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一、教学目标

 1.采用默读的方式,一气读完文章,了解课文大意,能够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内容要点。

 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关键语句,感受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

 3.试着站在小鲁迅和大鲁迅的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字里行间去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试着采用默读的方式,不分心,不停顿,一气读完文章,了解课文大意。

 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笔下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不是枯燥无味,而是快乐的。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朗读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在课文解读中,教师要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课文比较长,学生初步学习默读,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和足够的默读时间,教师也要耐心等待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总是怀念美好的童年,童年的快乐、童年的苦涩、童年的惊心动魄。大作家鲁迅被誉为“民族魂”,他有过怎样的童年时光?让我们阅读课文,看看小时候的鲁迅玩些什么,学些什么,想些什么。他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引发***鸣,激发阅读兴趣。

 (二)默读感知

 1.默读提示。

 默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式,与朗读相比,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默读时,请大家注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以猜读或者暂时跳过去。默读有字数的要求,每分钟要到达五百字。我们可能暂时还到不了这个速度,但可以试着使用这种读书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2.默读课文。

 本文***两千五百多个字,大约需要五六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明确默读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3.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结构。

 (1)本文的题目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过文章,再看看题目,你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文章标题用“从……到……”的句式,点明全文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一个是自由玩耍的地方,一个是读书学习的地方。)

 (2)请你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3)文章是怎么把这两个部分连接起来的?(文章采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即课文第九段。)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结构,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为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内容探究:百草园──我的乐园

 1.写一写。

 请你再次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内容要点,并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预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1课时)

 提示:学生梳理内容要点容易遗漏,教师提醒学生逐段梳理。难点可能在情感的概括,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完善此表。

 2.比一比。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哪里的生活有乐趣?

 设计意图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形成对照,乍看当然是百草园有乐趣。顺利引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3.找一找。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预设:

 景物之乐:看看、摸摸、听听、爬爬、吃吃、捉虫子、拔何首乌等。

 人事之乐:“我”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但从没有见过美女蛇。

 “我”跟闰土的父亲学捕鸟,“我”却不大能用。

 4.读一读。

 (1)场景再现──美女蛇的神秘奇异。

 朗读这段文字,哪些内容是长妈妈在讲?哪些是小鲁迅在听?长妈妈为什么给小鲁迅讲这个故事呢?想象这个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领会、体验当年小鲁迅听长妈妈讲故事的时候,无尽的想象带来的快乐。

 (2)内心展现──雪地捕鸟的惊心动魄。

 雪地捕鸟是百草园生活中的一件大乐事。你能体会一下小鲁迅雪地捕鸟时的心情变化吗?读书时,请你用声音的轻重缓急表达出来。

 教师带学生重点学习雪地捕鸟过程中动词的准确适用,抓住关键词句做分析。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感受捕鸟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期待、紧张、兴奋、遗憾,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

 5.议一议。

 请你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百草园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示例:

 概括性词语:有趣。

 依据: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充满了乐趣。碧绿的菜畦,看着就让人喜欢了;紫红的桑椹,味道一定美极了;还有低唱的小虫子,声音多么美妙。更有趣的是荒草中有美女蛇,下过雪还可以捕鸟,这是一个有趣的百草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弄懂大意,了解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梳理和概括的能力。

 (四)情感探究:三味书屋──深切的怀恋

 1.三味书屋──失去乐园的怀恋和恐惧。

 (1)朗读课文第九段: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可“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2)说说作者内心的情感。

 预设:

 文章说“不知道为什么”,然后三个“也许是因为”的连用,从一个小孩子的心里猜测,写出了我后悔在百草园里淘气、搞破坏,更害怕去那个陌生的地方。把百草园里的一草一木当做朋友,全是深切的怀恋。

 2.三味书屋──“后园”里的偷来的快乐。

 (1)三味书屋──枯燥无味。

 有同学说感受到三味书屋的生活很枯燥。

 示例:

 概括性词语:枯燥。

 依据:在第九段中,作者用三个“也许”表明自己被送到三味书屋是因为干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学生问老师“怪哉”老师也不会告诉学生,就只是让学生读书,在这里的生活真是枯燥得很。

 (2)三味书屋──你怎么看?

 示例:

 概括性词语:快乐。

 依据: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可以偷偷跑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大家就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然后是听着老师入神的读书声而继续游戏。这里虽然没有百草园自由,但也有快乐。

 3.三味书屋──真正的快乐在哪里?

 (1)默读“我就只读书……终于到七言”。挖掘书屋生活真正的快乐。

 (2)学业的进步才是真正的快乐。

 预设:

 “我就只读书”的生活也快乐:学习生活很充实,老师对“我”的态度从“严厉”到“好”起来,读的书多起来,对课的字也加起来,“终于到七言”。学业的进步是一个学生真正源于内心深处的快乐。

 设计意图这段文字,是老师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内容。读懂此处,恐怕才算明白了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真情感:快乐、自豪而又怀恋,对老师也很有感激之情。

 4.三味书屋──深切的怀恋。

 (1)假如你是小鲁迅,你觉得百草园的生活有趣味还是三味书屋的生活有趣味呢?

 (2)假如你是大鲁迅呢?

 设计意图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以后,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感受作者传达的美好情感,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课堂小结

 每个长大了的人,都对童年的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温暖而又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童年放在记忆中好好珍藏。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生字词语:按照田字格规范抄写,注意笔顺。

 2.默读《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注意阅读的速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并把课文内容讲给父母、亲人听。

 设计意图1.重视汉字的书写规范。2.熟习默读,了解文章大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七年级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教学重点

 学习重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3、理解结尾的话。

 4、理解行文中叙述口吻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学习方法

 朗读法、感悟、品味、交流。

  课前准备

 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

 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探究与练习。

  课堂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学生已学过回忆鲁迅的作品《一面》,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2、导语: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里面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阅读时要细心品味;文章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三、学习文章结构

 1、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

 ⑴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⑵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

 ⑶过渡段:第9自然段。

 3、提问: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四、学习景物描写

 4、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

 ⑴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⑵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

 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

 声:长吟、弹琴。

 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

 ⑶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地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⑶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

 5、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五、学习民间故事和冬天的百草园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2、问: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4、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5、捕鸟。

 6、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讨论并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六、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百草园”里,作者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是“学校生活”。“三味书屋”直接写了“学校生活”。试预习“三味书屋”部分,分别找出两部分中“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并加以对比,结合完成文后练习一。

七年级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抓特征、有顺序,调动多种感官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2.仿照课文第二段,描写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抓特征、有顺序,调动多种感官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教学难点:

 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描写一处景物。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充分熟悉课文第二段,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简要分析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方法,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本文写法,让学生觉得写作不难,发现身边的美景,展现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有一段精彩的景物描写,你能找到吗?对,是第二段,请大家用心朗读这一段。

 (二)写法探究

 1.关键词语──景物描写有顺序。

 (1)圈出这个语段中结构上的关键词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2)这组关键词语,哪个是内容强调的重点?

 预设:“单是”后边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突出了儿时百草园的趣味无穷。

 (3)景物描写有顺序: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4)读读背背这段景物描写的文字,关注都写了什么景物。

 (5)你还关注到这段景物描写中的其他顺序了吗?

 预设高低相间:第一个“不必说”从低到高写,第二个“不必说”从高到低写;

 动静结合:低处写静物,高处写动物;

 远近结合:第一个“不必说”写近处,第二个“不必说”写远处。

 设计意图从形式到内容的学习本段描写,熟悉语言材料,为简要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做准备。

 2.修饰词语──景物描写抓特征。

 (1)作者笔下的景物,各自有特征。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当然是离不开修饰词语的运用。找出第二段中的修饰词,体会景物的特征。

 预设:石井栏“光滑”,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而且鲁迅小时候在百草园玩耍的时候,一定用手触摸过,才有了这么具体的感受,写出了石井栏的特征。

 叫天子“轻捷”,其实不单是写这种鸟的轻快敏捷,还写出了一个孩子轻轻地从背后想去捉到这种鸟,不料这种鸟永远是那么机灵,很让孩子羡慕地高飞了。

 (2)读读背背这段景物描写的文字:关注景物的特征。

 3.色形味声──景物描写多角度。

 (1)调动起我们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2)用“我看见……”“我听见……”来梳理本段的景物描写。

 预设:

 我看见(颜色)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

 我看见(形状)皂荚树的高大,黄蜂的肥胖,何首乌的臃肿,覆盆子的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我听见(声音)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

 我吃到覆盆子又酸又甜。

 我触摸到石井栏的光滑。

 (3)读读背背这段景物描写的文字:关注这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百草园。

 设计意图在读读背背中,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如何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为运用此种方法进行仿写做准备。

 (三)仿写练习

 仿照第二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二百字左右。

 (四)当堂点评

 预设:

 (1)是否用上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用上了是为了突出“单是”后边的内容,要注意前后语意的重点。

 (2)是否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一处景物?比如,描写校园的某个角落,看见了什么颜色,听见了什么声音等。

 (3)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比如写校园里的树木,突出其高大、枝繁叶茂等。

 (4)在景物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喜欢、热爱。

 (五)课堂小结

 景物描写要抓特征、有顺序,调动多种感官。我们不妨就先仿照名家的作品去写,写出我们的精彩作品。

 (六)布置作业

 1.修改课堂上仿写的一段景物描写。

 2.背诵课文第二段。

 3.请同学们以《难忘的童年故事》为题,写一写自己童年的故事。

 设计意图1.注意读写结合,关注作文的讲评与修改。2.从名家名篇中积累语言素材,养成背诵的好习惯。3.愿意将自己的童年往事与老师同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