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六才子书”是指什么?

“六才子书”是指什么?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庄子》又称《南华经》,为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羼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如在哲学上不仅仅有唯心主义的虚无之道,有时还赋予其某些物质性,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在政治上时而主张绝对的无为,时而主张在上者无为而在下者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时而宣扬混世,时而赞成避世;在人生观上,时而提倡寡欲,时而鼓吹纵欲;在对待其他学派的态度上,时而坚持混合齐同,时而针锋相对。这些分歧,反映了战国中叶至秦汉间社会变革形势下道家学派的发展与分化,也反映了各种学派的相互渗透。但从全书总体说,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的循环论、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无为的政治主张、虚无的人生哲学,构成了庄子学派的基本倾向。同时,书中也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

 作者

 庄周(约前369?前286),宋之蒙人(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任漆园吏。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生。生平行事。

 文学性

 《庄子》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作者要阐述的虽然是玄虚的天道,但由于其?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所以?以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特别是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他子书也运用寓言,但多从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中引用;《庄子》?寓言十九?则多是作者所虚构。其他子书的寓言多为短小故事,插入议论之中,以资譬喻或论证;而《庄子》中的部分寓言,则扩展成篇,将作者的议论,寓于故事人物口中。如《盗跖》《秋水》《说剑》等,都是?作人姓名,使相与语,是寄辞于其人?(刘向《别录》)。这些类似短篇小说的寓言,虚构了人物与故事情节,有动作、有对话,还有肖像、表情的描绘,与《墨子》《孟子》中基于实录的一些对话式语录大不相同。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段塑造形象的开端。在塑造形象时,作者擅长于体物入微的描写。如大鹏的怒飞(《逍遥游》)、巨鱼的奋(《外物》)、鸿蒙的自得(《在》)、山狙的见巧(《徐无鬼》),都栩栩如生;厉风作而万窍怒号(《齐物论》),黄帝奏咸池之乐而声满天地(《天运》),都声情并茂;庖丁解牛(《养生主》)、伯乐治马(《马蹄》)、佝偻承蜩(《达生》)、庄子弹鹊(《山木》)、众史画图(《田子方》)、原宪居鲁(《让王》),更是形神俱现;至于藐姑射山上的神人(《逍遥游》)、隐机而坐的南郭子綦(《齐物论》)、能破季咸看相的壶子(《应帝王》)、临渊履危而射的伯昏无人(《田子方》)等,这些神乎其神的形象,也可以按照描写想见其情状。总之,太空、江海、飞禽、走兽、音乐、风云,以及人物的肖像、心理、言行的描画,无一不?指事类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惟妙惟肖,大大地开拓了艺术的境界。

 特色

 《庄子》还以想象丰富、结构灵活见长。?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奇见之也。?其书虽玮而连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诡可观?(《天下》)。这是作者写作特色的自白。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大鹏展翅万里,北海虚怀若谷(《秋水》),盗跖声色俱厉(《盗跖》),庄周化为蝴蝶(《齐物论》),凡此种种,都说明作者并不按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再现生活,而是用丰富的想像,离奇的夸张,以及大量的比喻与拟人手法去写意抒怀。在行文构思上,放得开,收得住,首尾不落套,转接无痕迹。文思跳跃,散而有结,开阖无端,令读者恍惚迷离,正如刘熙载所说:?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艺概?文概》)

 富于抒情意味,也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当作者在描述道家的理想人物或发表议论时,必定带着满腔热情。如称?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天下》)而对于昏君乱臣、虚伪君子、名利之徒,则表现得疾恶如仇,常常给予辛辣的讽刺,无情的揭露。他敢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直叫?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殚残天下之圣法?(《箧》)。把曹商求官视为舐痔(《列御寇》),将惠施专揽相位比作嗜食腐鼠(《秋水》)。或爱或憎,或褒或贬,嘻笑怒骂,鞭辟入里。《庄子》行文千变万化,总离不开作者的自我表现。栎树、游鱼、蝴蝶、渔父、野马、海鳖等等,都具有庄周的性格,体现了庄周某种精神状态。所以尽管是论理文章,读来却觉得韵味无穷。其中《马蹄》《胠箧》诸篇简直可作抒情杂文视之。此外,词汇丰富,句式灵活,构思精巧,多用韵语,善作连类比喻等,也是同时代作者所不及的。所以鲁迅认为:?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影响

 《庄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很大。自宋玉、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对于《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从《庄子》那里吸取了许多营养。

 《庄子》中《列御寇》《山木》两篇,都明写庄周有弟子,但姓名不传。《管子》中《心术》《白心》等篇,《韩非子》中《主道》《扬权》等篇,尤其是《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的许多篇章,都可见到庄子学派痕迹。似乎楚、秦一带,其学曾颇为流传。秦代专行法治,汉代独尊儒术,所以对《庄子》一书不甚称道。自三国时何晏、阮籍、嵇康出,此书才盛行。陈寿《三国志?魏书?曹植传》说到何晏好老、庄之言,《王粲传》说到阮籍以庄周为模则,嵇康好老、庄之说,?于是崔、向秀、郭象、司马彪等接踵为之注,而风俗亦此移矣?(洪亮吉《晓初书斋初录》)。隋唐之际,尊庄周为?南华真人?,奉《庄子》为?南华真经?,注《庄》之风日盛。成玄英承郭注作《南华真经注疏》着重于文字训诂。以后宋代有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明代有焦《庄子翼》,清代有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都分别为各时期《庄子》注的代表作。

 《离骚》

 战国屈原所著《离骚》(南方韵文之祖)

 简介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

 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全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1]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2]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3]以练要兮,长顑[4]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5];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6]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7]郁邑余挓[8]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媭[9]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曰:?鮌婞[10]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11]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12]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13]以图后兮,五子用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之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14]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15]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16]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17]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适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

 索藑[18]茅以筳篿[19]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20]?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21]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22]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23];

 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镬之所同;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苟中情其好[24]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说[25]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鴂[26]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27]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既以兰为可侍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韬兮,樧[28]又欲充夫佩帏;

 既干[29]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灵芬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30]以为粻[31];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32]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乎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33];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34]而并驰;

 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35];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36];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37]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作者

 屈原(前335?前296),名平,字原。是楚国王族同姓。早年得楚怀王信任,官左徒,不久,因受到贵族政治集团的诋毁,被怀王疏远,放逐汉北。顷襄王时又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走到湘水附近的汨罗江时就自沉而死。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充满着政治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不朽典范。

 《史记》

 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纪传体之祖)

 简介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

 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 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 《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左右。司马迁的父亲司 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 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 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漫游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 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 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 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

 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杜工部集》

 唐朝杜甫的《杜工部集》(诗圣之作)

 简介

 《杜工部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文集,现存

 诗1400余首,文30余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的圣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作者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水浒传》

 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原书一百回,金氏删定为七十回(章回小说之祖)

 简介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性格、跌宕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构成了这些名著的恒久的生命力。《水浒传》本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著,一百单八将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早已是深入人心。《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等人物形象。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身份和经历刻划人物性格;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生死存亡的关头来描写人物性格,还善于运用比较法、反衬法来突显人物性格。

 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卒年不详(一说为1296~1371年,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西厢记》

 元朝王实甫所编《西厢记》(元典经典)

 简介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是描绘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

 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