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3到6年级的阅读导怎么画

3到6年级的阅读导怎么画

肯定有人会觉得疑惑:1-3年级的小学生就能绘制思维导图吗?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教孩子做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不太识字的孩子,自己用一些图形、符号、曲线等等去联想记忆,把各种知识点串联起来,使自己的记忆更加牢固,能帮助学生轻松理解事件、逻辑因果关系、增强注意力和学习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被人们熟知的常见的思维导图被分为两种:一种叫Thinking Map,就是我们大人常说的“八大思维导图模型”;另一种叫Mind Map,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即以一个中心点为主体,向外延伸思维的图示方式。

而小学生的“阅读笔记”最适合采用后一种,原因就在于Mind Map只有一种图示方式,框架相对简单,便于1-3年级学生绘制,记起来也不容易混淆和错乱。

那么如何教小学生做阅读思维导图呢? 我根据平常的实践经验,建议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方面、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方面:教授孩子掌握Mind Map中心图的基本绘制方法

第一步:提炼核心主题,焦点视线要集中在中央事件上;

第二步:只用一种中心圈图示方式,从主体向四周发散支线;

第三步:分支由关键词、关键图像构成;

第四步:使用色彩、图画、代码等等,来加以修饰。

这样四步下来,就基本能绘制出一个思维导图模型。

第二个方面:肯定是要通读阅读材料,熟悉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一本书的中心思想、章节内容,能列出基本的流程和因果关系。

第一步:找到关键词,引导孩子绘制中心图

家长或老师先一定要找准核心的“关键词”,比如这篇文章是写人、写物、还是记事等,自己先要明确“中心图”,再激发孩子的联想力,这样会使孩子的思维更加发散,形成自己理解的逻辑关系。

第二步:继续引导和启发,帮助孩子找到第一分支

在孩子绘制第一分支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把握是否符合主题流程,引导和启发孩子按正确的方向去绘制,方向一定要对路,否则也反而误导了孩子的思维。

这个过程中父母不用太在乎孩子的想法是否全面准确,但方向一定要与阅读的材料思想对路,否则南辕北辙,就没办法让孩子的思维延伸出去,也就形成不了完整的阅读笔记。

第三步: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延伸出第二分支

按照阅读的故事情节,进一步延伸,可以通过提问式的引导,来启发孩子延伸出第二分支。

以此进行,依次展开,就能绘制出一份中心明确又各具特色的阅读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学会建立整体与局部、细节与执行的思考以及行为模式。不但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有直接帮助,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全面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促进全学科的学习效率。

所以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特别抽出时间来主动给孩子讲解思维导图绘制方法,教导孩子先用Mind Map思维导图去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学习上问题,等他熟练绘制后,再可以采用Thinking Map八大思维导图模型去发挥,这样孩子也就掌握了一项高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