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什么花最美

什么花最美

我认为是桂花,桂花是用于园林绿化的俏销树种。在我国十大名花中,唯桂花树最大、叶最密、花最香。多年来,桂花以其常年浓绿、风姿阔绰、香沁飘逸而独具魅力,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已成为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身,兼备观赏、实用功能的名贵园林树种,在武汉、上海等大中城市极为紧俏。

桂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有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僚(屋椽)。”又,《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说明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把桂树作为造屋的栋梁,把桂花制成佳酿了。唐、宋以来,咏桂的名句也颇多。如宋代女词人朱淑贞有诗云:“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又如宋代另一诗人杨万里咏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苏轼的“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还有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颂桂的诗句虽多,但是触景伤怀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开篇亮出一幅中秋月夜图,“冷露”、“湿”桂花,暗寓诗人心境之“冷”,桂花既是院中实实在在凝结着夜露的桂花,又是诗人望月时的联翩浮想,虚指传说中的月中桂树,这样诗人的孤寂与感伤、相思与怀归便与广寒宫中独味凄凉的嫦娥的情思暗自契合,使全诗的意境更为悠远,更耐人寻味。几多相思,几重乡愁,跃然而出。

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苏轼的“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还有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颂桂的诗句虽多,但是触景伤怀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据明代段成式的《西阳杂俎》载:“月桂高五丈,下有人常砍之,树疮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则神话说的是汉朝河西人吴刚,学仙修道时触犯天条,被罚在月宫砍桂树。但是,不论他怎样砍伐,树总是随砍随合,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每天都在辛勤地伐树,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吴刚也只好长期过着“金风玉露伴素月,徒然销魂”的生活了。但据说,每逢中秋佳节,吴刚可以在树下稍稍休息,与人间***度团圆佳节。所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赏月时看不到吴刚弯腰举斧伐桂的影子。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有:“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的诗句,用的就是这个典故。至于吴刚捧出的“桂花酒”,则相传是仙人的饮料。曹植有《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此处桂酒也就是桂花酒。

在古代,桂花还是友好和吉祥的象征。战国时,燕、韩两国就以互赠桂花表示友好。 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还常以互赠桂花表示爱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