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姑娘,去打针呀!”
“陶姑娘,我这孩子得吃点什么药儿啊?”
“陶姑娘,给我念念,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呀?”
“陶姑娘,你看,你看,我得了一百分!”
……
每当陶然敏走在村里的小路上,耳边总是响起老老少少亲切的话语,一声一声的“陶姑娘”像春风一般拂过她耳畔的青丝,直直的闯进她的心里,暖暖的,正如她的嘴角挂着的那温柔的笑。
1***年*月,北方的春天还没有完全苏醒,春的水袖还带着寒冬的料峭,凛冽的风在村庄的上空盘旋着,仿佛一寻到机会就会一个俯冲冲进屋内,把农家的温暖通通击碎。
爱民村的陶家院里却是热闹非凡,陶兴海这个憨厚的庄稼汉已经笑不拢嘴,粗糙的双手是农家活计的一把好手,此刻却有些笨拙的抱着一个婴孩儿,他陶家院里的长女,他的宝贝女儿——陶桂兰,正睁着圆圆的黑眼睛打量着这个陌生世界。
出生伊始,陶桂兰就乖巧可爱,陶兴海两口子在地里劳作一天后,都迫不及待地赶回家里,因为家中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正在等待着。在陶兴海两口子的精心养育下,小桂兰健健康康的成长着,牙牙学语着、蹒跚学步着,陶兴海两口子高兴着,也幻想着小桂兰今后上学后得奖状、戴红领巾的样子。小桂兰给这个农家小院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无尽的幸福,然而她带给父母的喜悦还未散尽,父母就发现这孩子的腿走起路来好像不太不正常,陶兴海抱着小桂兰跑到村里的老大夫家里,老张大夫说:“去县医院看看吧,弄不好是小儿麻痹症!”陶兴海两口子急了,忙忙地揣上全部的家当带着孩子去县城看病,陶兴海两口子坐在邻居崔光远的四轮车后斗里,心情像被狂风扯碎了一般,支离破碎!陶兴海把孩子往自己的怀里紧了紧,他恨不得一时一刻就到了医院,马上就得到大夫的诊断,孩子,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小桂兰没有病,没有病!
终于到了县医院,陶兴海两口子盯着大夫的脸,那样的热切,那样的盼望,好像四束光源灼着大夫的脸、灼着大夫的心,大夫终于抬头说:“孩子得的是脊髓灰质炎,就是小儿麻痹症,得抓紧治疗!……不然孩子以后的身体、智力都会受影响!……”陶兴海的妻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紧紧地拉着丈夫的胳膊,紧紧地,像个无助的孩子。陶兴海咬着牙,狠命的吐出一个字儿:“治!”说完之后,两道水流从他深深的眼窝里流淌下来,在他布满沧桑的脸庞上印下两道疼痛的印记!
治疗开始了,小桂兰的生活开始变得一成不变了,打针、吃药、打针、吃药……小桂兰的手背上是密密的针眼和清晰的淤青,每天,满满的不仅是点滴管里的药水,还有母亲眼中的泪水,一切仿佛没有了终点、没有了尽头!小桂兰受着病痛的折磨,陶兴海两口子则受着更为难以忍受的煎熬,所有的叹息都凝在两口子的眉间,他们常常面面相对,不停地念叨着“这孩子的腿……以后可怎么办呢?!”
……
面对病痛小桂兰展现出了非常英勇的一面,她始终没有自怨自艾,反倒转过来安慰父母,终于小桂兰也像同龄人一样背上小书包,披着父母心疼的、担忧的目光,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校园。
小桂兰用她一跛一跛的双腿在家与学校之间留下了一份汗水,写下了一段刻苦。寒冬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腿似乎更疼了;酷暑的阳光把脊梁烤出一层油皮,腿似乎更加沉重了;顽皮的孩子在身后成帮结伙的学着跛脚走路,慌乱了的步伐仿佛把心都踏破了,心间流的血把小脸染得通红通红……可是小桂兰还是每天都坚持着来到学校、来到教室、来到她向往的知识的殿堂,用更多的心力去学习!
在学习的'天地里,小桂兰自由地奔跑着,像一匹骏马在理想的草原上自由驰骋,心中燃烧着梦想,脚下是坚毅的步伐。在求学的过程,老师因为她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执着与奋勉,为她改了“然敏”这一名字。她格外珍惜自己的名字,认为这是一种认可,也是一份期盼。
正是因为她的执着和努力,小学到初中,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许正是因为自己对病痛的亲身体会,陶然敏中专专业选择了医学,她渴望着学成回村后,成为了一名好村医。为了学好医术,在中专学校读书时,别人休息她仍然在刻苦学习,第一名总是非她莫属;在医院进修期间,她白天跟着指导医生临床诊治,晚上写病历常常写到凌晨两三点,……命运天窗始终会为努力拼搏的人而打开,凭着这种干劲,她实现了“白衣天使”的梦想。
担任村医近20年来,她的手机是24小时×7天百分百处于开机状态,几乎是夜夜和衣而眠,不管夜再深、路再滑,只要接到群众的求救电话,她就马上骑上自行车,赶到群众家中,给予救助。
她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设身处地为群众办事,妇女、老人有事都愿意找她商量,遇事愿意找她帮忙,身体不舒服都找她医治,对于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医药费的群众,陶然敏都积极给予帮助。
一次,村中一位老人不慎误食了药品,出现了呕吐、昏迷的症状,他的家人给陶然敏打了求救电话,陶然敏赶到后,做了简单必要的急救措施后,当即联系车辆要将老人送往县医院,老人的家属却踌躇了:“家中没有钱,怎么住院治病呢?”得知这一情况后,陶然敏二话不说,将随身带的500元钱,全部掏出交给老人的家属,她只说了一句话:“救人要紧!”老人的家属眼含热泪在陶然敏的陪伴下,将老人送到了县医院,经过急救,老人恢复了意识,老人的家属围着老人喜极而泣,陶然敏却悄然离开了!
现在,陶然敏已经记不清为群众垫了多少医药费、也记不清自己在冬夜里多少次摔倒在雪地里、多少次掉进了路两侧的边沟里,她不记得,是因为她在意的远比这些更重要,看着病人转危为安,看着病人家属脸上展开的笑容,她的心就安了。
总有老人只请她到家里打针,打完针还要和她唠会家常,唠的少了老人还生气,家里的事都要和陶姑娘说一说,唠一唠;总有蹒跚学步的儿童奶声奶气的喊着她“陶姑姑,抱抱!”,总有飞奔而去的半大小子、小姑娘留下一句:“姑姑好”“大姨好”;总有妇女群众迎面走来,扯着她的手,对她说:“陶姐,站下,唠一会儿,你看我家这个事情怎么办啊?”
她就是爱民村里的贴心女儿,知心大姐姐,受到群众的敬仰,人人都爱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