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写景散文 - 《先秦散文·礼记·曾子易箦》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礼记·曾子易箦》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礼记·曾子易箦》原文鉴赏

曾子寝疾②,病③。乐正子春坐於床下④。曾元、曾申坐於足⑤。童子隅坐而执烛⑥。

童子曰:“华而睆⑦!大夫之箦与⑧?”子春曰:“止⑨!”曾子闻之,瞿然曰⑩:“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11)。我未之能易也(12)。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13)!不可以变(14)。幸而至于旦(15),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16);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7)。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18),斯已矣。”举扶而易之(19)。反席未安而没(20)。

注释 ①选自《礼记·檀弓下》。曾子:名参,孔子弟子。箦(ze音泽):竹制床席。 ②寝疾:因病卧床。 ③病:病重。 ④乐正子春:曾子弟子。床下:床前。 ⑤曾元、曾申:曾子的两个儿子。坐于足:坐在脚傍。 ⑥隅:角落。 ⑦华:华丽。 睆(huan音缓):光滑。 ⑧大夫:官阶名。 ⑨止:使童仆勿言。 ⑩瞿然:形容惊起之状。 (11)季孙:鲁国大夫。 (12)易:更换。 (13)革(ji音及):急,危急。 (14)变:变动,移动。 (15)旦:天亮。 (16)以德:用以成全别人的美德。 (17)细人:小人,见识短浅的人。姑息:苟且以取安。 (18)得正而毙:犹言死得规规矩矩。 (19)举扶:把人抬起来。(20)反席:换过床席。未安:还没有放置安稳。没:通“殁”,死亡。

今译 曾子因病卧床不起,病得很厉害。乐正子春坐在床边,曾元、曾深坐在脚傍。一个小童仆坐在角落里端着蜡烛。

小童仆说:“好漂亮、好光滑,那是大夫用的席子吧?”子春说:“不得作声!”曾子听到后,忽然惊醒过来,呼了口气,小童又说;“好漂亮,那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力气换掉它。曾元!起来把席子撤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经很危重了,不能搬动身体,希望能到天亮。再换掉席子。”曾子说:“你爱我的心还不如小童仆。君子爱别人,就是要成全别人的美德;小人爱人才会苟且取安。我现在还有什么要求呢?只盼死得规规矩矩罢了。”于是大家托起曾子,更换了席子,换过席子还来不及把曾子放平稳,曾子就断气了。

集评 宋·谢枋得《谢叠山先生评注四种》:“曾子易篑,按曾子垂训之言犹可为天下后世法常,以《论语》启年,启足之言,参观可见曾子之宏度。”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四》:“篇中摹写处,无不曲有神情,自是千古奇笔。”

清·全诚《重评古文释义新编·卷三》:“易箦以得正,小中见大,一生德行,于此完全无憾。而行文之妙,则针线细密,神情宛肖,简老之中,恣态横生。”

总案 《曾子易箦》所叙述的事情很简单,但作者却善于在这简单的小事里通过人物语言的运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子春听到童子的发问,怕惊动老师,用一“止”字来描写子春的护师之情。而这一“止”字又为后面曾元所说“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的话作了伏笔。当曾子昕到童子的发问,感到很吃惊,作者用一“呼”字来表达曾子的身体虚弱和惊觉之状。这一“呼”字也为后来曾子更换床席开了先声。一“止”一“呼”,两边夹写,一时俱到,前后映带,言简意赅,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最后写更换床席的情节,寥寥数语,惊心动魄。众人抬起曾子,更换床席,床席刚刚换好,还来不及把曾子放平稳,曾子就气绝身亡。这样写即实现了曾子“得正而毙”的愿望,又使文章脉胳清楚,首尾照应。