,走来一个自信勇敢的年轻姑娘,另一端走来的则是一个中年妇人——她自己。”婚姻这场事件也是一条时光的通道,站在两端的人却如此迥异,离开家庭之后的凯特通过观照他人,看到了自己。“等到一年之后,想起这个夏天的离家经历,她会作何感想?可以肯定的是,她的想法绝对不同于现在。”即使回了家,时间继续前行,或许一切又都会改变。最终,她又将原本的想法否定了。
夏天结束秋意渐起的时候,凯特的旅行终于到了终点,她勇敢地提起箱子,在年轻人的喧哗骚动中走向了家门,也走向命运固有的道路,把他们留在后面。她让头发保持原样,以本来面目面对家人,面对将来的生活,是自我意识让她变得强大起来。路或许依旧是那条路,只是在黑暗降临的时候,她有了更充足的底气,能够任时光荏苒。
时光永不可能倒流,也不可能停止。但能让自己在时间的流动中更加勇敢。
《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 篇2“一部最好读的诺贝尔奖杰作、一部让女人找回女人感觉的杰作、被《纽约时报》誉为《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我相信,对于这样一本拥有如此高评价的书,不仅是我,所有人在读之前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期待。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期待开始读这本书的,现在,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和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受。
小说的主人公凯特,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她虽然年过四十却依然风韵犹存,无论自己承受怎样的压力,也会尽力使自己在丈夫和四个孩子面前扮演一个体面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二十多年都如此平淡美好的生活就在这年夏天的一次“出走”中彻底改变了。凯特接受了一份起初并不心甘情愿的兼职翻译工作,因此,在一个夏天时间里,她脱离婚姻和家庭,开始以一个独立女人的身份进入社会,然而这次出走的代价除了最开始的欣喜与成就感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反思了。曾经美好的爱情在20多年的婚姻里消失殆尽,时刻操劳的子女们羽翼丰满之后的疏远,中年女人的抑郁和疯狂,都在这个夏天的“出走”中变得越发明显起来。
没有步入中年,所以我没有办法理解凯特对于婚姻和家庭的否定,但同样是女人,我却可以理解她在逃离与失去中的徘徊。女人总在爱情、婚姻、家庭的某个转弯处突然想起要重新审视自我,然后失落感就随之而来。在“出走”的过程中,凯特不停地在寻找自己,无论是带她“出走”的艾伦。波斯特,还是她旅途中的伴侣杰弗里,或者是她“出走”途中最后遇到的少女莫琳都在帮助她寻找自我。然而,在我看来,至少到小说的最后,凯特都没有真正的找到自我,只是一味的在迷失自我的感觉中失落着。就像她对好友玛丽的评价,既羡慕她自由任性的做派,又不能苟同她无视道德束缚的行为,“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她那个样子”;就像面对少女莫琳,她想起自己19岁时的青春,可是在莫琳的询问中她却无法给出答案。无论她做怎样的改变,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不能改变最终的婚姻之路,她依然要会要原来生活的轨迹中去,做一个体面的妻子和体面的母亲。
凯特一直在做一个有关海豹的梦,这个梦贯穿了整篇小说,其实,那只受伤的海豹又何尝不是凯特自己,当她在梦里终于把受伤的海豹送回到它的伙伴中时,其实也同样预示着凯特回归的必然性。
天黑前的夏天,一个女人在摆脱了家庭的`、婚姻的束缚之后努力的找寻自己,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天黑之后,现实的影子重新围拢,他要重新走进婚姻、走进家庭,扮演自己的角色,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 篇3也许既读过《天黑前的夏天》又看过《绝望主妇》的人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书中的凯特和电视剧里的Bree实在像极了。永远一丝不乱的红发,举止行为优雅,家中大事小情料理得井井有条,典型的中场阶级家庭主妇,当然身后还跟着一群魔头一样的儿女向她炮轰过多的管束和关心,以及一个工作体面又爱“无伤大雅”的出出轨的丈夫。
这本书还没看到凯特开始她的夏日之旅我就不得不从沙发里跳起来去准备晚餐,顺便打开电视听个声。出乎意料的是电视里正在直播国家大剧院今晚的音乐会,演奏的还是那个“不自由,毋宁死”的女人卡门。于是我系着围裙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来回在厨房与客厅电视之间,因为抽油烟机的噪音实在太大了。而我,书里的凯特还有电视里的卡门三个女人着实形成了一幅奇怪的画面。
做饭和吃饭的双重热力把我烤得满头大汗,饭桌另一端的男人脸上却明显的摆着酒足饭饱又不愿帮忙洗碗的纠结表情,这个时候真的很有上那招必杀技挤按睛明穴轮刮眼眶将他就地正法的冲动,当然最后他还是在我出招之前系上围裙把碗洗了,但是洗洁精永远不会放回原位,电饭锅永远剩着不洗,洗碗巾永远揉成一团摆在水池旁边……
如果这是一个主妇的自白,那么《天黑前的夏天》也许就是一个主妇精神自我救赎的过程。在这本书之前,多丽丝莱辛的书只读过《金色笔记》,但阅读的经历是不顺利的,所以拿起这本书难免有些犹豫。庆幸的是,它真的十分易读。在夏天正式来临之前,凯特的四个孩子和丈夫各自都有了出行安排,她不再需要围着他们鞍前马后,整整几个月一个人的时间。在接受了一份高薪却不那么有趣的工作后,凯特飞往土耳其任职,短暂的工作结束后遭遇了小他十几岁,热情而又焦虑脆弱的西班牙情人,在一场重病后又遇到了合租的年轻女孩莫琳,每一个人和每一种境遇带给她不断的自我省悟。这个夏天像一面镜子,在凯特人生的转弯处让她照见了自己。
其实是很普通的一个故事,却折射了一个女人在婚姻中的走投无路。对于凯特,婚姻就是人生的方向。而婚姻需要妥协,你的妥协不是针对一个人,甚至不是针对婚姻,而是针对人生本身,如果你不妥协,又不能像小说的女主人公那样有如此深刻的自省能力,如此坚定的自制能力,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哲人的思维,那你肯定会变成怨妇。故事的结局,凯特重新回到了家庭。有人在这本书的读后感里写下这样一句话:生活不在别处,在你坚固的自我核心里。所以,自信地回家,顺理成章地生活,乃是幸福的归途。
有另外一个故事,是大学时的英语课文,大概是讲一个女人的朋友赶到她家告诉她丈夫乘坐的飞机坠毁了,女人一滴眼泪没掉默默地走回到楼上的房间,她在窗前飞速的回忆这些年的生活,自己像一台电脑,存储了家人所有生活的琐碎,男人的衣袜鞋帽,家人的饮食起居全由她一人负担,并且需要随时开足马力在对方一声问话下迅速告知答案。忽然间这一切都结束了,再没有约束,她无比轻松。这时门铃忽然响起,朋友开门后竟是她丈夫安然无恙的站在门口,他没有登机,闻声而来的女人看见丈夫,大叫一声,倒在楼梯上去世了。这个个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
遍寻记忆,有太多女人们之于爱情之于婚姻的故事。是选择像卡门一样的“不自由,毋宁死”,像凯特一样最终安心的回归家庭,还是像这一个在绝望中轰然倒地的女人?
《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 篇4我看书从不写读后感,在读《天黑前的夏天》时,我就有这个冲动,看完一定要写一 篇读后感。我被莱辛那深深地文字功底折服。起初我不明白莱辛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包括凯特的梦,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一直要做关于海豹的梦,后来我明白了,海豹就是凯特自己。
在土耳其,凯特邂逅了小自己十几岁的青年,他是她的情人。他们去西班牙旅行,本来属于他们的旅行应该是浪漫、激情的。但是他们的旅行随着旁人的猜忌眼神,以及杰弗里的生病,让凯特觉得漫长而痛苦。她开始想念丈夫,于是她丢下了杰弗里,怀着对丈夫的思念她回到了伦敦。
玛丽,她的朋友,这是个放浪的女子。凯特羡慕玛丽的生活,她效仿玛丽,但是跟年轻男子的旅行,却没有让她享受到背叛的快感(她的丈夫背叛她很多次)。与莫琳的邂逅,我想作者对莫琳的塑造,也许有着凯特年轻时的影子。莫琳年轻、漂亮、追求者众多,但是她不想像凯特那样,婚后围着家人转,仿佛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适应家人。但是凯特对莫琳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我想,你可能想错了,你好像认为,只要决定不做这种人,那么选择成为的另一种人就一定超过前者。”是呀,我们总是会说如果我当初选择另一种生活,那么一定会比现在要过得好。但是你想过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的呢?
这部作品将中年女性的内心世界做了真实、细腻的描写。读完之后也让人思索很久。婚姻,就是一个相互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的过程,相互间的妥协、包容和牺牲也许能成就一段完美的婚姻,我只是在假设也许理想的婚姻应该就是这样的。毕竟我还没有走入这个围城。
本书最后有一段是莫琳和凯特上街购物,她们遇到一个和莫琳年纪一样大的年轻的两个孩子的妈妈。也许就是因为这段插曲,让莫琳最后选择和威廉结婚。我想说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值得我去读第二次,因为它的优点不胜枚举。
最后以本书一段话结束我的读后感“我们穷尽一生 评价、权衡、盘算自己的想法、感受……结果都是扯蛋。我们怀着不同的想法和感情经历了某一事件,并在当时有了相应的判断,等事情过了很久——瞧着吧,看起来就会大不相同。你以为,那才是当时的情况;你以前的所想所感,现在看来是那么可笑,那么乏味。”时间是检验事情与否的唯一标准。既然可以肯定一年后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某些想法一定不同,那么为什么还要劳心费力的去 评价这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