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教案

#教案# 导语《顶碗少年》是第一单元的课文,单元主题是感悟生活。主要写一位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失败了两次,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在别人的鼓励下,面对压力,面对失败,挑战自我,仍然表演,最终取得了成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并悟出作者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受到启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明确学习目的。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 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①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②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③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

 句子:

 ①“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②“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③“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

 (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懂得这既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也是一场充满理解、关爱与支持的表演。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作者在开篇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

 设计意图

 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设计意图

 引导积累词语,学习运用。

篇二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二、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

 优雅 惊羡 颓丧 迷惘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2、分段朗读课文。

 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成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1—6)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7、8)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出示

 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交流。结合观众们的表现,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_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交流讨论,思考。

 5、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四、学习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一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强者,他在人生和艺术之路上不会颓丧、退却;二是:“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便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是少年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勇于拼搏的精神常常激励“我”前进。)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在读了全文后,你对这课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样理解,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出示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1)齐读。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五、学习写法。

 1、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什么?

 2、“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画下来。(4次)

 3、有没有让你有重复的感觉呢?为什么?

 (这是一种“反复”的写法,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含义)

 4、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板书设计:

 19 顶碗少年

 镇定、自信 紧张、丧失勇气 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失败 再失败 成功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篇三

 教材分析:

《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选编意图,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对课文表述的事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少年处在怎样的困境,又是怎样勇于拼搏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文本的空白点读出来。此外,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都看过那些杂技表演?

 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实,杂技师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教师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4.教师导读:《顶碗少年》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提纲导路,学生自读

 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失风度 惊心动魄 附和 陶醉 不知所措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填空:这真是一场  的杂技表演。

 4.把令你感到的句子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三、自学反馈,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认读文中的多音字。

喝(hè)彩 屏(bǐng)住气 附和(hè) 结(jiē)实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杂技表演的顺序“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第三次成功”为线索进行描写,最后抒发内心的感叹和激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5.交流: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当年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6.教师小结:是呀,这场杂技表演令作者永生难忘,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描述也去好好感受一番。

 四、品析文本,感悟哲理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找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杂技表演的惊心动魄,并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2.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1)少年的表现。

 (2)碗的描写。

 (3)观众的反应。

 3.教师小结过渡: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呀,然而令作者永生难忘的仅仅是顶碗少年高超的表演技艺吗?如果不是,那到底是什么让作者每每想起心中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呢?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面对失败时的表现进行品析。

 (2)教师导言:在亲眼目睹了表演的全过程后,作者对这场杂技表演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从文中找出来。

 (3)指名反馈:“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4)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交流: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来什么?

 4.了解文章结尾的表达效果。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齐读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教师引导交流:作者从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感悟到了一个人生哲理,那么学完这篇课文,你们又获得什么启示呢?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

 少年的动作(难度很大)

 杂技表演 (三次) 对碗的描写(气氛紧张)

 (惊心动魄) 观众的反应(扣人心弦)

 坚持

 失败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