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碗”的味道》
文//书博
我的故乡在重庆市长江上游的朱沱古镇,我在那里生活了21年,从出生到参加工作,故乡的那些小街小巷和山山水水,随时都会出现在脑海里,每逢佳节和生日,最能让人勾起家乡九大碗中的“头碗”味道。
那时,逢年过节,虽然餐桌上没有很多像样的菜,而母亲做的“头碗”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那金黄色的酥肉,吃在嘴里化骨化?,热腾腾中散发着扑鼻的香味,总会让你不能左右自己的迫不及待,母亲做的“头碗”,至今还有口留余香的味道。
头碗,就是餐桌上的第一道菜。对于朱沱古镇来说,头碗是每个人都品尝过的一道名菜,它是由多种食材合作而成,工艺精湛,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只要一端上桌,那金黄色盖面菜上的几颗绿绿的葱花,定能瞬间冲击你的眼神和食物控制欲,那绝美的第一口,舌尖上定会品出其酥,软,香,爽,鲜,五味一体的古镇美食文化,也会让你情不自禁地留下赞美的微笑。
古镇人凡是生朝满十逢年过节,“九大碗”是必选菜品,而决定“九大碗”办得好不好,就要看“头碗”的数量和质量了。我的幺舅,也是一个乡邻们的厨子,经常去为别人办“九大碗”,他的重头戏就在“头碗”的质量上,他知道,只要“头碗”大家都点头称好的话,其余的八大碗质量也水涨船高,听他说,其实做法都一样,关健是端上桌时一定要热烙,葱花要切细点,香味才能够跟上。幺舅做的“九大碗”我吃个很多次,头碗真的做得很好。
我亲眼看过母亲和幺舅做头碗的过程,回想起来其制作工艺流程大致为:1,选食材:首先选择新鲜土猪肉中的排骨,夹子肉和芋头,条粉,糯米,鸡蛋等,用猪油或菜籽油。2,灶前准备,将排骨宰为2公分左右,夹子肉切成高2公分,宽5公分,长10一15公分备用。糯米浸泡后蒸熟,将夹子肉沫,鸡蛋,老姜碎粒,胡椒粉,盐等调合均匀做为盖面荣,并做为高三公分,长六公分,长15公分的形状待用。3,下油锅,倒入本地产的菜籽油,大火加热,将上述的排骨,夹子肉,盖面菜等下油锅中煎炸成金黄色的样子才能出锅。4,装碗,底层,本地红苕粉条,第二层芋头,第三层排骨,第四层夹子肉,第五层盖面菜。装好后,再放入老姜三片,胡椒,少许料酒,盐,公鸡汤。5,上蒸笼,待水开后,90分钟起锅,6,上桌,头碗起锅后,再注入少许鸡汤,让汤淹没至夹子肉,盖面菜有质感的感觉,再放少许葱花,即可上桌。至此,一道鲜美的“头碗”就大功告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头碗的碗要比其他的碗要大一些,以便多装一些食物,而且头碗要放在蒸茏的最上面一层,以便首先端上桌。葱花一撒,香味满溢。
几十年了,朱沱古镇的九大碗经久不衰,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品尝到“头碗”,因为九大碗文化,在古镇中每个家庭都根深地固地延续着,而最为广泛传承的,就应该是其中第一位的“头碗”了。人多就做成九大碗,人少就少做几碗,但不管是三大碗,五大碗,头碗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古镇人知道,有了头碗,才有朱沱古老的味道。
这不,前几天,有个家乡同学请客小聚,也忘不了做上一个“头碗”,好像有了头碗,才有家乡人聚会的感觉,饭间品头论足,“头碗”自然而然地为聚会的话语牵线搭桥,有说好吃的,有说盖面菜做得不对,有说还差点火候,还有说排骨宰的尺寸不对,葱花切长了等等,点评的你就点评吧,最后这点干脆我来一扫精光,因为,我特别喜欢吃“头碗”。
岁月已经完成了无数次转身,不变的是舌尖上的那个味道,当现在自己在延续着头碗制作的时候,总会想起蒸笼边一柱热气后母亲忙碌的身影,还有灶房里柴火烟雾缭绕中传来母亲那温馨的声音,“头碗蒸好了”。
今天,我们在不停地演绎着属于我们的“头碗”文化,有海鲜大餐,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时代在前进,口味也许会更加美好,东南海北的饮食文化,正在勾引着我们的舌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味道,虽具特色,那都是一抹嘴的感觉,真正永留在心底永留在舌尖的,还是母亲做的“头碗”味道。
2019.1.20日于海南保亭庄园丽都
作者简介赖维书,笔名,书博,江津区民建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本文作者2019.1.26日于三亚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